防疫“主戰場”變身冬訓“實戰課堂”

(記者 陳慶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泰興市各鄉鎮黨委把疫情防控工作與黨員冬訓緊密結合起來,將防控一線作為冬訓“實戰課堂”,針對疫情防控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以及“減少人員聚集”等特點,創新黨員教育的方式和載體,引導黨員投身社區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和春耕等“主戰場”,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社區防控,當好宣傳員。社區是疫情防控重要陣地。黃橋鎮黨委成立專門工作班子,要求黨員幹部把疫情防控知識和相關規定作為冬訓的重要內容,進村入戶,當好宣傳員,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遵守防疫法律法規,增強法治觀念。發放告市民書、倡議書等26萬份,利用廣播和流動音響循環播放最新通告,重點宣傳聚眾打牌、串門聚餐、外來人員瞞情不報等行為的危害性。各村居黨員網格長爭當“志願者”“宣傳員”“監督員”,第一時間將防集聚作為阻斷傳播的有效抓手,循環檢查聚眾娛樂文化活動,累計暫停旅遊景點7個,動員關停餐飲酒店500餘家次;累計取消農村家宴1400餘桌。

濟川街道黨工委通過黨員之家、流動黨員微信群、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等,及時發佈抗擊疫情的典型案例、經驗做法等,讓這一學習內容時時有、處處見,確保黨員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跟進,不斷提升疫情防控針對性和實效性。連續八天,濟川街道祥泰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曉靜奔赴在轄區內各小區和商場,瞭解每戶家庭成員信息,發動社區黨員和網格長,統一思想和行動,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合力。餓了吃方便麵,困了睡在辦公室,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幸虧被同事及時發現,送進醫院救治。他的感人事蹟,贏得了社區居民的點贊。

企業復工,當好生力軍。企業復工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泰興經濟開發區(濱江鎮)是經濟發展的高地,區鎮黨員幹部積極做好外來人員的排查摸底工作,一些村居主動騰出公共場所,協助建立臨時隔離點,給外來務工人員貼心的關愛。園區迅速建立駐廠員、聯絡組、分管負責人三級把控機制,派駐62名駐廠員、15個聯絡組為企業安全保駕護航,形成駐廠員、聯絡組、分管負責人三級把控格局,有力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黨員幹部挑起大梁,成為了主心骨。目前,園區171家企業,已復工154家,復工率達到90%。

城區工業園區“有序復工、安全復工、錯時復工”,嚴格落實網格化、全覆蓋要求,黨員駐廠員帶頭處理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中的具體矛盾。“在企業復工最吃勁時期,黨員幹部‘少說不能辦’,‘多說怎麼辦’,抓實了安全生產、復產率、園區內產業銜接,在企業復工主戰場上,黨員冬訓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黨徽在特殊崗位上閃光。”城區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慶介紹。

春耕一線,當好突擊隊。各鄉鎮黨委將農村黨員冬訓“無形說教”改為“有形示範”,增強農村黨員黨性觀念、群眾觀念和致富本領。分界鎮官莊村一農場主是安徽人,由於疫情現在不能返回,但地裡的莊稼不等人,眼看著520畝的小麥快要錯過農時,急得掉眼淚。村黨總支書記張軍連主動聯繫了另一家農場主,請其幫忙出設備、農藥和肥料,村兩委會組織黨員和村民幫忙施肥、除草,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

考慮春耕在即,低收入農戶的實際情況,七賢村黨總支號召社會能人奉獻愛心。在村黨總支書記、七賢綠花菜合作社理事長吳伯元帶動下,大家慷慨解囊,向62戶低收入家庭每戶捐贈大米20斤、掛麵20卷、雞蛋10斤、食用油1桶。5名黨員志願者參與物資購買和發放,確保第一時間為處在疫情期的低收入戶送去安心與溫暖。“鼓勵、引導低收入戶利用拾邊隙地、家前屋後搭好大棚,搶抓時節,培育甜豌豆,把冬訓實際成果體現在鞏固脫貧成效上。”吳伯元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