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武艺究竟武艺如何,为何敢单挑吕布和 文丑 ?

shcho


公孙瓒也是大家熟知的一个三国人物,在《三国演义》里,他更是出战过吕布和文丑,从这两战结果看,他的武艺不错,略弱于夏侯惇和李典。

公孙瓒和吕布之战发生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联军进攻虎牢关之时。吕布率三千铁骑挑战联军,五合杀死河内名将方悦,一合杀死穆顺,十余合一戟将武安国手腕砍断。公孙瓒不服,亲自挥槊出战吕布,结果两人战不数合公孙瓒就败走。要不是被张飞所救,公孙瓒这次可能就要被吕布杀了。

而公孙瓒和文丑交手是在磐河之战,公孙瓒起兵为弟弟公孙越报仇。两军阵前文丑和公孙瓒交手,打了不到十余合,公孙瓒瓒抵挡不住败走,这次他也是运气不错,被赵云所救,躲过一劫。

公孙瓒这两次交手虽然时间不长就败走,但是考虑到吕布和文丑在《三国演义》里都是非常厉害的高手,公孙瓒的武艺其实并不低。

就在虎牢关吕布被刘关张击败之后不久,董卓迁都长安,曹操率军追击,在荥阳遇到吕布,夏侯惇曾经和吕布也打过一次。这一次两人战不数合以后,李傕、郭汜又率军杀来,曹操刚命夏侯渊和曹仁分别前去迎敌,夏侯惇已经不敌吕布败了下来。

这么算起来,夏侯惇对战吕布最多打了十合所有就败了下来,比公孙瓒的表现要好了一些,但是强的有限。

而文丑表现也不弱,他曾经和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两人武艺水平接近。在樊城之战时,李典曾经大战赵云,两个人打了十几合以后,李典料敌不过,主动撤退。

公孙瓒对文丑、李典对赵云虽然都是打了十几合败走,不过公孙瓒是已经抵挡不住,而李典则是觉得打下去要打不过,如果真要打,还能再打一会,所以李典的表现也强于公孙瓒。

综合上面两个战例看,公孙瓒的水平比夏侯惇、李典等人要差一些,应该和于禁等人相当,属于二流武将,在《三国演义》里也属于武艺还可以了。


不沉的经远


要说在汉末分时代,诸侯林立,各领一方,但能够上阵厮杀两下的还真不多。

公孙瓒算一个,其他的一只手都能数出来。比如孙坚、马腾、孙策、刘备……

其他的还没发现还有谁能比划两下。


公孙瓒经历过的打斗并不多,总共只有两次,都输了。但这两个人可都是超一流的猛将,在三国猛将排行榜上名列前十的。

一个是吕布,一个是文丑。

吕布就不用说了,天下第一勇士,在吕布马前能够全身而退就很不容易了。

文丑也不弱,河北四庭柱中排名第二,能和常山赵子龙对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的狠人,在三国猛将排名榜上也能挤进前十。

公孙瓒与吕布的交锋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回中。

回目: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十八路诸侯会盟,兴起义师,讨伐董卓。盟军兵至虎牢关之时,遇到了董卓的义子吕布率兵前来迎战。

双方摆开战场,吕布出马挑战,盟军阵中河内名将方悦出阵相迎。“两马相交,无五合”,这个方悦就被吕布一戟干掉了。

上党太守张杨麾下有个部将名叫穆顺,挺枪迎战,他更不行,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连一个回合都没撑过去。

北海太守孔融手下最厉害的猛将武安国飞马出战,他是个力量型的猛将,手中兵刃是一对镔铁锤。武安国的武艺不错,在吕布马前撑得比较久,“战到十余合”,被吕布一戟斩断了手腕,铁锤也扔地上不要了,被吕布捡走送到废品站卖了50多块钱(按最新市场行情每斤1.16元计算)。


会盟诸侯们正在发愁,吕布又引兵到寨前搦战。各路诸侯一齐出动,公孙瓒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他亲自策马挥槊上阵,与吕布交锋,但“战不数合”,公孙瓒确实抵挡不住,拔马败走。

吕布紧追不舍,危急关头,张飞从斜刺里杀出来,截住吕布,救下了公孙瓒。

吕布前面是四战四胜,打死打伤敌将三名,公孙瓒是唯一一个从吕布戟下逃出生天的,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公孙瓒与文丑的交锋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回中。

回目: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袁绍与公孙瓒商议合取冀州。但袁绍先行一步,袭取了冀州,没给公孙瓒分一点好处,还杀害了公孙瓒的弟弟。

公孙瓒忍无可忍,率兵讨伐袁绍,双方在磐河两岸隔河摆开战场。公孙瓒大骂袁绍不仁不义,袁绍恼羞成怒,派麾下猛将文丑挺枪策马,杀了过来。公孙瓒磐河桥边与文丑厮杀,“战不到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拔马败走。


公孙瓒麾下四健将拦截文丑,被文丑杀一退三,纷纷逃走。文丑紧追公孙瓒,公孙瓒转山而逃,马失前蹄,栽落尘埃。文丑正要解决掉公孙瓒,少年将军赵子龙杀到,阻住文丑,救下了公孙瓒。

分析一下公孙瓒的武艺。

公孙瓒与吕布交锋,战了数合,不敌而走。表现比方悦和穆顺都要好。

公孙瓒在文丑马前“战不到十余合”,败下阵来。文丑能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合,其武艺应接近于赵云,无层次上的差距。

而在新野之战中,李典曾被赵云十余合击败。

汜水关之战中,孙坚与华雄交锋,数合败走。

雒城之战中,刘备不敌张任。

渭水之战中,于禁八九合被马超击败。

这样比较,就基本上能给公孙瓒的武力值做个定位了。


公孙瓒的武艺应稍逊于李典,而比于禁和刘备要强,应当与孙坚接近甚至还要略高些。属于二流武将的水准。

公孙瓒的武艺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但他敢于迎战吕布和文丑,抵挡不住之时也不硬扛,而是转身就跑,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当大哥的能亲自上阵厮杀,公孙瓒也算是很有豪气的一条汉子。


馋嘴肥猫铲史官


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这两次单挑,都是非常危险的,吕布天下无敌,文丑勇冠三军,都是狠角色,公孙瓒为何要冒险呢?

第一次单挑吕布,公孙瓒是想在十八路诸侯面前露脸,自认为自己的武艺不低,毕竟是赫赫有名的“白马义从”的统帅,肯定有本事。

如果在十八路诸侯面前,打赢了吕布,那将是多么光彩的事情,公孙瓒却忘了自己的水平,你挑战的可是吕布,天下无敌的飞将,公孙瓒确实是自不量力。

第二次单挑文丑,公孙瓒同样觉得,自己作为统帅,如果能出手干掉文丑,那将更加树立自己的威信,让手下人也叹服,可是,文丑是河北名将,和颜良一样勇冠三军,水平在那里摆着,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差距太大,公孙瓒考虑的欠妥,结果,一交手,就败了。


南方尘


公孙瓒和刘备是同学,曾一同拜师于大儒家卢植,常常资助刘备。他是东汉末年少有的以“武力”著称的主公,另外几个为吕布、孙坚、孙策,而刘备只能算半个。那么他的武功到底有强,为何单挑天下第一的吕布和河北四庭柱之一的文丑?

个人认为公孙瓒作为主公,却奋勇当先,为自己的手下将士做表率,可以以一当十,百战百胜。他才去主动挑战吕布和文丑的。

公孙瓒战吕布

公孙瓒是北方豪强,一方诸侯,实力雄厚,自身武功高强。他曾在天下第一的吕布先后杀死河内名将方锐、张杨部将穆顺后,迎难而上,挥槊亲战吕布,虽然仅仅战斗了数合,便落败,差点被杀。这也代表了公孙瓒不怕强者吕布,勇于越级挑战。尤其是他作为主公,一军主帅,这更加难能可贵了。如果不是张飞挺身而出,救援公孙瓒,可能他被吕布所斩。

公孙瓒战文丑

公孙瓒与文丑,两军阵前对决,“战不到十余合”,他大败而走。文丑紧追不舍,还一枪刺死公孙瓒的一员健将,杀跑三人。文丑不是潘凤、蔡阳、邢道荣之类的酒囊饭袋,而是有真本事的。当年袁绍逼迫韩馥,夺取冀州之时,关纯行刺袁绍,文丑一招将其斩杀。可见文丑武功不凡。公孙瓒能在文丑面前走十回合,已经算不错了。

我们知道,随后而来救援公孙瓒的赵云,和文丑打了五六十回合,战成平手,也无法取胜。赵云在三国24名将中,排名第2,仅次于吕布。文丑能和赵云战成平手,说明他的武功不次于赵云。

通过以上公孙瓒和吕布、文丑两人的对决,可知公孙瓒是三国一流武将,和超一流武将吕布、文丑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公孙瓒大概和河北四庭柱的后两位张郃、高览武功差不多,他和小霸王孙策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据《后汉书》记载,公孙瓒常常率领数十骑善于骑射士兵作战,他们都骑着白马,号“白马义从”。他带领这支实力战斗力极强的骑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经常和北方的游牧名族骑兵对决,不落下风。

正史上,一般没有两军主帅单挑的记录,大部分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像三英战吕布等精彩的对决,都是虚构的。

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

总结;公孙瓒连三国24名将都没排进去,和吕布、颜良、文丑有很大的差距。他的武功也只是能在吕布、文丑面前走个位数的把式,如果过了十回合,如果再不逃跑,那就有生命危险了。公孙瓒也有自知之明,在不敌吕布、文丑时,及时逃跑,为以后东山再起。这时的公孙瓒没有逞能,适可而止。

不过,在正史上,公孙瓒是很厉害的大将,他曾多次对战北方游牧民族,将其打的不敢越雷池一步。少数民族的骑兵战斗力不是黄巾军等乌合之众所能比的,公孙瓒能威震塞外,说明他的军队战斗力极强。


魁哥说历史



公孙瓒是董卓乱京后成长起来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一路诸侯。曾经与袁绍争夺冀州,可惜运气不好,韩馥选择了投靠袁绍。致使袁绍的实力渐渐强于公孙瓒,进而将其吞并。

在正史中,公孙瓒非常勇猛,早年从事于刘其麾下,被举为孝廉,任为辽东属国长吏。一次与数十骑巡逻关塞,突然遭遇了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对众人说,必须主动出击,才有生存的希望。于是手持长矛,率众冲锋,杀伤数十人而走,鲜卑人再也不敢轻易越进关塞。此后又威震塞外,大破黄巾,名声大震。人皆称其为“白马将军”。麾下的“白马义从”战斗力非常强悍。


在演义中,公孙瓒同样非常厉害,武力值应该是各路诸侯王中,最强的存在。

比如磐河一战

公孙瓒与袁绍两方,因为冀州的归属问题,彼此闹得很僵。最终由袁绍争得冀州,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被袁绍暗杀,由此两家结仇,进而大大出手,相约于磐河决战。

此战!袁绍方文丑当先出马,公孙瓒亲自挥槊相迎。大战十余合之后,公孙瓒渐渐力乏,抵敌文丑不住。

原文如下:

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拔回马便走。文丑趁势追赶过桥。——参考,“演义”罗本

文丑是河北名将,武艺高强与颜良相当。颜良击败徐晃,尚且只需二十合。公孙瓒足以抵挡住文丑十余合,而且还能全身而退。可见他的武力值,应该只是比一流稍弱。


但是!公孙瓒比一流还弱,为什么敢去挑战超级战将吕布呢?

在他战吕布之前,吕布五合斩方悦,一合斩穆顺,十余合击败重量级选手武安国。其武艺高强,众所周知。

换句话说!吕布至少比之前的华雄强吧!公孙瓒连华雄都不敢挑战,却偏偏单挑了比华雄厉害数倍的吕布。

明知不敌,硬要上去厮杀,岂不是傻子所为。

实则不然!他是赶鸭子上架,迫不得已!不是公孙瓒要找吕布厮杀,而是吕布深知公孙瓒之勇,主动对他发起了挑战。


战役简介:

吕布斩方悦、穆顺,击败武安国之后,十八镇诸侯皆惊。袁绍慌忙聚集十八路人马商量退敌之策。正议之间,小校来报,说吕布又于 关外搦战。

无奈之下,袁绍令八路人马齐攻吕布,想在人数上占得先机。这八路人马中,就有公孙瓒的一路人马。

可是!这八路人马明知吕布之勇,谁敢上去围攻吕布呢?所以没人上前。吕布见状,明知八路人马是怕了他了,于是主动冲阵,而他选择的对象,就是公孙瓒。

选公孙瓒的原因,是因为公孙瓒身经百战,功绩累累,“白马将军”的名头人尽皆知。他是这八路诸侯中,名望最高,武力最强的人,吕布只要把公孙瓒斩了,就更进一步的威慑到了十八镇诸侯。

所以吕布谁都不找,单单只挑战公孙瓒。公孙瓒是被迫接招。

原文如下:

正议之间,有人来报吕布搦战。绍令八路诸侯攻吕布。布径冲公孙瓒。瓒自挥铁槊,直迎吕布。布睁目大叫,挥戟来战。战两合,瓒拨回马,速慌而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参考,“演义”罗本

只战两合便落荒而逃,若不是张飞救应,他就死在吕布戟下可。说明公孙瓒的武力值跟吕布相比差得太远了。


爱尚文史


公孙瓒的武艺如何?不好分析,因为公孙瓒的战例比较少,只有两次,一次是单挑吕布,一次单挑文丑,一个是小说设定的第一武将,一个是超一流的高手,所以只能从吕布和文丑的战例入手来参考了。

吕布的战绩:

虎牢关五回合刺死方悦;一回合杀了穆顺;十回合刺伤武安国的手腕;不数合击败公孙瓒;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张飞加关羽三十回合战不倒吕布;三英战吕布;几回合击败夏侯惇;数回合败走乐进和于禁联手;二十回合平手许褚;许典两夏侯李乐六将击走吕布;吕布张飞大战一百回合平手;三回合刺伤李丰的手;



抛开群殴的因素,和吕布交手能全身而退的有:公孙瓒,张飞,夏侯惇;武安国和李丰都伤了手,又退出小说舞台,不算全身而退;和文丑交手能全身而退的有:公孙瓒,赵云,徐晃;其中张飞是超一流武将,后来和吕布平手的人物,自然不用说;许褚也是超一流好手,战吕布二十回合平手,也算正常;所以,除了公孙瓒,只有夏侯惇单挑几回合失败,一样全身而退了;

文丑的战绩:

一回合杀死韩馥部将关纯;十回合击败公孙瓒;一回合杀死公孙瓒手下四健将之一,其余吓走;赵云解救公孙瓒,和文丑大战六七十回合平手;白马之战,文丑箭射张辽坐骑,使其落马;徐晃和文丑战不数合,料之不敌而走;



和文丑单挑,全身而退的有:公孙瓒,赵云,张辽,徐晃。其中赵云可是初出茅庐的超一流的武将,和文丑打成绝对的平手;张辽落马,是被徐晃所救,严格的说不算全身而退,但是因为弓箭因素,也不具备单挑的参考性;所以,只有徐晃看起来和公孙瓒比较像,都是打不过文丑,主动撤退了。



而夏侯惇和徐晃在小说中都属于强一流高手的存在,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公孙瓒的武艺能达到强一流的水准呢?个人认为,公孙瓒的表现还是比夏侯惇和徐晃差了一点。比如吕布战夏侯惇,虽然是几回合就击败了,不过夏侯惇的退走还是有一些从容的;反观公孙瓒,被吕布穷追不舍,即便是有诸侯身份的因素,也可见吕布的志在必得,要不是张飞杀出,公孙瓒必然不免;



徐晃战文丑,几回合后,徐晃是料之不敌,场面上并没有落入下风,再对比战颜良,其实徐晃完全可战略逊颜良的文丑二十回合以上没问题;而公孙瓒十回合就被文丑击败了,还搭上一员健将,要不是赵云来救,恐怕也不免了。所以,综上纵观三人的武艺和表现,徐晃>夏侯惇>公孙瓒。因此,公孙瓒的武艺应该达不到强一流的水准,大概在一流到强一流之间,略逊夏侯惇。


大飞熊骑士


公孙瓒武艺是有的,至少他对自己有着这样的自信,“白马将军”可不只是一个唬人的名号,他能在乱世中占据幽州,和袁绍分庭抗礼,靠的可不是一张嘴,而是实打实的拳头。

不过嘛,公孙瓒武艺是高,却过度自信,敢对吕布是因为身后有人,对文丑却是完全高估了自己。

公孙瓒敢对吕布,一是因为不得已,被逼着上,二是他有着三个杀手锏

虎牢关之战,盟主袁绍派了八路军队去对付吕布: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八路。这八路军中,王匡、乔瑁、袁遗都被吕布打败了,王匡手下的名将方悦还被杀了。

接着,张杨手下穆顺被杀、孔融军武安国被砍了手、鲍信之前已被华雄打败过,更不可能敌得过华雄还厉害的吕布、陶谦就是个老大爷,打架这事怎么轮都轮不到他。

八路军队有七路都和敌方交过手了,只剩下公孙瓒一军还没打过,虽说明知山有虎,也只能偏向虎山行了,打不打是态度问题,打不打得赢是能力问题。在当时反董联盟群情激奋的情况下,公孙瓒一定要摆正好自己的态度,能力这块可以后补嘛!

而且公孙瓒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在他和吕布打不到几回合就败走,之后张飞立马补上,吸引了吕布的注意,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三英战吕布”了。可见公孙瓒在上场前,早已把刘关张三兄弟带着,以便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替自己挡刀,也好给自己挣个名声。


公孙瓒战文丑,则完全是太高看自己了

三英战吕布时,公孙瓒也在旁边看着,见识到四人武艺(尤其是吕布和关羽)的公孙瓒,或许早就在心里想好了各类克敌制胜的招式,事后也会和关羽再讨教一下,就等着一个机会施展而已。

公孙瓒自信自己武艺得到了提升,能解决掉文丑,挫一挫袁绍的锐气,再说了,家里人死了不少,自己作为老大不出手为他们报仇,不止面子上说不过去,对底下人也不好交代,以后还怎么服众啊?

文丑号称“可敌华雄”,公孙瓒见过吕布的武艺,被关羽一刀砍的华雄比他要低好几个等级,而文丑和华雄持平,得到关羽指点的公孙瓒此时信心爆棚,就急于出手证明一下。有时候太自信也不是好事,公孙瓒武艺是进步了,可在十回合后也挡不住文丑的攻势而败走。

这时候的公孙瓒还想着故技重施,直接跑进自己的军队之中,这下他又失策了。在公孙瓒军中已没有刘关张此类的绝顶高手,文丑又比吕布直,吕布在危急关头还会撤退,可文丑就是个愣头青,刀山火海都敢走一遭,直接冲入中军,见人就砍,还刺死了一个健将,把公孙瓒的军队都给冲散了。

要不是之后遇到赵云,公孙瓒可能就真的交代在磐河上了,不过公孙瓒这人就是吸取不了教训,明知道自己武艺不行,手下也死得差不多了,还一连放走了刘关张赵四人,就没想着把他们留在身边。

公孙瓒最后被逼死在易京,也是因为自己对易京的防御太过自信的原因,所以说做人不能太自卑像韩馥,同时也不能太自信像公孙瓒,前者把基业拱手让人,后者被人烧得连尸骨都找不到。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先声明一点,公孙瓒虽然桀骜不驯,但在吕布面前还是很低调的,公孙瓒并没有单挑吕布,他是被毛宗岗、毛纶父子俩给推上战场被迫战吕布的。

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楚当时的情况。

曹操发出矫招,会集各镇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

公孙瓒是曹操请来助战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在去长安的路上遇见了小时候一起学习的同学刘备,此时的刘备是平原县的县令,于是,公孙瓒邀请刘备哥仨一起去参加曹操的会盟。

当时,诸侯联军已经在沂水关上斩了董卓的勇将华雄,董卓只能派吕布出战迎敌。

联军方面的袁绍先派出八路诸侯先行进攻虎牢关。

吕布出战,五回合之内斩杀了河内名将方悦,吕布率领三千铁甲军冲阵,砍瓜切菜似地如入无人之境,杀的先来进攻的诸侯联军大败而逃。八路诸侯汇集以后,吕布又来挑战,一回合斩杀诸侯大将穆顺,十余回合砍断孔融部将武安国的手腕。此时,各路诸侯已经亲眼看见了吕布的勇猛,个个是胆战心惊。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历史人物大部分都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态度,虽然对刘备还是稍微有一点偏爱,但在描写联军在虎牢关战吕布时的情景时却不偏不倚,如:公孙瓒自然也看见了吕布是如何斩杀诸侯联军大将的。以公孙瓒的武力,借给他十个胆子,公孙瓒都不敢单挑吕布,只是吕布斩杀了诸侯联军大将趁胜冲阵时遇见了公孙瓒,公孙瓒逃都没地方逃了,他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应战,两个回合,就被吕布杀的大败而逃。幸亏诸侯联军阵中的猛张飞仗义出手拦挡住了吕布,要不然,公孙瓒已经被吕布斩杀了。

也就是说,公孙瓒并没有单挑吕布,甚至想都没有敢想,公孙瓒是被迫应战的。

可毛宗岗、毛纶父子俩改编的《三国演义》却成为了公孙瓒主动上阵大战吕布,

“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毛宗岗、毛纶改编的《三国演义》虽然有他的妙处,但这段故事却改的不甚合理。试想,公孙瓒作为一路诸侯的领导,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吕布的勇猛世人皆知,公孙瓒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有数,不可能亲自上战场大战吕布丢人现眼。

毛宗岗、毛纶这样改写,马上突出了公孙瓒的勇猛,只是因为他们改写的《三国演义》严重的“尊刘抑曹”,只要是刘备的朋友就不能太怂了。公孙瓒同样是战吕布大败而逃,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两种结果,但性质马上发生了变化。

我猜想,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没有读过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被毛宗岗、毛纶父子改编的《三国演义》误导了。

毛宗岗、毛纶父子说起来确实是误人子弟,怪不得清代就有人骂父子俩,说有本事自己去写一本书,乱改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按现在的法律绝对就是侵权。

再来说说公孙瓒战文丑。

公孙瓒被袁绍忽悠,原来说好的取翼州一家一半,没想到袁绍想独吞,于是,公孙瓒兴兵来问。在磐河桥上,公孙瓒正在骂袁绍,袁绍手下的大将文丑冲出阵来,直取公孙瓒,战了没有十个回合,公孙瓒大败而逃,要不是遇见了赵云出手相救,公孙瓒就完蛋了。所以,公孙瓒没有单挑文丑,战文丑也是被动而战被逼无奈。

想那文丑也是河北名将,和颜良齐名,公孙瓒根本就不是文丑的对手,公孙瓒也没有单挑文丑的想法。

以上可以看出,公孙瓒并不是提问题的人说的那样,战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将吕布和文丑都是没有办法的事。

公孙瓒在吕布的手下走了两个回合,和文丑能战十个回合,武力值应该在中等,换句话说,公孙瓒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根本就不想单挑这两个让任何人都不喜欢遇见的主,也是公孙赞走背运,每一次都是被逼无奈。


智者无疆风清扬


董卓作乱,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正史中被称为关东联军,公孙瓒作为其中的一方诸侯,加入了讨伐董卓的阵营,公孙瓒甚至亲自上阵,单挑吕布,不仅如此,公孙瓒后来与袁绍交战,还单挑猛将文丑。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为何老亲自上阵厮杀?其武艺究竟武艺如何?为何敢单挑吕布和文丑?那先来了解一下这些人:

公孙瓒(?-199年)

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孙瓒出身贵族,后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威震边疆。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吕布(?-199年)

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 原为丁原部将,接着归附董卓,后依附袁绍,再依附张杨。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叛乱,占据濮阳。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dūn]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处死。

文丑(?-200年)

中国东汉末年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大将。公元200年,颜良被杀后与刘备共同攻击曹军,为乱军所杀。现存的魏书未纪录死于谁手,晋朝以后的史料多认为文丑同为关羽在万众之中所杀。明·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根据此段历史描写关羽斩文丑的故事,并广泛流传于后世。

好,我们来先看公孙瓒单挑吕布的经过:

十八路诸侯齐集虎牢关,吕布率兵挑战,公孙瓒出战。

《三国演义》第五回: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也是其部队的统帅,亲自上阵单挑吕布,实在是非常的罕见,而其他联军的诸侯,都没有老大亲自上阵的,袁绍没有,袁术也没有,曹操更没有。最多,手下大将上就可以了。而公孙瓒亲自上阵了,可也没有什么软用,没有几个回合,公孙瓒就挡不住吕布了,居然逃走了。吕布也去追他,眼看就要追上了,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张飞来了并拦住了吕布,不然的话,公孙瓒必死无疑。

再看公孙瓒单挑袁绍大将文丑,也非常精彩:

《三国演义》第七回: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乘势追赶。瓒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瓒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

和之前对战吕布一样,公孙瓒和文丑战了还不到十个回合,又因为挡不住文丑,再一次逃走了,文丑立马上前追赶公孙瓒,却被公孙瓒手下四员大将阻挠,最后四员大将被文丑刺死一个,其余三个跑了。

《三国演义》第七回:文丑直赶公孙瓒出阵后,瓒望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

最后的最后赵云出现了并救了他,否则公孙瓒早已不在人世了。

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这两次单挑,都是非常危险的,吕布天下无敌,文丑勇冠三军,都是狠角色,公孙瓒为何要冒险呢?这并不是为了打仗为了曹营。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啊公孙瓒的武艺还是不错的,可奈何他太过于骄傲和自大,想要在十八路诸侯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但他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对方是什么水平。因而这两次对战他不仅没有取得胜利,还都差点丧失了性命如果不是自己的属下及时救了他,估计……

所有说并非是公孙瓒武艺有多高强,敢单挑吕布和文丑,而是他:

1.非常不自重,太过于冒险了。作为老大不观看全局,也没有匹夫的勇猛。

2.对自己太自信了,有点高估自己了。非常的自大。

3.不会用人,明明可以让手下的大将军上,自己非要上,赵云没受重用就是一个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