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哥週記】孤獨時,溫暖自己的還是自己

冬日的下午,年終歲末有點忙,一個男生推開我辦公室的門,怯怯地問我:老師,我可以和你聊聊麼?

請他坐下,給他一杯咖啡,聽聽學生的煩惱和故事。

他告訴我,他一直感到孤獨,在學校裡沒有什麼特別的朋友,也不知道和別人怎麼相處,沒有人講話,也沒有人交流,一個人去上課,一個人在宿舍,一個人去逛街,一個人去上網,孤單的感覺瀰漫在四周,自己也非常想融入集體中,也非常想有幾個知心朋友,可以一起瘋一起打鬧無話不談的那種。

可是沒有。

每天在宿舍,都是大家各自玩各自的電腦,在微信上和自己的朋友聊著天,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的事情,就彷彿這不是一個四人間,而是一個單人間,只有在上廁所的時候才會有兩句對話,其他時候就和沒有室友是一樣的感覺。

有的時候,就是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所有人都在,但是宿舍裡面鴉雀無聲,一點聲音都沒有,他們都是各自玩各自的,沒有人說話,這個時候,我會覺得宿舍裡面只有我一個人,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做什麼?特別孤獨。


從高中以來就是這樣,那個時候只知道學習和成績,對其他的漠不關心。

讀大一的時候,也嘗試著和同學交朋友,但總是覺得被人誤解,或者說不理解,也就很淡很淡的同學情。

現在讀大二了,看到別人都在一起開心學習和運動,自己的孤獨感就愈發強烈了。

所以只有奮發學習,在學習中找到存在感和獲得感。

大一結束拿了獎學金,計算機和英語四級都一次性通過了,報名了幾個培訓班,就想在大學裡好好地改變自己。

融入集體是一種能力,其實,孤獨也是一種人生的體驗,也是一種狀態,正如單身一般,不帶有任何的情緒波動,也是人生逆風飛翔的開始。


我對他說,我體會過你這樣的孤獨,也有過這樣的時期,好像周圍的人都不懂自己,或者自己也有很多話只能對著自己說。

有人對我說過,那就加入社團,多結交一些朋友,或者在宿舍裡處理好關係,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很多煙火氣,處著處著也就會有一些共同語言了。

其實,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孤獨而寂寞,因為寂寞而喪失了方向。

有的時候不願意降低自己的標準,委曲求全,索性就是一個人的生活和學習,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孤獨的時候去享受孤獨,在孤獨中學會思考和審視


《莊子·外篇·在宥》有曰:“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莊子所說的“獨有”是自我整合、自我協調統一、自在獨立。

孤獨可以讓我們看到完全卸下防禦盔甲的自己,不用刻意的去迎合別人的喜、怒、哀、樂,外界環境對我們的影響降到極低,弱化社會意義中的“我”外加給我們的符號及身份,只與此時此刻、此時此景的自己有關,與自己在一起,與自己的本心在一起。

享受孤獨,就是一種自我提升的過程。

習慣的改善、成績的提高、個人的成長,這都是孤獨贈與的寶藏。

體驗孤獨,就是明白要對自己負責。

溫暖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與孤獨做朋友,接納孤獨,才能更加熱愛及珍惜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