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區:盤活閒置資源 林下經濟有“錢途”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白 楊 通訊員 焦曉霞

這兩天,武都區漢王鎮馬壩村村民李高林一家格外忙碌。每天天不亮,李高林就和妻子帶著乾糧匆匆趕往自家的桃園裡,忙著採挖蒜苗。地梗邊,停滿了等待裝蒜苗的車輛。

“我家種了一畝二分地的桃子樹,一到冬天休眠期我們就在桃樹底下種些菜、蒜苗。到四五月我們的桃子又豐收了,這樣我們的收入就增加了不少。”豐收的喜悅掛在李高林黝黑的臉上。

不單單是李高林一家,在馬壩村,家家戶戶這段時間都在忙著採挖蒜苗。馬壩村是武都區有名的水果村,該村發展桃子、枇杷、葡萄、草莓已有多年曆史,水果是當地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

近年來,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武都區鼓勵群眾發展林下經濟,引導果農利用冬季閒暇時間在水果園子裡套種蔬菜,再次讓群眾的收入實現了大幅增加,讓群眾的錢袋子真正鼓了起來。而在馬壩村以北90多公里的武都區甘泉鎮雙溝村,林下經濟同樣方興未艾。

“去年,在宏發養殖合作社的勸說下,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養了幾十只土雞,結果發現雞蛋和雞的銷路都不用愁,今年果斷讓合作社給了我300只雞苗。”武都區甘泉鎮雙溝村群眾王富豔說。

從2015年開始,武都區宏發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將群眾閒置土地275.8畝、林地747.2畝流轉到合作社來發展林下生態雞養殖產業。目前,合作社已投資600多萬,修建廠房5600多平方米,引進良種雞5萬多隻,保證存欄產蛋土雞1.8萬多隻。2017年,合作社開設了“1688”網店,利用“互聯網+”的發展模式有效地將生態養殖和電商結合起來,調整資源結構,相互合作取長補短,更好地帶動了周邊群眾發展產業致富。

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紅髮合作社抓住“三變”改革契機,面向全區推廣發展生態放養雞產業。在雙溝村黨支部引領下,2018年宏發合作社帶動本村36戶未脫貧戶和40戶已脫貧戶發展生態雞養殖產業,同時跨村社帶動相鄰5個村81戶貧困戶,輻射帶動周邊貧困片區龍壩鄉、魚龍鎮、隆興鎮和佛崖鎮共計1114戶貧困戶發展生態雞養殖產業,並通過入股分紅、流轉務工、技術指導等措施帶動戶均增收1700元,既盤活了村級閒置資源,又有效的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2019年,武都區宏發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被國家林草局認定為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通過不斷探索,目前宏發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逐步實現了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統一品牌的經營模式,註冊“武優”商標,實現了產品專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