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前世今生(1)——患上痛风就是出人头地?

痛风病,也称为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古老”而又时髦的疾病。在古代是具有双重面向的疾病,虽然它为病患带来极度的痛苦,但也被看作一定程度的文明、豪华、潇洒甚至感性的标签。在古代,痛风被称为“皇帝病”,并不是野史记载,而是正史收录。

痛风的前世今生(1)——患上痛风就是出人头地?

历数古今中外,得过痛风的贵族不在少数。因为这种病好发于达官贵人,所以不少人如果知道自己罹患痛风,可能不会感觉到疼痛带来的苦恼,更多的是为此暗地骄傲——因为这代表自己出人头地了。所以在古代,痛风居然是一种被社会向往的疾病。而且,有说法是痛风的发作可以预防瘫痪和中风等更严重的疾病。


公元前2640年,埃及人的身上已经发现有痛风引至大拇趾关节病变。现代考古学家在埃及的一个古墓里发现,一个至少7000年前的木乃伊身上有古老的尿酸盐肾结石,虽然肾结石不足以能够证明这是痛风所致,但是至少有10%~20%的可能性;此外考古学家在一个老年男性骨骼的大拇趾发现包块,化学分析鉴定是尿酸盐结晶。

痛风的前世今生(1)——患上痛风就是出人头地?

古埃及木乃伊脚部尿酸盐结晶

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纸莎草纸上明确记录痛风的症状,当时即已正式定义其为疾病;古埃及的草药处方印章翻译,相关草药属于红花属的秋水仙碱类。在古代疗法中,秋水仙是唯一被确认的抗关节炎制剂,为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做了准备。

公元前900年左右,古巴比伦时代的宫廷里,将痛风视为“王者之疾”和“富贵病”。这是因为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经常吃到动物内脏、牛肉、海鲜等含有大量嘌呤的食物,而人体过多摄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就会导致高尿酸,尿酸升高后,不及时控制就会导致痛风。

公元前380年,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建议使用苦艾酒治疗痛风和风湿病,创造了Rheum词汇,本意指“流动样疼痛”,用来形容风湿病的“流动样疼痛”这一症状特征;他称痛风为“不能步行的病”,并指出痛风是富者的关节炎,而风湿则是贫者的关节炎。

他的“体液论”学说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粘液。四种体液和健康密切相关,如有异常会导致疾病发生,引起疼痛则为风湿病。

痛风的前世今生(1)——患上痛风就是出人头地?

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格言》(Aphorisms)中,他对痛风下了以下的结论:“太监不会得到痛风,女人在更年期以后才会得到痛风,男性在有性生活后才会得到痛风,痛风的发炎在发生后40天内就会消退,痛风在春秋两季较会发生。”

痛风的前世今生(1)——患上痛风就是出人头地?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运用希波克拉底的观点很长一段时间,直至文艺复兴时期。痛风通常侵袭的部位是大脚趾或大拇指关节,在传统希波克拉底医学观点里,它是一种变化无常的病症,可能在身体各处游移,会引发头痛、心悸或者其他更糟的症状。

公元3世纪,罗马医师盖伦首次描述痛风石(尿酸盐)。痛风英文字“gout”是由拉丁文Gutta而来,是一滴的意思。以当时中世纪的医学概念“四体液说”,痛风是被认为关节的部位多了恶毒液体 。因此他强调治疗痛风要节食、禁酒和禁欲。

痛风的前世今生(1)——患上痛风就是出人头地?

罗马医生盖伦

盖伦认为,酒神狄俄尼索斯和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的女儿“痛风女神”由于偏爱杰出人物,赋予了他们“神的疾病”。当时他还不知道,“酒神”对痛风患者本就有很大的影响。盖伦当时的观点被广泛认同,影响一直持续到17世纪。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都是神的孩子们患上了这个病。比如亚撒皇帝患有痛风,这来自于《圣经》的记载,但他一定不是第一个患有痛风的人。

痛风的前世今生(1)——患上痛风就是出人头地?

患有痛风的亚撒皇帝被先知哈拿尼指责

此后文献记载的,历朝历代都是皇帝患病,如圣罗马皇帝查尔斯五世和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不仅有痛风,还因痛风而致残。为此,公元300年,古罗马皇帝Diocletian颁布法律, 规定对严重的关节炎患者可以免征赋税。此外,在英国和法国皇家历史上,患痛风的皇帝和过往不计其数,其中尤其是麦迪西家族的成员,有两位皇帝因为严重痛风导致不能执政或者即位数年后因为痛风死在皇位上。

痛风,会引起全身关节,特别是踝、跟、膝、腕、指、肘关节红肿热痛,疼痛之剧烈往往让患者哭嚎不已,很是痛苦。而且古代文献标明,痛风是能够进一步危及生命的疾病。乔老师根据临床数据统计报告显示,5~10年的痛风患者,由于体内尿酸沉淀且长期附着在肾脏和骨关节上得不到清除,会引发多关节痛风石和肾脏问题,约1/4的病友会出现肾衰竭和尿毒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