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廣交會,中國外貿的風向標。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廣交會臨近

對於很多企業而言,春季廣交會是下半年收成的主要來源。

因為疫情的因素,2020年的春季廣交會可謂一波三折:

2月3日,在疫情空前嚴重的時候,廣交會展館發佈聲明,暫停一切展會活動,截止2020年2月27日,廣東省展會延期,取消,改期共計71場,其中廣交會展館21場;


2月21日,商務部召開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網上政策吹風會,關於廣交會的說法是127屆廣交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按照計劃有序進行;這個時間節點做出這種規劃,也是合理的,因為那個時候病情已經基本控制;


可是,沒想到,韓國意大利伊朗等國家疫情的嚴重傳播又讓廣交會是否能夠如期召開滿布了疑雲。

截止3月10日上午11點,疫情在亞洲的韓國伊朗,歐洲的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北美的美國已經呈現出了不可遏制的蔓延趨勢: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韓國最新數據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伊朗最新數據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歐洲國家前四名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美利堅合眾國

從2月21日至現在,廣交會展館公眾號沒有再更新任何內容。

3月3日,廣交會官方發佈了關於廣交會問題的調查問卷: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官方放出的調查問卷1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官方調查問卷2

從這些調查內容來看,廣交會組委會應該也是對於春交會是否要如期舉行產生了一些動搖,當然,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性,借別人口說自己話。

這個階段,謹慎是必須的,雖然國內已經趨於安定,但是輸入病例如果跑到廣交會展館逛一圈,後果不堪設想。

這麼長時間的努力和隱忍所帶來的成果可能頃刻間蕩然無存。

但是,留給企業的時間不多了。

現在已經是準備廣交會的黃金時間,錯過這段時間,就算是開了又如何?

所以,我想問廣交會組委會三個問題:

1.能否如期舉行的確切時間什麼時候能夠確定?

3月15日?3月20日?3月30日?

越快越好,企業好做其他的打算。

很多人都說廣交會效果不在,實際上大部分時候是沒有改變以前的展會思維模式。

展會要想有效果,準備階段非常關鍵,物料,資料,人員培訓,模擬訓練等等,這個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官方網站的展會倒計時

從官方網站來看,是要如期?但是從各地主管廣交會的組織的動作(或者遲遲沒有動作)來看,要延遲?

2.是否也對國外的採購商做了調查?

其實,調查國內參展商的做法絕對是不合理的。

貓怎麼走路取決於耗子,參展商要不要參加取決於客戶。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對採購端進行調研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參展商手裡又不可能有大數據,他們也是猶猶豫豫,保持觀望:

有線上宣傳且很充分的供應商其實一屆不參加影響也不會太大(不考慮展位因素),當然如果國外客戶來的比較多,又能保證安全,肯定是選擇去;


線上宣傳滯後,甚至僅僅靠展會和地推的,在國外展會大規模推遲,地推也不敢推動的情況下,他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所以,對於國外採購商的調研才是最具參考意義的,有了這些調研數據,再對供應商進行調研,供應商所做的選擇才是真正客觀的,經過慎重思考的。

如果,廣交會組委會這個動作已經做了,懇請公佈!

3.如果要如期舉行,對於入境的客戶如何處理?

14天隔離?

如果不隔離,風險太大,如果隔離,估計更不會有人過來。

當然,似乎這個問題不應該問廣交會組委會,但是,短時間大規模入境,與廣交會有關,那麼主辦方是不是應該給一個警示?

可能在於組委會看來,這個時候問這些問題太早,似乎有添亂之嫌,但是近30000家參展企業在眼巴巴看著,決定越早越有利啊。

不重視的沒所謂,可是還有很大一批非常重視,需要全員調動,全力配合,兵馬糧草物資都沒準備好,拉到戰場上去迎接潰敗嗎?

03年的非典,全世界的最終病例數8069例,廣交會當年的數據之慘淡一眼便知: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03年春交會採購商僅僅有23000多人

如果我們用曲線圖來表示: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2000年到2007年廣交會採購商趨勢圖

我們調研了超過230名參加過03年春交會的前輩,拿到的結果如下: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調研結果關鍵詞提取

對於2020年春交會的態度,不敢公佈,等待官方調研結果。

福步論壇上3月5日就有外貿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倡議:

三問廣交會組委會

關於2020年春交會的倡議

相信這種看法應該能夠代表一部分人。


如果組委會還不給出具體的說法,相信越臨近展會,各種說法會更多。

還是那句話,對於組委會的謹慎,我完全理解,但是,越到這個時候,才越應該有明確的官方指引。

你選擇什麼? (單選)
0人
0%
傾向於如期舉行
0人
0%
傾向於取消,推遲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