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溫庭筠《回中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唐代溫庭筠《回中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溫庭筠西遊邊塞之時。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陳尚君在《溫庭筠早年事蹟考辨》中根據溫庭筠所作邊塞詩中提到的節候、地名,考察其出塞路線是由長安出發,沿渭川西行,取回中道出蕭關,到隴首後折向東北。此詩為溫庭筠親歷回中所作。溫庭筠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回中作註釋: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shù)角上高樓。遠望蒼莽迷濛的寒空秋色令人發愁,獨上高樓即聽到駐軍嗚嗚的號角聲。回中:回中道。漢武帝巡幸郡國,為行路方便,闢回中道,為絲綢之路中的一段。蒼莽寒空:一作“莽莽雲空”。蒼莽,廣闊無邊的樣子。戍角:邊防駐軍的號角聲。

吳姬怨(yuàn)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吳地歌姬為寄託怨思而吹響了雙管,荊軻臨行前辭別燕太子丹大聲悲歌。吳姬:泛指吳地歌姬。怨思:怨恨悲傷。雙管:古樂器。燕客悲歌:用荊軻在易水與燕太子丹、高漸離辭別時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事。別:一作“動”,一作“上”。五侯:泛指權貴豪門。

千里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shuò)雲秋。千里邊塞山河遼闊暮色蒼茫,山頂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顯得秋之蕭索。關山:關隘山嶺。一星:指山頂燃起的烽火如明星般耀眼。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朔雲:北方的雲氣。朔,泛指北方。

夜來霜重西風起,隴(lǒng)水無聲凍不流。入夜之後寒霜濃重西風吹起,隴水悄無聲息地凝凍成了冰導致難以暢流。夜來:入夜。西風:西面吹來的風。此指秋風。隴水:河流名。源出隴山,因名。在今陝西省隴縣至甘肅省平涼一帶。凍:一作“噎”。



溫庭筠的主要作品有:

過分水嶺、楊柳枝、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開聖寺、南湖、原隰荑綠柳、更漏子·玉爐香、菩薩蠻·蕊黃無限當山額、商山早行、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夢江南·千萬恨、送人東遊、瑤瑟怨、蘇武廟、利州南渡、荷葉杯·一點露珠凝冷、更漏子·星斗稀、菩薩蠻·翠翹金縷雙鸂鶒、歸國遙·香玉、定西番·海燕欲飛調羽、菩薩蠻·鳳凰相對盤金縷、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酒泉子·楚女不歸、更漏子·柳絲長、菩薩蠻·玉纖彈處真珠落、清明日、更漏子·金雀釵、清平樂·洛陽愁絕、南歌子·懶拂鴛鴦枕、回中作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