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管理,让班主任轻松工作的“法宝”

目前我们学校大部分班级都对学生采用了一种积分评价的方式。在我担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几年前就开始尝试使用积分评价模式对学生常规、课堂教学、日常综合表现等进行评价,成效很不错。

积分管理,让班主任轻松工作的“法宝”

对班级积分管理,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感受最深的是由初期积分评价中单纯的扣分处罚变为“有奖有罚”。“罚”可约束学生的行为,而“奖”却可以通过认可、赏识的方式激励学生对好的表现的追求。

直至去年开始接触华之梦的学生e积分管理,从中又发现了很多有价值有智慧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对班级积分管理进行不断进行改进提升。

以下是对积分管理的几点理解,分享给大家共同探讨。

积分管理,让班主任轻松工作的“法宝”

一、积分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

积分管理不是一种高大上的理论体系,而是一套可以直接落地实操且见效非常快的

管理方式方法,它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中的很多知识技能,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变”罚“ 为”奖“,从而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起到激励作用。

二、积分管理的灵魂是爱与责任。

实行积分管理,效果如何,因人而异。教师首先必须要对学生有爱心,对工

作有责任感。只有这样的老师,在积分管理的过程中,才会有耐心发现每个学生的长板,盯长板,让长板更长,从而打开学生成长的开关。没有爱心与责任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一双对学生赏识的眼睛,积分管理也必然会出问题。

三、积分管理的精髓是逆向思维,变罚为奖,多奖少罚。

华之梦e积分变“罚”为”奖“和多“奖”少“罚”的思维看似简单,实则是一种大

智慧。常规情况下,我们在管理学生时往往认为做“对”是应该的,做“错”就要处罚,这就导致了一种结果,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出错。

而华之梦积分管理的做法是做“对”就应该奖励,做“错”就不能获得奖励,一切建立在是否能获得奖励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想获得奖励,就要努力做“对”,因为做“对”了可以有“奖”。

当孩子适应了这种思维,在积分标准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孩子想获得奖励,不但能做“对”,还能进一步做“好”,逐步引导学生追求成长,追求进步。用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方法真正实现了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成长”的蜕变。

四、积分管理的基本流程是标、生、记、用,目标是让学生主动成长,解放教师和家长。

要实现积分管理的良好运行,必须要形成一个闭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积分标准的制定、积分生成、积分记录和积分运用四个环节,其中积分标准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它就像一栋“毛培房”,不能直接入住,需要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装修,去制定适合自己的积分标准。

积分生成和积分记录离不开班级组织架构的合理搭建和培训,以解放班主任,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

积分结果如何运用最为重要,只有合理运用积分结果,才能持续为积分管理注入动力,让学生始终对分感兴趣,从而不断追求进步。

这些智慧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轻松掌握的,需要系统的学习积分管理,并有一定的实践体验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提升运用能力,直至达到自如使用。

五、积分管理的公平是相对的,既有横向公平,也要因人因材不同实现纵向的公平。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中,往往一把尺子评价一群人,不问过程,只看结果。而在积分管理的使用中,不但照顾到了大家都要面对的横向对比,更可以灵活的因人因材因事制定标准,实现个人发展的纵向公平。

比如对小组教学过程中,按成绩将学生分成1234号同学,优等生1号同学回答问题得1分,2号回答得2分,依次类推,4号回答问题得4分。甚至对班中啥都不会的学生也可以单独制定标准,发现他的长板,让他也有得分的机会和追求。其中还有很多实现积分平衡的技巧,老师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增长智慧。

积分管理,让班主任轻松工作的“法宝”

我已经使用积分管理班级几年的时间了,真的感到这是一种非常省心、高效、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越用越顺手,越用越想推荐给很多为班级工作搞的焦头烂额的班主任。实践出真知。积分有用没有,用了才知道!

如果您有心,也恰好做班主任,可以尝试着了解和学习一下积分管理,一定不会令您失望的。其实不仅用于管理班级,积分中的竞技PK在打造高效课堂方面也有奇效呢,可以尝试学习。

努力学习班级管理技巧,提升业务能力,做一个智慧型老师,让我们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