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現在的孩子“難養活”?抵抗力降低的真相,是媽媽們自作自受

很多老一輩父母都在感慨,

從前孩子多好養活呀,吃飽了睡,想玩了就放院子裡撒野,玩著泥巴吃著白米飯番薯雜糧就能長大,雖然是黑不溜秋了點,但比現在孩子健康多了,不會三天兩頭就生病往醫院跑,就算生病了,喝點生薑湯熱一身汗就好了。

確實有這麼一個事實:鄉村孩子很皮實,相比城市好孩子要更健康些。難道是環境問題嗎?還是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免疫力卻退步了?

為啥現在的孩子“難養活”?抵抗力降低的真相,是媽媽們自作自受

為啥現在的孩子“難養活”?抵抗力降低的真相,是媽媽們自作自受

笑媽孩子今年2歲了,自從有了孩子,她的煩惱比笑容多了,兒子自出生6個月後,經常生病,不是感冒發燒,就是細菌感染,她天天帶兒子往醫院跑,常常心力交瘁。和她一起照顧孩子的還有婆婆。

今天她和婆婆又吵架了,因為婆婆說孩子發燒,可以緩緩再送醫院,笑媽覺得婆婆一直不疼愛孫子,平時她給孩子買些增強抵抗力的保健品,婆婆也會說什麼吃多了沒有用,每次孩子病了都說不用吃藥不要打針,過一夜就好了。

今天她和婆婆一起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醫生說的一番話卻打破了笑媽的認知。

醫生說:“孩子精神挺好,吃喝正常,體溫38℃不到不高,可以先在家裡休息,給他多喝些熱水,注意通風。”最後連藥都沒開。

笑媽這才意識到自己平時的認知是不正確的,於是多問了幾句,說平時

孩子要不要吃些增強抵抗力的保健品,因為孩子老是生病,體質太弱了。

醫生不建議這樣做,說:成人抵抗力強,都是從小孩開始鍛煉出來了。孩子的抵抗力要慢慢鍛鍊,孩子生病是一個鍛鍊過程,如果能不用藥,儘量激發孩子體內的抵抗力是最好的,只有威脅到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才用藥輔助,幫助孩子度過這次“試練”。

笑媽這才恍然大悟,馬上扔掉不必要的保健品,並和其他寶媽們交流,發現自己平時的一些作為是不可取的,會降低孩子抵抗力。

為啥現在的孩子“難養活”?抵抗力降低的真相,是媽媽們自作自受

有哪些行為會破壞孩子抵抗力的“發育”呢?

1、濫用藥物

寶寶在六個月後,會慢慢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適當的益生菌刺激對寶寶身體是有利的。但濫用抗生素會把寶寶體內有益細菌殺死,造成某種有害細菌耐藥性增強,最後寶寶免疫力系統能力就會無法變強,逐漸依靠藥物,直至最後抗生素也無法抵抗“變異增強的細菌”,此後寶寶再生病,就必須繼續加強藥物的吸收,此法對寶寶並無益處。

2、過於乾淨

俗話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句話要說的不是不管孩子吃髒東西,而要讓我們對孩子免疫力系統要有信心,一點小細菌孩子的身體完全能抗住,且能鍛鍊孩子免疫系統對周圍環境細菌的耐抗程度,這和孩子出生後打“疫苗”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吃喝玩耍環境過於乾淨,孩子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細菌,寶寶體內也就無法產生抗體,免疫系統沒有足夠抗體的支持,就會很弱。

為啥現在的孩子“難養活”?抵抗力降低的真相,是媽媽們自作自受

3、睡眠質量差

成人睡眠質量不好,也容易生病,何況小孩。睡眠充足是保持良好免疫力的好方式。科學證明,睡眠不好的寶寶,生病概率更高。

4、不好好吃飯

孩子如果不好好吃飯,偏吃零食等垃圾食物,營養沒有跟上,那麼身體機能和免疫系統得不到有效能量的持續輸出,免疫力也會低下。

5、亂吃保健品

某些保健品對孩子是有益的,我們可以酌情根據醫囑給孩子用,但號稱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的藥物,比如匹多莫德、蘭菌淨以及泛福舒等,勸家長們還是謹慎些。匹多莫德在美國已經淘汰了,後兩個蘭菌淨和泛福舒,並沒有什麼“刺激抗體”的作用,因為藥物會先一步被腸胃消化掉,並沒有什麼保健功效。

為啥現在的孩子“難養活”?抵抗力降低的真相,是媽媽們自作自受

城市孩子和鄉村孩子成長方式和環境都不一樣,一樣的,是我們想給好孩子最健康的成長。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方式,不願讓孩子受一點苦,但適當的,我們可以稍稍放手,讓孩子接觸一下“大自然的泥土”,融入周圍的環境。

今日話題:對於“孩子吃保健品”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