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販子“抵抗力”較低的孩子,背後離不開這三類家長

親戚家新搬來一個鄰居,鄰居是個非常“熱心腸”的女人,在親戚很忙的時候,鄰居都會來幫忙帶孩子,或者給孩子買零食,親戚覺得真是遇見“好人”了。

對人販子“抵抗力”較低的孩子,背後離不開這三類家長


一個月後,親戚就放心鄰居獨自和孩子在一起了,有一天,鄰居說:

“嫂子,我帶孩子出去玩一會,中午十二點就回來了。”

然後鄰居就帶著親戚的一雙兒女去玩了。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心驚膽戰的,竟然有家長心大到如此的程度,這簡直就是人販子的“神助攻”家長。

可有的時候,人往往只能看到別人的教育漏洞,卻看不到自身的教育漏洞,這三個類型的家長都會容易成為人販子的“神助攻”:

輕信別人的家長

英國詩人—喬叟說:

懷疑一切與信任一切是同樣的錯誤,能得乎其中方為正道。

雖然作為父母不能懷疑所有,對誰也不信任,但是對於信任,一定要比平時更加嚴格,要有“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態度。

如果父母對事對人太輕信,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

世上皆好人!

給孩子呈現美好的一切,固然重要,但是,要理性的教育孩子面對一切,人有好壞之分,要懂得信任好人,但也要懂得防備壞人。

就像文章開始我的親戚,因為她的盲目信任,導致她忘了教育孩子要有防人之心,結果孩子覺得媽媽很信任,就對這個鄰居很親近,結果那天離開,就被帶到了火車站,幸虧有熟人認識孩子,搶了回來,不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對人販子“抵抗力”較低的孩子,背後離不開這三類家長


如果一開始親戚就有防備之心,不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就不會導致孩子親近人販子,最後落在人販子手裡,差點被拐賣。

在孩子問題上,對於很多人和事,家長不妨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要孩子能夠安全平安,在做君子之前做做“小人”又如何?

在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四十九回中就有:

“化這們說。凡事先小人後君子好,先君子後小人就不好了。”

對人販子“抵抗力”較低的孩子,背後離不開這三類家長


放手並放眼的家長

前兩天,我帶女兒在球場玩,當女兒跑出球場的時候,我緊跟著就要追出去,旁邊的媽媽說:

沒關係,這裡都是熟人,她跑不到哪裡去……

可我還是追上了女兒,因為操場出去有一個拐角,會錯開視線,這種視角“盲點”很容易存在安全隱患。

在網上有一位媽媽的自述,這些年一直銘刻在我的心裡:

她的女兒5歲那年,在樓下沙池玩耍,她覺得家裡可以看見孩子,所以放心大膽的去刷鍋洗碗。

等她再一次看女兒的時候,發現有陌生人走近女兒身邊,給女兒吃的東西,女兒沒有拒絕。覺得情況不妙的媽媽,趕緊跑下樓,可就是這個瞬間,女兒就從她的生命裡消失了。

看到這段自述的那一刻,我心痛不已,這位媽媽是可憐的,同時她也是可恨的。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如果這位媽媽沒有將“放手”和“放眼”同時進行,手顧不上的時候,眼睛不離開孩子,眼睛忙的時候,手不鬆開孩子,這樣結局是不是會好很多。

所以在生活裡,不要輕信任何人的“放手”經驗,她不是你,你不是她,怎樣才能給予自己孩子最好的保護,只有自己清楚。永遠不要把“放手”和“放眼”同時進行。

對人販子“抵抗力”較低的孩子,背後離不開這三類家長


用警察恐嚇孩子的家長

近日金華市發生一場交通事故,一位路過司機指著後座的小孩問交警:

“小孩不乖你們要不要抓走。”

警察很負責的教育家長:

你這樣說是不對的,如果孩子有事還敢找警察嗎?

每次看到這樣的家長,內心就有很抓狂的感覺,明明是孩子孩子遇見危險可以尋求的“保護神”,家長卻非要把警察叔叔“妖魔化”。

可是,家長是否想過,如果孩子有一天真的遇見危險,他敢求助警察嗎?因為在孩子心裡,壞人和警察無非就是“龍潭”和“虎穴”的區別。遇見危險他還會求助嗎?

曾經有一個被拐賣15年的男孩, 在找到家人後,他說,其實在被拐賣的途中,他有好多次都遇見了警察,但是他沒敢求助。

原來是因為媽媽經常跟他說:

再不聽話,就讓警察來把你抓走。

這個小男孩是幸運的,因為他最終找到了家人,但他又是不幸的,因為媽媽的一句“恐嚇”,導致他與家人分別15年。但是,其他這樣的孩子,都能有和家人重聚的一天嗎?

家長可以捫心自問,教育的意義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可是如果要用毀掉孩子的安全基礎為代價,那還不如不做。

在馬斯洛的基本需要層次論裡:

從最底層開始,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

如果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需要,又怎麼能談自我實現呢?

對人販子“抵抗力”較低的孩子,背後離不開這三類家長


父母請改掉這句“口頭禪”,給孩子多一層安全“守護”。

對於身後有這三類家長的孩子來說,孩子對人販子“抵抗力”是很低的,對於人販子來說,是喜歡這樣的家長的。

所以不管是不是這三種類型的所有家長,應該引以為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輕信任何人,在保護孩子這件事上,先“小人”,後“君子”沒錯。放心不放眼,放眼不放手是基礎。遇見事,沒有父母在身邊,警察叔叔是首選。

希望和所有家長一起努力,避開看護孩子的"漏洞",守護我們的孩子一生的康樂無憂!

今日話題:對於這個讓警察把不乖的孩子抓走的家長你怎麼看?

對人販子“抵抗力”較低的孩子,背後離不開這三類家長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點兒媽媽,左手育娃,右手執筆。用學習和思考的態度,努力走在做一個好媽媽的路上,喜歡我的朋友可以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