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1970年代初,石油危機引發的能源危機在西方各國爆發,美元貶值,整個社會都陷入一種悲觀的情緒中,人們滿眼看到的盡是衰退,“反時裝”順理成章的成為了1970年代時裝的設計概念。經濟衰退導致人們在此審視自己的作風,開始排斥之前過於奢華的時裝風格,逐漸的返璞歸真成為時尚的新風向。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將之前流行的服裝與當時的款式相互結合,形成了70年代服裝搭配的多樣性、多趣味。打破傳統與禁錮,充分表達了人們的個性化和自由至上的時裝理念。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與此同時,忽略性別的的中性化風格開始復興,線條硬朗、簡潔的男裝成為女裝設計的的靈感來源。受到建築、平面設計和工業設計中的國際主義風格的直接影響,極簡主義在喧鬧的穿著行為中逐漸產生,形成了1970年代時裝風格的一大走向。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70年標配:喇叭褲+厚底鞋

作為嬉皮士的經典喇叭褲在1970年代被設計師運用到套裝設計中:上身為齊臀收腰半長上衣,下身則是很有嬉皮士特徵的高喇叭褲——喇叭始於大腿處,且喇叭幅度較小。這種設計既保持了嬉皮士的隨性,又頗具1970年代女人的氣勢。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70年代的典型廓形就是上緊下松。最常見的上身一件緊身針織衫或者印花襯衫,配搭高腰喇叭褲,再來雙厚底鞋。受當時搖滾樂的影響,厚底鞋厚的有點嚇人,但確實從視覺上將腿部拉長了不少。鞋子裝飾很豐富。唯一可以較量的第一個想到了Marc Jacobs的鞋子。後面放了幾張圖嚇嚇你們。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濃濃的民族風情

“他們很時髦,決定自己要什麼。因為避孕藥的出現所以能享受性愛”。Melka treanton說道,她曾擔任《ELLE》時尚編輯。

年輕人爆發出難以置信的一種能量。

“Make Love,No war!”這股“花的力量”(flower power)在越戰期間席捲全球。

當時的人們對異國服飾開始著了迷。阿富汗式背心、長洋裝和印度風長衫、連帽長袍,每一樣都佈滿了花卉圖案和刺繡和自由至上的時裝理念。


嬉皮士元素在70年代初期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鮮亮的色彩、印第安人的圖騰、飄逸的羽毛等等,紛紛出現在了女士的襯衫、毛衫以及手工飾品之上。當然,最能代表嬉皮風格的喇叭褲、做舊牛仔褲以及長到腳踝的裙子,都是女性喜歡的服裝。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1970年代興起的朋克文化在嬉皮士文化沒落之後,影響著西方年輕人的價值觀。穿窟窿或是畫滿骷髏和美女的牛仔裝、破爛的圓領衫、廉價的皮衣、馬丁靴……凡是在一般人眼裡低俗、豔俗的衣服,都被他們拿來穿在身上。男人們梳起染成大紅大綠的雞冠頭,女人則把頭髮剃的一根不剩,露出青色的頭皮;在鼻子上打洞掛環;身上塗滿靛藍的熒光粉.....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Vivienne Westwood & Malcolm Maclaren 朋克伉儷

提到70年代的代表性人物,不得不提的一定是Vivienne Westwood 與 Malcolm Maclaren,一個是朋克教母,一個是英國朋克之父。用他們內心對搖滾、對朋克風格的熱情與別樣認知,展現了一個離經叛道的Punk世界。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這對搖滾伉儷,在倫敦著名的時尚街道國王大道,開始設了一間時裝店。起初名為“Let it Rock”,專門售賣Teddy Boys風格的服裝。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再後來,著名的朋克教母 Vivienne Westwood,當時在倫敦開了一家名叫sex專門出售朋克裝束的小店。在她的推動下,朋克成為繼嬉皮士運動後又一青年運動,也是倫敦的國王節成為世界著名的朋克出產地,滿街都是打扮古怪、恐怖的青年。Vivienne Westwood用她的叛逆成就了朋克,她常用扭曲的縫線、不對稱的剪裁、看上去未完工的下襬和令人目眩的色彩來表現她的奇思妙想。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她堅持性感就是時髦,所以其設計極力地強調胸部和臀部,超低胸配以超大領,臀部故意用很多填塞料墊得高高的,誇張至極。Vivienne Westwood成功地把反叛文化上升為主流時尚,無愧於“朋克教母”的稱號。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可以說,在1970年代除了激烈的朋克,一切都顯得平淡無奇。“反時裝”是那個年代時裝設計的一個觀念,無論是廉價的成衣還是高級時裝,設計師對它們的長短都不再苛刻,穿著自然舒適才是關鍵,根本不受時裝規範的束縛。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穿衣變得越來越簡單,不再需要根據規定,“我行我素”就可以。於是,來自礦工服的牛仔裝成了當時炙手可熱的流行著裝,有點平民元素進入時尚殿堂的意味。此時牛仔文化已成主流,貴族與社會名流也將其收入衣櫃中。因深受人們的喜愛,讓牛仔裝從性感、危險的形象,轉而成為搖滾、叛逆、獨立和自由的象徵,而五花八門的創意也正好符合當時人們“不安分”的心理。破洞、褪色、直筒、喇叭、緊身……牛仔在當時展現出卓越的多變性。


針織皇后——Sonia Rykiel

2016年8月25日報道:法國設計師、有針織女王美譽的Sonia Rykiel 索尼婭·裡基爾因帕金森病併發症於當地時間今天早上5點在巴黎家中逝世,終年86歲。Sonia Rykiel 的女兒Nathalie Rykiel 向法新社公佈了該消息。這是16年我聽到的最震驚和難過的消息。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Sonia Rykiel 生於法國,以針織衫聞名。1968年在巴黎左岸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70年代,成為了她的鼎盛時期。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她“幾乎發明了 70 年代的一切”。包括無肩套頭衫、絎縫外套、露出內縫線等單品。從1975年開始,多數三十歲的女人個個都穿著它的小針織衣和緊身針織套衫。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七O年代的性感 —

短褲出現

設計師Jacqueline Jacobson回憶道:“當我展示短褲配背心和襪套時,絕大部分記者都斬釘截鐵說:‘我們不能這樣穿啦!’。之後有一張照片登上媒體,接下來滿街跟風。因為每個女孩都穿上了短褲。”

1970年9月,人們穿上了短褲,就再也不想脫下來了。

《Elle》雜誌稱之為性感的七O年代。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70年代中期,慵懶隨意的嬉皮風格漸漸被遺忘,追求更加時髦得體的穿著更加符合當時女性的需求,此時服裝搭配開始出現層次感。

大外套內搭短裙、洋裝疊搭吊帶裙、毛衫襯衫穿兩件,將之前流行過的服裝與當時流行的款式疊穿,是70年代女性對時尚的解讀。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在1970年代,女人對服裝似乎失去了原有的狂熱,多了份理性的思考。“Less is more”原則風靡一時,時尚圈在此影響下也呈現出不一樣的簡潔。美式簡約的鼻祖Halston在1970年代收到了整個上流社會的追捧,其清雅流暢的針織衫、方形線條的夾克上衣、修長線條的長洋裝等極端簡潔的設計,成為經典的美國風格,亦影響了此後的CK、Donna Karan等品牌。迴歸自然、樸素浪漫的色彩和剪裁的流行,使得Halston站上了時尚高臺。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在時裝界一片喧器癲狂的背後,職業女裝卻在逐漸走向標準化、細分化。1970年代末《為成功而穿》一書的出版,影響了整個歐美地區職業著裝的走向,這也是男女平等的另一種體現,似乎預示著即將到來的1980年代將有不一樣的時尚風潮。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不再隨波逐流的70年代,突破了服裝的限定風格,向我們展示了人們對時尚的多樣理解。把現有的時尚相互搭配、融合,也是我們現在所遵循的混搭守則。而千人千面的著裝風格,也是後來時尚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根基。


What's Going OnNicholas David - What's Going On (The Voice Performance)

屬於1970年代的多元時尚

"Life is too short to wear boring clothes!"

繼續享受新一年的美好節奏

·ENJOY·

LOVE FROM 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