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第五年还没有发 paper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多少人经历过


博士第五年还没有发 paper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多少人经历过


国内土博,材料专业,铸造成型方向,刚刚过完博五上,开学时一篇文章都没有,12月底刚刚第三篇被接收了,还有两篇在投。

前四年一篇文章都没有,一度打算退学,想想家里的父母咬牙坚持了下来。这里面有导师的原因,也有我自己的原因。

导师方面,五年里换过两次课题,博一入学导师想了一个课题,本子没批下来,导师赶紧把我课题换了。博二新课题刚做了一些预研,导师又觉得我做的太理论没有应用价值,博三一拍脑袋给我换成了现在这个坑爹课题。重新开题后,一方面,导师已经完全脱离了科研,没有过科研指导,整天都在外面跑项目,而我这个方向只有我一个人在捣腾,课题组没有人做过。另一方面,导师好高骛远又投机心重,投文章时要求我按中科院的大类排名从高到低相关的期刊都投一遍,第一篇文章折腾了两年换了六七个期刊,最后导师认清了事实换了个四区水刊才被接收。

博士第五年还没有发 paper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多少人经历过


我自身方面也有很大的问题。一是自己性格偏弱,导师说换课题就换,说投哪个期刊就投哪个,没有坚持过自己的立场。二是情绪管理能力差,换课题后经常压力大到写两天论文休息三天,恶性循环。三是精力分散,博士期间从纸模鼠绘玩到篆刻,从没断过。

幸运的是自己本科和硕士时打下的基础比较牢固,自己博二靠毅力自学了机器学习。而我在这天坑专业,但凡有点编程能力的硕士就转行码农了。最后,靠着自己半桶水的机器学习水平,在这个二十年前就已经被人做烂的课题上,用神经元网络和对抗攻击算法玩出了点新花样,存了四五篇稿子。

博士第五年还没有发 paper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多少人经历过


对新入学的师弟的一些建议。一方面,多和师兄师姐聊天,了解导师的品行和课题的可行性。遇到坑爹的课题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换课题。如果导师太坑,及时止损向学院申请换导师。另一方面,一定要学会自律,要保持自主学习能力,要敢于接触新的东西。国内多数导师都已经脱离了科研,作为博士,不要指望导师能给你多大的帮助。最后一点,实验做完后及时整理数据写成论文,哪怕论文投出去一直不中也要坚持做下一步的实验出新数据写文章。只要有存稿,最后跟导师摊牌转投水刊,总能凑够文章数毕业的。

今天决定寒假留学校补充毕业论文的数据,改掉自己拖拉的习惯,希望下学期能顺利毕业。也祝愿所有博五的同学能够顺利毕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