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會因為疫情而陷入倒退嗎?

非凡5826


其實並沒有,硬幣是兩面的,看到一面是疫情的各種影響,看到另外一面就是機會和變化,一個時代的開端肯定很多都要變化。這可能是經濟調整的一個信號而已,未來很多新鮮行業將湧現,人們的消費方向也會改變[耶][耶][耶],疫情終將過去,過去之後咱們都迎來的是新的機會新的機遇[可愛][可愛][可愛]


老陳說財商


按照目前全球疫情的情況,結合一下數據,我們來分析一下:

據日經3月13日最新報道,已有機構預測,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失,僅2020年就將超過約6.67萬億元人民幣。而受到全球目光聚焦的美國,日前採用了禁止歐美人員來往的舉措。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除去英國外的歐洲訪美人員,2018年已到達約1100萬,其中歐盟火車頭德國、法國訪美人數分別為210萬和180萬,位居歐洲前列。

美國經濟每年貢獻越350億美元,如今美國限制歐洲人員來往後,每個月將失去約30億美元的需求,同時商務受阻也會對其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2020年世界航空旅客收入最多將減少1130億美元,相當於世界旅客收入的20%。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日前預測表示,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的危機,預計將對世界經濟造成1萬億美元的負面影響。對比起2003年的非典時期,經濟損失不過400 億美元。

用上所述,全球經濟會因為疫情,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君子在路上


你好,我是咖啡豆,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疫情能導致經濟倒退嗎?一般情況下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疫情會不會導致經濟出現一定程度的倒退?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知道,而且很多人也害怕我真的這樣發生這件事情。那麼疫情真的會導致經濟出現一定程度的倒退嗎?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到底在哪裡?

疫情會導致經濟倒退,此次的疫情可以說是一個短期的經濟衝擊,它會上各行各業短期內虧損明顯,承受到一定風險,但隨著時間延長,衝擊將逐漸減弱,經濟增長終究還是要回到原有的軌道,因此長期內不影響經濟向好的根本趨勢。當然,如果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持續超出預期的話,那麼對於經濟的壓力也就也就越來越大,經濟倒退也就越發明顯。

從歷史上說,非典當時持續六個月,它減少了中國GDP2%的曾長,所以本次疫情持續比較長的話,我們也不排除它會真真切切地衝擊到經濟,從產業上看,疫情短期內對2月份、3月份,的服務業影響較大,其中旅遊業、餐飲業、酒店業和航空業受影響最大,由於快遞業暢通性下降,包括網購在內的商業零售業會受到較大影響。對於工業和建築業來說,一季度稍有影響,主要體現2月份,3月份可恢復正常。

對此,我們能發現疫情存在讓經濟倒退的可能性,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市場主體正面臨較大生存壓力的中小型製造業、服務業企業這些。

希望我的回答會給你幫助





A咖啡到


看怎麼衡量,如果以經濟總量數據衡量,恐怕不會,因為各國央行正在大放水。

目前已經明朗的政策,以“新基建”板塊受益最大,即5G基站、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物聯網等等。

如果以人民生活水平衡量,恐怕是這樣的,疫情期間,很多行業會很難,尤其服務行業。

通過這次疫情,可能會改變很多人的思維,疫情期間,高負債的年輕人群體也很難,還是要向上輩人學習,要有一定的儲蓄,正所謂:餘糧在手心不慌。

不過總體來說,不管是疫情期間還是疫情之後,我國的經濟表現肯定會強於全球大部分國家,畢竟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的積累底子比較厚。

另外地廣人多,內部經濟循環能力很強,有騰挪的廣闊空間。


西財刺客


你好!這個問題提的好,現在大家都在關心這個問題。

本次疫情不僅對中國經濟有影響,而且已經對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幾天的股票市場基本就有顯像。當然石油是主要原因。

疫情會導致全球經濟倒退,但是是短期的經濟衝擊。它會讓各行各業短期面臨巨大的風險,如影視行業,消費行業,很多企業稱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等,這些影響顯而易見。

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疫情對全球的影響會越來越少,經濟發展必定迴歸正軌,長期不會影響經濟向好的趨勢。

當然要是疫情其他國家沒法在短期沒做到良好的控制,那麼疫情的影響也會拉的更長。起碼在疫苗出來前。對於我國來講,疫情基本控制住,對我們的影響也在不斷的減輕。其他國家亦是如此。

大家覺得呢?



三俗大叔


先說結論:全球經濟只會因為疫情陷入暫時性的休克,但是絕對不會出現倒退。

再說論點:首先,這個疫情的嚴重程度自然不用多說,傳染力極強,大面積傳播後會導致醫療資源的擠兌,然後最終引導到死亡率的大幅攀升。但是我作為一名股市價值投資者,深刻理解一個道理,就是無論是任何的疫情,都是暫時性發生的突發事件,這種疫情放在歷史的長河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水花!“這次不一樣”其實是資本市場裡面最昂貴的一句話。想想看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疫情,當年的SARS現在是否還會有人提及?當年的禽流感現在是否還有人記得?

拿我們中國為例,現在疫情已經過渡到了可控的階段,各省市都在有序的開展復工,國家也在積極的使用逆週期的金融調控工具,比如昨天就宣佈對銀行定向降準0.5-1個百分點來對沖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後,附上一張美國資本市場一百年時間的走勢圖,你會發現無論經歷過戰爭,瘟疫,動盪,代表美國經濟的美股指數仍然在頑強的震盪上行。

風雨終將過去,彩虹就在前方!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老高說股


先說說我的看法吧,經濟會倒退,也沒那麼嚴重。

原因是第一,消費能力的減弱,比如旅遊,酒店等等,這些產業不存在後期補上來的可能。

第二,疫情導致金融恐慌,全球股市下跌,比如美國,全國很多人老百姓的錢都在股市裡,股市大跌,帶來就是家庭經濟不如從前,債務比例上升,消費能力下降,購買力小了,帶來一連串的衰退。

第三,國家會想辦法出臺各種經濟刺激政策,國內外央行降準,美國快到負利率時代了,中國銀行降準,中小企業貸款,基建行業重新開始投資,所以國家會出臺宏觀政策量化寬鬆,儘量減少,疫情帶來的衝擊。


薛定諤的蜉蝣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這不僅從全球股市上可以看來,全球的大宗商品原油、煤碳、礦石的價格都已經大幅回落,顯示了全球經濟活動正在進入緊縮時期。

受這次疫情影響,做為世界經濟引擎的中國,初期幾乎完全停擺,經濟的停滯又造成全球能源需求的極度萎縮。疫情造成全球經濟活動的萎縮,人們的需求減少。

經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這次疫情對於第三產業的打擊是最致命的,旅遊、酒店、娛樂、體育等等領域全面陷於停頓,不知道在這次疫情後將會有多少企業倒下?

2003年的非典疫情,肆虐的時間很短,但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經濟。這次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時間比之非典時期將長許多!雖然中國已基本控制了疫情的傳播,但是疫情已在全球一百一十四個國家和地區肆虐,意大利、伊朗等國的疫情,甚至可以用“絕望"兩字來形容!短期內根本看不到有好轉的跡象。美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正處於大爆發的前期。

當今的世界,與二十年前已大不一樣。全球經濟的聯繫程度空前緊密,牽一髮而動全身。歐洲在這次疫情中已全部淪陷,美國更是自顧不暇。只有我們這個東方大國尚有騰挪的餘地!但縱觀當今的形勢,令誰都不會樂觀起來。既使疫情能迅速撲滅,全球經濟形勢也不會很快好轉,正視現實是各國都需要的。

不管從經濟週期,還有宏觀形勢,世界經濟正走向下降通道之中,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儘量減緩這個趨勢,為下一次全球經濟的復甦做好準備。


行雲流水1437995


據最新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迅速蔓延。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確診病例數字不斷飆升。截止3.17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上升至181377例,累計死亡病例達7119例。全球疫情的爆發將會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事實上,世衛組織公佈的數據只是各國統計的數據,而真正的疫情是完全沒有獲得有效統計的。譬如,歐美國家檢測並不積極,而其他很多國家根本不具備檢測條件,有些國家是因為沒有條件進行防控和治療,而歐美國家完全是不想引發所謂的社會恐慌影響經濟發展。但現實情況是這次疫情傳播速度太快,根本不可能躲過去。那麼,接下來一些國家會加速檢測,這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病例被確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每天數萬確診病例將會呈現在我們面前。事實上,如果感染者都進行檢測,未來可能每天的感染數據會高得極其嚇人。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諸如意大利,捷克,西班牙,菲律賓,美國等。而有些國家更好笑,比如瑞典。已經“棄療”,宣佈對輕症患者、疑似患者不檢測,對新冠感染者數據不再統計和公佈。瑞典是發達國家,這樣的國家都這麼搞,接下來可能會有不少國家“投降”。那麼,全球的病毒就可能持續擴散。

對比歷史上人類數次傳染病大流行時期,每次都不容樂觀,報隨著生命財產和經濟下滑多重損失,這次也並不能例外,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現下滑已成必然。有專業機構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全年跌破2%已無懸念,不少國家會陷入負增長。資本市場反映最為迅速,短短一個月時間,海外股市暴跌,美股更是接連觸發熔斷,原油創出金30年新低。


逐夢八零後


關於疫情會不會引發全球經濟的倒退,我覺得這要分兩面來看待:

1、短期內,由於疫情全球蔓延的無可避免,世界經濟必然受到嚴重衝擊。

2、中長期看,疫情帶來的影響會被消化,全球經濟依然會穩中有升。

3、驅動經濟發展的主要要素是資本、技術、資源。資源又包括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等。當這些要素沒有受到本質的改變,經濟發展的路上會有挫折,但會衝破挫折繼續向上。回顧人類的歷史,全球發生過很多比疫情蔓延更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種大事件,但人類並沒有停滯不前,而且往往待事件平息後,更在各方面爆發了驚人的增長。

4、短期內,金融市場、大宗貨物交易、以線下人流帶動發展的行業會很慘淡,但人們的消費並不會下降太多,一是消費方式在轉變。二是特定消費雖然會被限制,但這種消費只是短期被抑制,中長期會反彈甚至是報復性增長,前提是熬得下去。三是科技技術發展不會因為疫情而停止。四是新一輪的全球流動性釋放勢在必然。

5、從人類歷史的經驗看,每逢大事,必然孕育著新的更大的創新,無論技術、商業模式還是協作方式。從這個點講,疫情也是對全球經濟的一次檢驗和大考,考試的目的就是發現漏洞並堵住漏洞,要相信人類的智慧和力量。

在事件面前,有人會倒下,有人會崛起,一些黑天鵝事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總會悄然來臨,培養應對危機的能力,才能產生對危機的免疫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關注我,一個愛思考的財經作者。回答是一家之言,聞過則喜。如果對你有所啟示,還請不吝指教和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