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每天早起必“冲龙沟”,为何丫鬟争着伺候?

震礼


皇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主宰,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地位

为了彰显皇家的“逼格”,皇帝的“衣食住行”都被打上了“皇家品牌”的特殊标签,皇帝吃的食物叫做“御膳”、穿的衣物叫做“龙袍”、住的屋子叫做“行宫”、坐的骄子叫做“龙碾”,就连刷牙漱口都叫做“冲龙沟”。

古代没有牙膏,但人们认为清爽的茶水能够去除堆积在体内的“浊气”。

(茶叶漱口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不仅茶水能够冲掉口腔内的残渣剩饭,同时茶叶含有氟物质,可以防止牙齿表面的矿物质因酸化而脱落,从而有效防止蛀牙的产生。)

所以每天清晨皇帝都要用茶水来清洗自己塞满了菜叶的“龙沟”。

宫女们最喜爱的工作便是伺候皇帝冲刷龙沟,难道皇帝吐出的漱口水能拿到菜市场去卖钱?

没错,皇帝的漱口水真的可以换银子!

“冲龙沟”所用的茶叶都是顶级名茶,而这些茶叶都是当时的奢侈品,比如产自江浙一带的西湖龙井,市场价格高达几十两银子一钱。

按照皇帝喝茶的规矩,第一杯茶用来冲尘、冲沫、暖杯,所以第一杯茶冲好之后要倒掉,用第二杯茶来冲刷龙沟。

第一杯“漱口茶”的茶叶被倒掉后,仍然可以再次回收利用,只要把茶叶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依旧可以在宫外买上一个不错的价钱。

当然,更厉害的是,这茶叶还是皇帝用过的,对于一部分人来讲,这是能够和皇帝间接接触的机会,是无上的荣耀,其价值那得是噌噌噌的往上涨。

清朝宫女的月俸也就几两银子,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还会被罚俸。

一般来说,宫女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进宫当奴才只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所以便争先恐后的捞外快,买一两二手龙井就能够获利十几两银子,有这等好事,谁不去抢着作呢?

人傻钱多的大清皇帝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习惯居然盘活了民间的二手茶市场,原来每个宫女太监们在给皇帝请安时,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是真心的期盼皇帝能够活的久一点,比竟只有皇帝的嘴,才能被叫做“龙沟”。

而他确确实实能让自己赚到钱!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钱的事;要知道伺候皇帝冲龙沟乃是近水楼台,可以有更多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一旦被看上,那可真是老母鸡变凤凰了!


白话历史君


有多少好家伙看到”冲龙沟“三个字有一股冲动甚至有一股暖流...暗自升起,嗯...我不得不想歪,相信我不是一个人...我以为是...好,不说了哈哈。

回到这个问题,清朝皇室也够绝的呀,给自己漱口的行为起了这么个霸气的名字——“冲龙沟”,让人感叹:“哎,哥,漱个口,用不用那么矫情...”况且,到底是有多闲得蛋疼才想到“龙沟”这两个字,还是用“冲”的,那为啥不是用“含”、“洗”、“泡”呢...实属无聊透顶之举,单从名字都能嗅到了一股王室独有的颓靡气味。

那首先,跟大家谈谈有“冲龙沟”资格的到底是些什么人?

“冲龙沟”起源于满清朝代。清兵入关时,八旗子弟可谓是功不可没,立下了丰功伟绩。论功行赏,八旗子弟后几代的人都受到了满清朝廷的优厚待遇,生活奢靡放纵,堕落不堪。

他们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冲龙沟”,但用的不是一般的自来水,而是用上等茶叶泡过的茶水。

其次,丫鬟到底为什么都抢着去伺候呢?


①相对轻便

其实,伺候皇室“冲龙沟”还是一个相对轻便容易的工作。很简单一个道理,要是给你选择去打扫、擦桌子或者是冲茶,你也肯定会选择冲茶吧,毕竟活不脏也不累,为什么不做,对吧?

②改善生活

就好像我们现代人“打工”一样,如果有一个向老板表现的机会,我就问你会不会抓住?毕竟把主子伺候好,对咱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服侍得好了,留个好印象,打好关系,自己以后犯了错还可能得到宽恕,甚至以后粗活重活都能少做点。

丫鬟的地位是相对低等,但是如果有幸得到了皇室贵族的赏识,受到的打赏也是不轻的;要是你有几分姿色,一个不小心被相中,怀上龙胎,从此命运就改变了,连升几级成为贵妃。

③ 茶叶值钱

说白了,丫鬟也想赚点外快呀,有利可图谁不愿意呀,而且还是蛮暴利的行业。皇宫里头的茶叶,要不就是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要不就是金骏眉、银骏眉、川红、滇红,谁不想搞点小生意买卖?一般人都接触不了的顶尖茶叶,拿出去市场卖的确能赚不少。

那帮富贵闲人将泡好的茶喝上一口,再漱完口之后,剩下的茶水就吩咐倒掉了,而剩余茶叶的精华还在,于是丫鬟们就会把它晒干打包积累起来,攒起来以便后面可以卖给有需要的商家或客人,慢慢生意不就做起来了吗?


后话:其实...大家都以为“冲龙沟”是啥?坦白讲,我不笑话你,留下你的评论,我给你一个搞笑的回复~



苏格拉底没有笔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冲龙沟”,甚至联想翩翩,实际上就是清朝皇室和贵族们“漱口”。

就这么一个漱口的事情,丫鬟们还争相去服侍,难道会给钱不成?实际上,伺候主子“冲龙沟”是丫鬟服务的分内之事,至于钱,肯定是不给的,但,钱却又是可以挣到的,好处也是可以得到的,这是为何?

如何冲龙沟?



人每天吃饭,就会有食物残渣留存于口腔和牙齿之间,短时间影响不大,但经过一夜的睡觉后,食物经过发酵,再加上有些人胃火大,气味上涌,整个口腔便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

在古代,没有牙齿牙刷,穷人随意用清水涮涮嘴就不错了,但贵族很讲究,如何冲掉难闻的气味,再留些清香呢?办法有,那就是用茶叶水漱口。

具体流程是:用开水泡开茶叶,等温度合适后,将茶叶水递给主子漱口,少则三次,多则数次。

虽说,流程大体一致,就是用茶叶水来回漱口,但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点,那就是采用的茶叶档次有高低,茶叶越好,留在口中的清香就越持久。

主人冲龙沟的档次高低,就是使用茶叶的档次高低。

那到底侍奉的丫鬟有何好处呢?

丫鬟将茶叶晾干,获取利益



冲龙沟的茶叶,大多泡一次就要废了,总不至于让主子再喝。于是,有丫鬟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什么商机呢?将泡了一次的茶叶水倒干净,将茶叶晾干,积累多了,就可以转卖给茶叶商了。

有人说了,这能值多少钱?值多了,大家想一想,那些名贵的茶叶在茶叶行价值相当不菲。哪怕是泡过一次,价值有所下降,但比起一般茶叶还是价格高多了。

这些丫鬟和一些茶叶商做好固定的联系工作,定期提供泡了一次的茶叶,借此获得一定收入。

同样是服务,能取得额外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丫鬟们一早就出现在主子跟前,容易赢得主子好感



一早,主子起床不久,就看到有丫鬟前来服侍主子冲龙沟,这会给主子留下好印象。什么好印象呢?

一是感觉很勤劳,二是良好的服务容易给主子留下更深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首轮效应”,早上第一眼看到的,让人留下印象更深刻。

同样是服务,能让主子更高兴和快乐,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所以说,冲龙沟不仅可以拉近和主子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有利益获得,丫鬟们不抢着做才怪呢!


蓝风破晓


皇上每日的“冲龙沟”并非你想的擦屁股!而是指漱口和清清喉咙!仿佛画面感很美!那么皇帝每天早晨起来漱口和清喉咙这件小事,为何会吸引宫女们抢着去做呢?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既然宫女们都抢着去伺候皇上,每天早晨漱口和清喉咙这件事,说明这件事情的背后隐藏着利益。那么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利益链呢?


清朝的统治者作为兴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在入关之前,满族人实际上对于汉族文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对于汉族的那些礼仪风俗文化颇为鄙视和不齿!因为在满族人眼里,汉族的百姓正是由于受到了这些思想文化和风俗礼仪的影响才变得懦弱,尚武精神不足而自诩为文化人却在空谈误国。这一点在明朝后期确实十分严重。

因此在闯王李自成攻破了明朝首都北京之后,做了42天的皇帝,又被来自于东北的后金政权赶出北京城。然后逐步地消灭了农民起义军和溃败到南方的南明小政权,由此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大清王朝。那些曾经只懂得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满族上层人士开始成为了这个王朝最富有的人!


既然战争已定,天下已得,这些满族八旗兵们便开始要懂得如何享受。富裕繁华的中原物质以及浩如烟海的中原文化开始慢慢被满足人接受。那些原来汉族的风俗礼仪也被这些满族的上层人士玩出了花样。 清朝时期的老北京是很会玩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北京城内的这些满洲贵族们会玩!而作为当时满族中最高贵的人皇帝自然更是懂得享受。因此在清朝的皇宫之中漱口这件小事并不简单。

清朝的皇帝每天起的很早,大约在每天的5:00就已经洗漱完毕。然后宫女便会端着一碗由玉泉山泉水冲泡而成的茶水递到皇帝的面前,只见皇帝端过茶碗,轻轻的吸一口茶水到口腔之中。然后紧闭唇齿,脸腮用力,让茶水在口中来回激荡。然后宫女会端一个空茶碗,让皇帝将口中漱过口的茶水吐入其中。

这就是负责为皇帝冲龙沟的宫女每天的任务,由此可见,该宫女每天的工作首先是十分轻松的。另外为皇帝漱口所用的茶叶一般都选自南方进贡的上好绿茶,实际上只用玉泉山的泉水冲泡过一次,因此宫女便会将冲泡过的茶叶再次晾晒风干。

风干之后的茶叶便会被宫女带出宫去,去北京城内的茶叶铺子寻找一个出价较高的商家出售。而这些茶商之所以愿意买工于手中的二手茶叶。是因为在北京城内有着大量的达官显贵和富家公子愿意花高昂的价格去购买这些茶叶,为的就是去沾一沾皇帝的龙气,图的就是个乐!

正是因为如此,宫女们才热衷于去为皇帝准备每日冲龙沟所用的茶水。因为这些茶商能够给宫女提供的价格不菲。这能够使宫女在领取正常的薪水之余,增加一笔不错的额外收入。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的时候你的身份你的价值和你的收入并非只是由你自身的能力决定,而是由于在哪里工作!跟何人工作!


珞珈山的猫


这是封建社会帝王们的特权了。

“冲龙沟”就是满清皇帝早起时用上等茶水润嗓漱口。清朝那时没有牙膏和牙刷,每天早上只能漱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某位杰出人才觉得皇帝言行举止都得显得与众不同,像是“漱口”这种俗不可耐的称谓自然显示不出皇帝九五之尊的贵气,于是美其名曰“冲龙沟”。后来,清朝的八旗贵胄争相模仿,那么为何丫鬟们都争着伺候呢?

有句话道“无利不起早”。但凡一件事人们争着抢着去做的,肯定是有一些利益在里面的。 主子们“冲龙沟”,丫鬟们都争着去服侍,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这用来冲龙沟的茶叶,能够卖钱。

泡茶有一个说法叫“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这“一泡”通常是指洗茶。用热水把茶叶冲洗一下,水就倒掉了。这是由于茶叶在加工收藏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尘埃落在上面。

洗茶不光洗去这些微尘,并且茶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得到舒展。真正用来喝的是第二遍茶水。由于贵族们用的茶叶都是顶尖的名贵茶叶,普通的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并且才泡了一次的茶叶并不影响茶的质量,如果卖的便宜点,仍是有很多人买的,这给丫鬟们增加了一份额定收入,也能够补贴家用。

而古代的主子下人们之间的规矩深严,下人们除了拿一定的月钱,甚至连命都是主子的,所以下人们捡一些主子的残羹剩饭,边角料之类的,主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像这种极品的茶叶还是可以拿来卖钱贴补家用的。


关河南望


“大清都亡了!”清朝灭亡之后,很多八旗子弟仍旧把自己当贵族,这也是与当年清朝历史息息相关。清朝八旗子弟所谓的“冲龙沟”,其实就是漱口,而八旗贵族每每冲龙沟的时候,府中的丫鬟下人们都抢着去伺候,一来是为了讨好主子,二来也是因为有利可图。

清朝最著名的制度就是“八旗制度”,满清入关以后,当年曾经在女真崛起初期立下汗马功劳的八旗子弟与他们的后代也得到了很多清廷的优厚待遇,成为了清朝的特权阶层。


无论是宗室还是觉罗,无论是黄带子还是红带子,宗室后裔与八旗子弟们用不着辛勤劳作,也不用费尽心思考取功名,每个月都能领取一定数量的银两用于支撑门面与生活。

最开始,清朝对于八旗子弟特别优厚待遇,也是希望他们都能够像他们的先人那样骁勇善战,为满清统治做出贡献。

然而很尴尬的是,入关之后,生活优厚的八旗子弟越来越腐化不堪,不知骑马射箭,只知遛鸟下棋。不仅没有为满清做出贡献,反而成为了清朝统治的巨大包袱。

虽然明朝已经出现了牙刷,但古人使用牙刷的毕竟没多少人,一般也就是漱口或者用盐擦洗牙齿。而清朝宗室子弟漱口称作“冲龙沟”,他们所使用的流口水也并非清水,而是茶水。当时人们认为茶水可以去除晦气,清洁口腔,贵族使用的大多都是上等的好茶。

下人们争相伺候,也是为了讨好主子,同时,那些只冲泡过一次的上好茶叶在晾干之后还是可以卖个好价钱的,非常有利可图。


澹奕


“冲龙沟”这个词语现在看来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其实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是刷牙簌口,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有专门的牙刷和牙膏用来去除口中的气味,所以就用茶叶去去除口中的气味,用来保持清新的口气,上好的茶叶一般都是有着淡淡清香的,而且也是可以喝的东西,用来簌口最合适不过了。



中国文化中,茶饮文化是很久远的,早就有茶圣陆羽,精通于茶道,并且还有世界第一部的茶叶专注,而当时的清朝的满人也有着同样的茶饮文化,因为清朝时期是满人统治了汉人的,所以满人无论对于文化还是规矩都是要求非常的严格,目的就是要比汉人做的好,做的更加精,这样才可以把汉人统治的服服帖帖的。



对于茶饮清朝的皇室更加热衷,不仅是要冲龙沟,而且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离不开茶,甚至饭可以不吃,茶一定不能不喝啊,既然这么热衷说明皇室的人对于这样的一种文化很尊敬同时很喜欢,喜欢的事情每天都要做,很多人就觉得这不就和现在的刷牙一样吗?这么普通的事情,为啥丫鬟们都争先恐后的伺候呢?



一般来说皇室的人冲龙沟用的都是上好的茶叶,而且不单单是茶叶好,就连泡茶用的水也是极好的,所以要求很高,但是那些丫鬟还是很乐意去伺候,并且早早的就等着主子,等主子起身之后就把准备好的茶水给主子簌口,而一般来说如果主子今天心情不错,或者觉得今天茶叶的气味恰到好处,是很可能会得到赏赐的,这也就是为啥丫鬟都抢着去的原因之一。



除了为了赏赐,其次就是可以得到那些已经用过的茶叶,一般主子簌口就是喝一口簌一下口然后把水吐到另外一个杯子里面,而那个杯子剩下的水中的茶叶就可以再次晒干,因为是上好的茶叶,泡过一次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晒干之后可以卖到宫外去,还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在宫中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一旦出宫连饭都没得吃,所以在宫中不攒一些银子以后老了怎么生活。


一个看历史的小小


冲龙沟这个词容易让人想歪。

但实际上,这是非常纯洁的事,是很多清代八旗子弟早上都会做的事。


什么叫“冲龙沟”?

所谓的“冲龙沟”,其实是一种饮茶的习惯。

过去,在北京地区生活的八旗子弟,每天早上起床漱口后,都会用茉莉花茶的粉末沏上一壶茶,这个茶名曰“高末”。

等到喝完茶后,人家才会去吃早点。早上先喝茶的举动,就叫做“冲龙沟”。


换言之,并不是清朝皇室、皇帝每天早上要“冲龙沟”,这其实是每个普通的八旗子弟的生活讲究。

大家为什么要“冲龙沟”呢?

这是由于过去人认为,早上喝茶可以湿润食道,对健康有好处。过去有些人说“穷旗人、臭讲究”,说的就是这种早上先喝茶的现象。


至于清朝皇帝是不是每天早上要“冲龙沟”,我不太清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

肯定没有丫鬟们争着抢着去伺候的事!

这是由于清朝皇帝身边不用宫女,只用太监伺候。

以上就是所谓“冲龙沟”的生活习俗。


HuiNanHistory


清朝发迹于我国东北地区,1644年入主中原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初的满清贵族能征善战,但经过一两代人之后,这些皇室子孙和八旗贵族已经蜕变成为纨绔子弟,每天的生活就是提笼架鸟的享受人生。



当时由于清朝统治者的需要,很多皇室子弟都失去权力,不过他们依然领着高额的俸禄,因此他们的生活过得异常讲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冲龙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漱口。

众所周知,古人没有牙膏和牙刷,所以无法像我们现代人一样刷牙。但古人很早就知道清理口腔的重要性,《史记·仓公列传》中就曾记载扁鹊为齐国大夫治疗龋[qu]齿[蛀牙]时,明确提出了是因为“食而不嗽”的原因。另外《礼记》中也曾记载“鸡初鸣、咸盥嗽”,说明古人很早已经有了漱口的习惯。但当时的漱口水仅限于白水和盐水两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茶水不仅可以清理牙垢、清新口气,而且还可以在食肉之后去除嘴里的油腻感,因此这种方法得到了北方经常吃肉的游牧民族喜爱。满清入关后,皇室成员每天都会用茶水漱口清理口腔。不过他们为了区别普通人,所以将其称之为“冲龙沟”。

清朝皇室成员每天早上“冲龙沟”时,府上的丫鬟都会在天还没亮时就起床烧水,然后沏好一壶茶,等待他们起床漱口。很多人以为每天早起伺候别人费力不讨好,尤其是慈禧会在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了,以此看来根本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任何人都知道无利不起早,所以这件事对于丫鬟而言有很多好处。



众所周知,满清入关以后,以武力掌握了社会上的绝大多数财富,因此他们的生活过得异常奢侈。即便是漱口,为了口中能够留有一定的茶香,他们也会选用名贵的上等好茶。而且早上漱口的茶叶只能泡两次,第一次为洗茶,第二次为即为漱口用的浓茶。

这些皇室子弟冲龙沟完毕后,漱口用的茶叶不会被二次利用,所以他们会命令宫女或者丫鬟倒掉。此时她们会把茶叶从茶壶中取出来晾干,然后收集起来,日积月累也能够积攒不少的茶叶。等到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后,她们会将这些上等的二手茶叶卖给茶行,获得一定的收入。由于宫女丫鬟等人出身贫苦,所以面对这些不错的额外收益时,都会争抢着去伺候皇室子弟“冲龙沟”了。



另外说一下,实际上茶水漱口并不是满清皇室的专利。北宋时期,苏东坡就曾说过漱口应该用浓茶,可以祛除口中的牙垢和烦腻感,还有利于坚固牙齿。元代时有一本书叫做《三元参赞延寿书》,里面也曾记载浓茶漱口不仅可以清洁口腔,还可以调和脾胃。

当然由于茶叶在当时比较贵重,所以一般人根本无法用茶叶漱口,真正形成一定规模还是在清朝。


我是越关


说起冲龙沟,许多人也许会望文生义,认为他是伺候皇帝每天上厕所帮助皇帝擦屁股或者是打扫皇帝的御用马桶。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冲龙沟指的是皇帝每天早上起来用茶水漱口的习惯。

从清朝入关开始,经过康雍乾三代帝王的经营,清朝已经从游牧民族渐渐的转向了文明社会。别看满人是马上得天下,在入主中原后,他们却对自己平时的日常生活极为讲究,颇具贵族风范。


从康熙开始,皇室对茶叶就极为推崇,品茶也成为了帝王每天必做的功课,就连皇上每天起床后,都要用上好的茶叶用热水冲开,皇帝含在口中,脖子上扬,咕噜咕噜的漱口以及清润嗓子,这一习惯也成了宫女们每日争相抢夺的好差事,这是为何?

原来,作为最尊贵的统治者,就连平时漱口刷牙所用的茶叶和水也是普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所选的茶叶基本都是上好的花茶、龙井、普洱、乌龙,而且只用一次,皇帝总不能把漱口的茶在拿来品尝吧,那多有损皇帝的尊严。


而宫女就把皇帝漱口的茶叶拿回去,晒干,因为只冲了一次,茶叶的本味并没有变,宫女可以把这些茶叶拿出宫中去卖钱。因为都是最上品的茶叶,虽然被冲过一次,但并不影响口感,加上又是皇帝御用过的,利用这个商业推广,宫女们能卖上一个不错的价钱,面对白花花的银子,谁会不动心,当然要争相去伺候皇帝冲龙沟了。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