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火龙从西昌升空,一小时后喜讯传来,发射的卫星功能全球独创

在国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中国北斗卫星的组网进展又走出了重要一步。在3月9日晚间19时5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巨响,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像一枚火龙腾空而起,直奔苍穹。火箭升空一个小时之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就传来了喜讯,倒数二颗北斗三号系统卫星发射成功。自此,具有战略意义的北斗导航系统距离完全建成只有一步之遥了。

一枚火龙从西昌升空,一小时后喜讯传来,发射的卫星功能全球独创

据报道,这次发射的是一颗最能体现北斗导航系统特色的卫星,将让北斗用户能够发送超过1000个汉字的短报文和传输图片。所悉,与其它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导航卫星最独特功能就是拥有短报文通信能力,用户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导航系统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追踪用户的位置。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发送上千文和图片的北斗系统完全可以解决最紧急的求救问题,成为全球功能最为强大的导航系统。中方技术人员表示,这一技术还会用在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和5G领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打下了重要基础。

按照计划,中国最后一颗北斗导航静止轨道卫星将会在5月份发射,建成之后的北斗系统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定位精度也将超过GPS。据悉,北斗三号的定位精度达到了2.5至5米,是北斗二号的2倍,其空间信号精度优于0.5米。再加上拥有的位置报告、文字和图片信息传送等特色,将会进一步扩大在导航定位市场的份额。

一枚火龙从西昌升空,一小时后喜讯传来,发射的卫星功能全球独创

在商业应用领域,目前北斗定位功能已经被植入了众多品牌的智能手机,美国高通公司的“骁龙”和华为的“麒麟”处理器都已经用上了北斗导航技术。所以,现在的导航不再叫“GPS”,而是全球定位系统,很多人实际上已经用上了北斗提供的定位服务。

中国北斗的应用前景还与5G技术应用息息相关,这也是推动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领先美国的关键。据分析,北斗的高精度和信息传输能力加上中国强大的5G技术可以加速万物互联的发展,有希望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比如,正在试验中的无人驾驶技术就需要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和5G的主速数据传输来辅助。在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同样需要5G技术和北斗的配合。另外,远程操控、智能化工程施工等技术的发展也变得非常现实。

一枚火龙从西昌升空,一小时后喜讯传来,发射的卫星功能全球独创

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北斗还会成为中国又一张“名片”,在海外导航市场获得重大突破。据了解,目前北斗基础产品已经出口到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后,东盟、西亚、南亚、非洲等地都可以使用比GPS更好的北斗导航定位服务,部分国家可以摆脱对美国导航系统的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北斗卫星自2007年开始共发射了39次,已经将54颗卫星成功送入了预定轨道,任务成功率是100%。中国今年按计划总共要进行40多次发射,从此次发射任务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对航天任务产生重大冲击。接下来的重头戏在3月15-17日,海南文昌将由长征7号甲发射一颗具有预警能力的卫星,随后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新一代太空试验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