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瞧见栽有柳树的古墓为何扭头就走?原来有不成文的规矩

曹操将“官盗”开辟后,民间兴起了盗墓热潮,甚至有些人将墓中的葬品带出来当街叫卖。而这也只是古时候才有的情况,现在有法律监管着,盗墓贼便没有那么狂妄了。

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十分热衷于古墓,许多人还将其当成了自己的生计来源。从古至今国人都很重视自己的身后事,即便去世也希望保佑家人,更希望来世平安富贵。因此很多人的目光便放在了“身后事”上,也就是建陵墓以及放葬品。

盗墓贼瞧见栽有柳树的古墓为何扭头就走?原来有不成文的规矩


西周时期有史书记载墓葬的相关信息,最开始先民对亡故人的身后事处理的很粗糙,甚至不存在什么墓葬的意识。有人去世便会将其送到偏远荒野,甚至不用埋到土地里。

但慢慢的人们不再随意放置亲人尸体了,一方面不忍心其被野兽叼走;另一方面气味难闻。于是便开始就地刨坑埋遗体。夏朝时渐渐兴起了墓葬习俗,人们也习惯了用此方法表达对亡故人的哀悼,且会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一同随他葬入墓中。

盗墓贼瞧见栽有柳树的古墓为何扭头就走?原来有不成文的规矩


历代帝王都很重视自己百年后的寝宫,有些刚继位便开始为自己提前准备墓室,其辉煌大气程度不输生前居住的宫殿,且送葬流程也是极其繁琐特别的。不仅皇室如此,民间也有较为完善的丧葬体系。周朝时因“典章礼乐”的影响,甚至有了身份阶级之分。

就说随葬品吧,天子能用九鼎,而诸侯只能用七鼎,大夫可用五鼎等等,不可以有一丝一毫的僭越,足以可见那时的社会风气对墓葬有多么强大的影响。等级划分在古时候是极其明显的 ,生前用的物品就可得知一人有怎样的身份地位,身后事也一样,这也使得考古工作方便了不少。

盗墓贼瞧见栽有柳树的古墓为何扭头就走?原来有不成文的规矩


古人认为墓葬的考究可使后人得到庇佑,这样的说法虽展现了古人美好的寄望,可同样给予了盗墓者极其充分的活动空间。一直以来,这些以盗取墓葬葬品为生的盗墓团队可以说的很浩大的,且多次禁止都没用。

很多人觉得盗墓者是毫无道义的,但盗墓人也有他们自己的规矩,并非一见到墓葬便去偷,去拿所有可拿的东西,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像若碰到墓前种柳树的话,他们就不会挖,这是为何?

盗墓贼瞧见栽有柳树的古墓为何扭头就走?原来有不成文的规矩


实际上墓前种树也是种习俗,身份不同树木也不同,像皇亲国戚种的是松树,显赫贵族则是柏树,一般的老百姓便是柳树。这就很明显了,若墓前是柳树的话基本上就代表平民了,而他们的墓葬中并没啥贵重物品,盗墓贼可不想白忙活一场。

还有就是民间有传说,种柳树阴气重,不吉利,容易遇到“不干净”的东西,而那些总在墓葬中游走的盗墓者可是很相信这些民俗的,时间久了也就成了较为特殊的“行规”。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喜欢的朋友欢迎加关注或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