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缺“說學逗唱”會如何?看公式相聲新作《不疫而飛》就知道了

傳統相聲自以前在天橋街邊賣藝招攬顧客,再到傳統相聲的式微進而發展為電視相聲,然後再隨著一輩人付出莫大的努力把觀眾攬到茶館聽相聲,能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可以說老一輩相聲表演者真的是功不可沒。

隨著相聲的再次繁榮,也出現了很多相聲演員和各種團體。當然,這裡面多少是真的經過三年學藝的還有待商榷,但確實是湧現了大批的相聲演員和相聲團體,像德雲社、青曲社等,也算間接地實現了百花齊放。

相聲缺“說學逗唱”會如何?看公式相聲新作《不疫而飛》就知道了

相聲繁榮了,表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了,有的擅長學唱,有的傳統路子明顯等,確實是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當然,有的相聲演員是說得真好,有的也是在抄襲網絡段子,也不進行二次創作就直接表演,看著是毫無營養。

話說回來,也不能說誰演的好與不好,只能說誰愛看不愛看。舉個例子,就像在3月8日“公式相聲”創始人李宏燁鄭鈺和某官方合作再次發表的新作《不“疫”而飛》一樣,他們再次證實了說相聲必須要學藝,相聲的四門功課“說學逗唱”也得掌握才行,不然就只能像李宏燁鄭鈺這樣相聲貽笑大方。

相聲缺“說學逗唱”會如何?看公式相聲新作《不疫而飛》就知道了

《不疫而飛》只有七分鐘,全篇涉及到諧音梗的段子包括“疫往情深”、“疫網打盡”、“疫往無忌”、“疫往無錢”、“疫往兮,崢嶸歲月愁”等,幾乎超過一半的時間,筆者在極度無聊的情況下聽完得出一個結論:這次的《不“疫”而飛》甚至連上次的《萬事如“疫”》質量都不如。

相聲缺“說學逗唱”會如何?看公式相聲新作《不疫而飛》就知道了

至於為何要講他們貽笑大方呢?筆者稍微解釋下:相聲講究“說學逗唱”,說到底“學唱”兩門功課卻是看起來很難,但學起來卻不是很難的基本功,因為不管你學什麼唱什麼,你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觀眾判斷起來也很明顯,但“說逗”這兩個看似最簡單的基本功反而是最難掌握的。

相聲缺“說學逗唱”會如何?看公式相聲新作《不疫而飛》就知道了

“說”首先講究口齒清楚,聲聲入耳。這點李宏燁鄭鈺的水平甚至比德雲社的燒餅和大逗相聲的李寅飛要好點,常聽相聲的都知道後兩者在這上面確實差點;再者講“說”更要一定的節奏,需要捧逗兩者之間的密切配合,哪怕停頓幾個字都是需要節奏來把控的,在“說”的節奏上李宏燁鄭鈺就完美沒有天分,像是在唸對口的報紙一樣,沒有流程的感覺。

在“說”的節奏上把握最好是郭德綱于謙兩位,哪怕于謙的一個“嗯”字都能抖出精彩來,不是嗎?

相聲缺“說學逗唱”會如何?看公式相聲新作《不疫而飛》就知道了

至於“逗”那就更明顯了,李宏燁鄭鈺包括他的“新語相聲俱樂部”的任何人都不會。“逗”需要的不是“出洋相,出怪聲,超刺激”,需要的是李宏燁不會的“鋪平墊穩,三翻四抖”這樣的抖包袱技巧。

李宏燁則是用諧音梗去推動劇情的發展,諧音偶爾來一個或許會很精彩,但全篇都是這樣,那就是真無聊了。或許,這就是他們“公式相聲”最基本的創作吧?

相聲缺“說學逗唱”會如何?看公式相聲新作《不疫而飛》就知道了

不過說說兩面,這對夫妻所表演的“相聲”確實有些另類,但架不住“公式相聲”確實也有喜好的人群,比如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學生,或許還有同事領導,還包括對相聲不瞭解的網友等。

他們創作了兩段關於當下的相聲,不知道是真的在用相聲科普知識,還是在譁眾取寵,博取眼球賺取流量?可能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愛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