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高考到第二次高考,青春的注脚,有温暖,也有冷酷

高考又来了,我内心没有回忆的激动。我是一个参加两次高考都没考上大学(本科)的人,不论差几分,反正就是一个被淘汰的人。从此,我真心不喜欢考试了……

农民的孩子,高考不成自然不能呆家里。我先出去散心,调整好心情后就步入社会大学。我认识了一个烟鬼,瘦骨嶙峋,没精打采,每天两包烟;他带老婆出来玩,吆喝我一起溜,我丢下手里的活,陪他们走了两百米。“兄弟,前面有按摩店,我帮你介绍一下,打折!”我惊诧,还不及回答,就听到:“你丫的,教小孩子干坏事,老天会劈了你。”对这个这女人,我开始尊重,她到店里买东西,我都热情接待。有一次她告诉我:“我老公长的不像好人,但他也不是坏人,他那天逗你玩!”我笑了笑,心里一阵温暖。

警察把小黄抓走了!她是很平静的走进警车的。小黄19岁,家是农村的,做“按摩”的,喜欢抽烟。她买了烟,都会抽着烟在店里给我说话。“你没考上大学,出来混社会挺好,但也挺不容易。我妹妹去年没考上大学,我说她要再考一年,她哭着说,不读了,说不想让我干这个行当!……你可以再读一年,努力会有回报的。”那天晚上十二点,有人喊“小黄,小黄,开门!”她的客人都是半夜到。有一次,她买烟后说,她要去南方了,挣得不如罚的多。她哭了。我说:“我要回学校复读,你可以去南方打工,辛苦一点其实没什么!”小黄走了,这个按摩店又换了门面……

高考后,我在碰到这两个陌生女人,说不出为什么,记忆很深!一个解释,一个劝导,让我对这个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再次高考,我还是没上榜,不知道为何坚持“非本科”不上,我想,这就是青春——盲然的感慨和茫然的抉择。从此,我步入社会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