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鳳,一位68歲公益攝影師的攝影之路

高玉鳳,一位68歲公益攝影師的攝影之路

高玉鳳,鄭報豫覽的一位忠實影友,2017年豫覽十佳攝影師,雖然已經68歲,但愛上了公益攝影,用手中的相機對準需要幫助的人,通過自媒體報道幫他們募集捐款度難關,目前已發表了數十篇公益報道,救助了20多個困難家庭,共募捐善款近200萬元。

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位公益攝影師,瞭解她的攝影之路。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我叫高玉鳳,今年68歲,現居河南鄭州,是一位女攝影師,2017年鄭報豫覽十佳攝影師。

年輕時經歷過許多,當過工人,擺過地攤,做過生意,吃過不少苦頭。2015年開始學習攝影,從一個卡片機到現在的專業單反相機,從花草山水攝影到公益攝影,現已成為河南攝影家協會的一名會員。我的攝影作品數次發表並獲獎,還因此幫助到了一些貧困家庭,這是我曾想都不敢想的,心裡格外自豪。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我出生於50年代許昌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姊妹六個人中,在家中排行老大,比最小的弟弟大了整整21歲。從小捱過餓,挖過野菜,拉犁拉耙、紡花織布……各種農活都幹過。初中畢業我當上了村裡民辦學校的教師,每個月3塊錢工資,300工分。1970年我拿攢下的錢,用架子車推著姥姥,帶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去許昌市照相館第一次拍了合影,當時爸爸不在家,六弟還沒有出生,18歲的我站在最後。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小時候家裡的日子過得特別苦。父親在縣裡教書,吃住都在學校,爺爺年紀大了,母親白天在生產隊幹活,晚上回到家還要給全家人做衣服做鞋。母親一個人勞作掙來的工分和糧食,遠遠不夠填飽一大家人的肚子。後來日子好了,將父母接到了鄭州,讓他們安享晚年。圖為2018年我和老母親一起包餃子。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結婚後,1975-1978年我的一兒一女相繼出生,隨後我作為隨軍家屬來到了鄭州管城區黑白鐵製修廠,當上了一名鈑金工,負責生產煙筒、鐵桶。車間下料機器聲音震耳欲聾,導致聽力受損,手上一層層的水泡磨成老繭。圖為1975年我和丈夫抱著不滿一歲的女兒拍下的一張合影。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46歲時,因單位效益不好下崗了,我開始擺地攤,蹬三輪車走街串巷賣商品,在火車站商場賣衣服,生活的磨難煉就了堅韌不拔、自信自強、越挫越勇的性格。通過努力,家裡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現在我們這個大家庭一共有34口人,每逢節假日和二老生日,我們全家都會聚在一起慶祝。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2015年開始,我常跟著鄭州一些老年旅遊團出去玩,因此萌發了學攝影的念頭,於是花2000多買了一個卡片機,為了旅行時可以拍個紀念照,沒想到卻越拍越上癮。一年後,在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北京函授學院河南分院報名學習攝影,一年多時間努力學習、參加各種攝影活動,我的攝影水平提高很快,於是又買了單反相機與一些必要的攝影設備。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父母已年近九旬,除了外出攝影,我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陪伴和照顧他們。年輕時他們忙於掙錢,沒有機會享受,特別是母親將我們姊妹六人養大的艱辛是無法言表的。圖為2019年我帶著老母親去開封看花展。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年紀大了,跋山涉水地去拍攝風景有些力不從心,平時我就在省內拍拍家鄉美景以及身邊的人或事,孩子們很支持我去攝影,讓我感到很幸福。圖為我在2019年青少年急救大賽現場進行拍攝。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第一次拍攝公益攝影是在2017年。有一天正在鄭州拍攝城南路集市的我,聽說有一個叫李亮的孩子得了白血病,母親天天在路邊擺地攤也掙不了多少錢,他們希望得到社會的幫助。於是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李亮家中和醫院拍了好幾天,並將這些攝影作品在網上發佈,許多熱心的市民前來捐款,捐款補足了醫療費用,幫助孩子度過了難關。現在李亮的情況逐步好轉,並且已經重新回到了校園。沒想到自己的攝影作品可以幫助到他們,感覺自己的攝影之路更有價值了。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從這以後,我走上了公益攝影的道路。 我開始特別關注身邊的困難家庭,發現後會立即前去了解情況。經常在醫院拍照一拍就是一天,有時只顧著瞭解情況和攝影,連喝水和吃飯都顧不上,最晚時忙完回到家已經是凌晨。因生活不規律,我患上了腸胃疾病,有時苦不堪言。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很多時候會需要去患者家中拍攝,以瞭解患者家中的真實情況。每次揹著沉甸甸的相機下鄉很累很辛苦,為了省錢我都儘量坐硬座火車,經常下了車後還得坐農村的三輪車趕路。農村多是土路,三輪車的顛簸讓我渾身疼痛麻木,記得有一次趕上雨天,車軲轆掉進坑裡,自己一頭撞到鐵箱上,頭上起了一個大包,但為了拍攝我沒有放棄。

辛苦是辛苦,但經常也能收穫溫暖,有一次去患者家拍照,剛一進門懂事的小姑娘就給我遞上一碗白開水,心裡頓時充滿了溫暖。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年齡大了記性不好,總是容易忘事,我養成了寫攝影日記的習慣。在日記裡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攝影學習心得,拍攝故事和拍攝對象的情況。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2018年,我加入了鄭州市紅十字會攝影之光志願服務隊,成為一名紅十字志願者。之後我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拍攝活動,尋找勵志故事,宣傳好人好事,弘揚社會正能量,將我的相機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近三年時間裡,我拍攝了大量的公益攝影,在自媒體攝客微刊發表了數十篇公益報道,救助了20多個困難家庭,募捐善款近200萬元。我覺得自己為攝影而投入的金錢和心血特別有價值。圖為我在患有軟骨病的瓷娃娃孩子家中拍攝。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攝影使我的人生髮生很大的變化,晚年生活因此變得充實而有意義。我被評為“中國攝影家協會函授學院優秀學員”“鄭州市紅十字優秀志願者”“鄭州報業集團鄭報豫覽十佳攝影師”,攝影作品多次在各種比賽中獲獎。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我已年近70,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仍不想停下攝影的腳步,只要身邊的朋友需要,我還是會有求必應。因為自己吃過苦,作過難,知道生活不易,更能理解和同情那些處在困難中的家庭。我會繼續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關注他們,幫助他們。

高玉凤,一位68岁公益摄影师的摄影之路

豫覽影像·鄭州報業集團出品

總監製 | 河寧 執行主編 | 馬健 編輯 | 黃一斐

鄭州,重拾繁華

三月最美是杏花

宅家作品:奇趣小人國

雖然微笑藏在口罩後面,雷鋒精神仍然溫暖這個春天

徵稿|“眾志成城,戰疫情” 中原區“戰疫”攝影作品徵集

宅家有功,獎您半年創作時間,鄭州影像雙年展延展

春天來了 | 手機攝影擂臺賽(230)

春回大地,一切美好都會如期而至 | 手機攝影擂臺賽(2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