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所品牌高校联手南方城市,西安应该如何留住?

西安多所品牌高校联手南方城市,西安应该如何留住?


  2月28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与广州市举行合作共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签约仪式,正式开启了双方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重大平台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这不是西电第一次在异地开办研究院了,自2000年起至今,除广州以外,西电已建设或正在建设异地研究院累计7所,分布于深圳研究院(2000年)、宁波信息技术研究院(2012)、昆山创新研究院(2013年)、芜湖研究院(2017年)、重庆研究院(2018年)和长沙(2018年)、青岛(2019年)计算技术研究院等地,而且还有南京、杭州、苏州等地不断与西电接触。


  细数这些研究院的位置,几乎都是南方城市,且大多在经济层面强于西安。


西安多所品牌高校联手南方城市,西安应该如何留住?


西安高校的选择


  在本次与广州的合作中,不少人或媒体将西电广州研究院这一举动,解读为西安高校希望向南方城市转移的信号,甚至有自媒体分析,下一步可能就是西电开启异地办学。


  他们做出这样的解读,其实并不奇怪,或者说已经有西安高校这样做了。


  200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利物浦大学签订协议合作成立西交利物浦(国际)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成立。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承担国家“863 计划”科研课题的成员单位。


  当然西交利物浦大学更多是一次中外合办大学的尝试。


西安多所品牌高校联手南方城市,西安应该如何留住?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


  而西工大的选择,就格外耐人寻味了。


  2018年1月15日,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政府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与太仓校区(长三角智慧湾),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开放办学战略的实施。据了解,太仓校区将于2021年建成投用。


  当西工大要建立太仓校区的时候,很多人都蒙了,太仓在哪?为什么西安两所985之一的西工大要去这么一个苏州代管的县级市,一个1330.72亿GDP的小城市建立校区?


  实际上,不只是西工大看上了太仓,西交利物浦在太仓亦有校区,并且同样将在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西安多所品牌高校联手南方城市,西安应该如何留住?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


  别小看太仓,这座小城市虽有苏州代管,却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沿海开放带交汇口,与上海市距离极近,1个小时就可到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和虹桥枢纽。


  其次,太仓市年年是全国前十强的县级市,外资企业聚集,而在长三角经济带中太仓有着属于自己的重要位置,港口。


西工大选择太仓,瞄准的就是其地理位置和经济特色,以及东南政府的服务。


都要“东南飞”?


  为什么很多人和媒体看到西安的高校稍有动作,或者与南方城市有合作,便风吹草动般的有着担心西安高校可能会“东南飞”的想法。


  说到底,只有一点,西部城市总是面临留不住人的尴尬。


  一方面是城市自身实力问题,高校不光培养高端人才,而且需求高端人才。北上广深之类的城市从来都是吸引力十足,虹吸的不仅是大学生,还有无数科研人才、科教人才。


  高校亦有人才更新换代的苦恼,高校本身所在的城市是否有着足够吸引力,在就业、房价、环境等方面都是需要人才拿出来比对的。


  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实力问题,毫无疑问,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越强,GDP越高,当地政府能调配的资源愈加丰富,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也越强。


  比如在科研经费上,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了《201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公布了2017年全国1939所高等学校及其附属医院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以及R&D成果应用、其他科技服务等各个层面开展研究的总体状况。


  从资料上看,陕西省14所高校2017年度科技经费超过亿元,看着很多吧。


  仔细一看,2017年度科技经费排名全国前十的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所陕西高校都没有,拉出经费名单再一对比,更是难受。


  前三里,清华大学2017年度科技经费达59.68亿元,全国领先;浙江大学47.59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中山大学43.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而陕西高校中,在陕高校中,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度科技经费超过20亿元,达26.45亿元,排名全国第14。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7.34亿元和11.98亿元,分列全国第21和第34。


  高校科研资金的来源多样,但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拨款,以及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横向科研经费。


  据《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R&D经费投入过千亿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和上海,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而陕西的R&D经费投入,处在全国中位圈,尚不及隔壁的四川河南。


西安多所品牌高校联手南方城市,西安应该如何留住?


  不得不说,高校建设上,当地政府的财力支持往往尤为关键。


  另外,巧得很,这三所科技经费在陕西和西安都排名前三的高校,都是前文中例举的高校。


西安怎么留?


  西安高校想要寻求突破已然不是秘密,西交大的战略是继续西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目前已经建成投用,以及多个异地研究院。而西工大的战略是东突,太仓校区明年就将建成投用。


  领头羊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办法,大家对于西电是否会异地办学自然有所猜测。


  虽然那些危言耸听的言论,如西安高校是否会把异地校区变成主校区,彻底搬迁之类的猜测不太靠谱。而且高校异地办学、异地研究院已经成为常态。但是仍有需要西安、陕西需要警醒的地方。君不见,高校异地研究院在东南城市建立的远远多于西部城市的。


  如人才的外流。西电本次和广州携手建立研究院,要将其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之地、重大科学研究的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改革的示范基地。


  人才从哪来,全球社会招聘是一方面,西电出人自然不可避免。那以后人才选择西安研究院的多还是广州研究院的多?


  西安的高校资源丰富的不像一座西部城市。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同样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


  想要留住高校人才,留住高校资源,是目前发展中的西安的头等大事。


  只是留住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提升西安自身城市实力、经济实力,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展岗位,留住人才是一方面。


  政府服务和决心同样重要。在本次西电广州研究院的签约会上,因为疫情原因,采用的粤陕两地视频连线、网上直播的方式。但是广州方面并没有丝毫怠慢,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等一系列官员都出席会议。


  南方城市政府服务高校的意识,可见一斑。


  其次就是对于高校们的实质支持,钱、地、政策等等这些老生常谈,却又必须得说的东西。


  只是,我个人认为政府观念的转变还是第一位,西安众多高校们实在是西安的宝啊,在城市竞争中,想要用好高校,首先得让高校们过的舒服,有足够的资源去提高自身竞争力,反哺城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