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套路”被察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關閉花唄,這是為何?

文|聰明小生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消費水平也在逐漸上升。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要麼是在讀書時期,要麼是剛步入社會,銀行卡里面的錢並不是很充足,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有提前消費的習慣。有句話說得好,“拿著兩千塊的月薪,卻想過1萬塊的生活”,有的人即使沒有錢,也會想盡辦法借錢消費,而花唄便是他們最常用的“借錢工具”。

花唄“套路”被察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關閉花唄,這是為何?

作為一款消費信貸產品,花唄一經推出便受到年輕人的廣泛歡迎,大家對於這種“先花錢,後買單”的消費方式甚是喜愛。花唄要比信用卡好很多,主要是因為它的開通門檻低,這個月消費之後,下個月只需要在指定日期之內還款,就不需要繳納多餘的利息。很多時候,花唄都是非常人性化的,比如說今年2月因為沒有及時復工,部分年輕人沒有收入來源,因此無力償還花唄,支付寶考慮到這種情況之後,推出了免息券,用戶申請免息券之後可以延遲一個月還花唄。

花唄“套路”被察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關閉花唄,這是為何?

由於花唄有眾多優勢,因此這兩年用戶數量也是蹭蹭往上漲,最新數據顯示,支付寶裡面開通花唄的用戶已經達到4億。不過,筆者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用戶數量增長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卻選擇關閉花唄,難道是花唄的“套路”已經被察覺?原因也非常現實!

首先,有些年輕人為了控制自己消費慾望,避免養成超前消費的習慣,因此狠下心來關閉自己的花唄。相比於現金,移動支付花錢快,不管多少錢一輸密碼就沒了,沒有現金那種真實感。自從花唄推出之後,很多年輕人因為無法控制自己消費慾望,在花唄欠下一屁股的債,經常是拿下個月的工資還上個月的花唄,如此惡性循環,一年下來也沒攢到錢。因此,關閉花唄其實是幫助自己“脫離苦海”,以後有多少錢就用多少錢。

花唄“套路”被察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關閉花唄,這是為何?

其次,有部分年輕人嫌花唄利息高,故關閉花唄。在正常情況下,只要你按時還款,肯定是不用利息的,但是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大手大腳花錢很難做到按時還款,這時候就需要採取分期還款的方式。雖然花唄在短期之內利息不高,但是長此以往下去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故而果斷選擇關閉花唄,寧願向朋友借錢也不願意再使用。

花唄“套路”被察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關閉花唄,這是為何?

另外也有部分用戶反映,因為自己曾被花唄給坑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導致逾期不還。相信朋友們都知道,支付寶在付款的時候,如果你已經開通花唄,一般系統會默認使用花唄當作首選支付方式,但很多人卻不知情。因此等到下個月花唄出賬之後,才發現原來在不經意間欠了這麼多錢,這就直接導致自己在無形中超前消費,還對自己的信用造成了影響。因此,為了下次再被“套路”,所以選擇關閉。

花唄“套路”被察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關閉花唄,這是為何?

還有一部分用戶屬於那種不經常使用花唄的,所以選擇關閉。使用花唄的,多半都是缺錢的那一類人,不缺錢的人自然也用不上。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的支付寶紅包活動,支付寶為了吸引用戶開通花唄,推出線下紅包活動,總獎金好像有幾十億。如果已經開通花唄,就可以直接抵用,如果沒有開通,就必須要先開通才能使用。很多年輕人看見紅包金額比較大,經不住誘惑就開通了花唄,但如今已經沒有花唄紅包活動了,故對這類人來說,花唄已經沒有繼續開通的必要。

花唄“套路”被察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關閉花唄,這是為何?

在筆者看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花唄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戶,但同時也給部分用戶增添了新的煩惱。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量力而行,要合理地使用花唄,不要把它當成私人的金庫,馬雲再有錢也不會肆意借給你,是需要你按時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