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鼎盛的时期是哪一位皇帝在位的时候?

她太美0


这个呢,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不外乎是唐太宗的盛唐忽必烈的强元一类,但我个人觉得吧,盛唐强,更多的是贸易强,元朝强,则又是干脆的军事强。这两个时期吧,在我看来都不算是最强的。

那我认为最强的是哪个君主在位时期呢?

答案是明成祖朱棣。

这位明成祖朱棣同志本来就不算什么善茬,靠靖难起兵,夺了自己大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然后“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代明君。

为什么说他统治的时期中国最鼎盛呢?

我们来看一下他在位时做了些什么。

文化上编纂《永乐大典》。

盛世修书,这真不假。

一部大典,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

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抄成。

内容包扩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知识财富,这不是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有史以来最大最全最完美的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这不是鼎盛时期,那什么时候是鼎盛时期?

再看军事。

军事上首先就是横扫蒙古。

明朝开国后,蒙古这个邻居就让大明头疼不已。谈判无数次,打仗无数次,谈完再打,打了又谈,元朝政府军变了北元正规军最后变了鞑靼游击队,可该抢的抢该来的来,就是不消停。

想必各位都清楚,哪怕是盛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得不依靠和亲这种方式来笼络边疆少数民族。可朱棣这位同志就不需要,不和亲不纳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个字,杀!

朱棣亲率大军五十万大军,提刀劈挂上马,直奔大漠。

而他的敌人,鞑靼的两个头头儿连夜散伙。

咋了?

被吓跑了。

鞑靼首领本雅失里朝着西边狼狈逃窜,因为舍不得自己的金银财宝细软家当,很快就被朱棣追上,做了回称职的运输大队长。

朱棣在愉快的签收了本雅失里的快递后率大军在斡难河击溃了本雅失里,而本雅失里侥幸留得一命孤身逃窜。

两百年前,同样是在斡难河畔,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部落,成为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如果他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子孙如此窝囊,怕棺材板是按不住了吧?

百年皇图霸业,过眼云烟!

再看看外交上朱棣做了些什么。

那时,越南还叫安南,汉唐时是中国的一部分,五代时独立了出去。自明朝建立后,安南国王受了明朝册封,成了大明藩属国。

后来呢,安南国内部发生一起叛乱,叛军杀了国王和大明使臣欲搞分裂。

朱棣怎么能忍,立刻拨大军十万,不费吹灰之力解放安南全境。

而此时,安南民众纷纷请愿不想做大明藩属国,形成为大明子民成为大明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害,一个国家做到这样,也算是风光无限了。

但这还没完。

明朝时有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也是朱棣的贴身侍卫。他叫郑和,云南人,曾率大明船队七下西洋。

这位传奇人物,领受朱棣敕令,威服四海,胸怀远人。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郑和的船队了。史书记载,郑和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尺,阔一十五丈。”这个长度,在甲板上设个百米跑道绝对是妥妥的。

十二张帆,舵杆长十一米,转动锚和舵需要几百号人一起。这是啥?这是妥妥的航空母舰。那么这么一支舰队有多少人?“将士卒两万七千八百余人!”如此强大的科技、军事实力,不是鼎盛吗?

说实话,这么大个舰队不像是外交倒挺像是找茬的。但事实证明,船队所到之处没有战争和鲜血,只有和平和友善。

强而不欺,霸而不凌,这才是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远航做了些什么?册封古里(今印度)国王、调节暹罗和苏门答腊国家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收拾拦路打劫的锡兰山国,把国王抓回中国坐牢、带其他国家国王去中国观光旅游……

郑和的船队本来是航空母舰上架大炮的主,可他们带来的是丰富的贸易品和援助品,带来的是和平友善和帮助,留下的是世界各地的三宝庙、纪念碑。

这是什么?是以德服人。是服气,是大写的强!

这才是真正的征服。

这才是鼎盛!

四方来朝,海外相贺,君临万邦。

而在远航后,有赖在中国不走的国王,有死后要葬在中国的国王,这不是鼎盛是什么?明朝时期的中国,有只强不弱于当今时代汤姆大叔的实力,却更有人道主义的情怀开放包容的心态,这不是鼎盛是什么?

朱棣在位的时期,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奄奄一息,英法百年战争未休,哈布斯堡家族外强中干,德意志帝国四分五裂,中国不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那是什么?

鼎盛,鼎盛,强且德若此,不是鼎盛那是什么?

泱泱天朝上邦,威震五湖四海,迎四方来贺,万国来朝。

明太祖朱棣,鼎盛。







王山而同学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它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唐代的盛世从太宗登基(公元627年)到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5年),持续了128年。此间经过了李治和武则天以及李隆基的统治,国家进一步繁荣昌盛,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社会经济更加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十分清明,人口为当年世界之最,国家财政富裕。


紫霄尘浮


理论上说,应该是唐玄宗李隆基。

首先中国古代鼎盛时期应该是汉文化鼎盛时期。无论从文化还是社会发展,古代最鼎盛时期应该是唐朝。当时的唐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长安城人口破百万,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应该是80万左右。长安城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明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当时的唐朝不仅强大繁荣,而且包容,万国来朝,接受西方的新事物。整个社会也包容,李隆基喜欢杨玉环,那是他儿子的媳妇。李治喜欢武媚娘,那是他爸的妃子。当时的国家和社会对此都是接受的。没有发达的经济,没有强大的实力、没有富足的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

西安是周秦汉唐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发生地。唐之后,中国政治中心东移。除了宋、明朝外,其余是少数民族统治。而且他们的成功就是做到了汉化,就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唐朝之前,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与唐朝相比还相对落后。所以说,古代最鼎盛时期是唐朝。

一个社会鼎盛时期不是一个人创造的。它需要打基础,做准备。唐朝时期,经过李世民、武则天两位英明神武皇帝强有力的统治,科技、文化、社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从诗人王维的作品里,形象的展现了唐朝鼎盛时期的景象,“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还有唐玄宗时期的广运潭盛会,成千上万的船只载着朝廷贡品相约长安东,灞河上广运潭。想想当时的场景和气势,都足以说明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是我国古代最鼎盛的时期。



一阵风影


奠定中华版图。 康乾盛世时候的中华版图,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现在南沙群岛还往南一点。北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起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库页岛,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这个时候清朝版图的面积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我们今天的版图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比现在大约多三分之一。汉朝版图很大,唐朝版图也大,明朝版图比较大,但是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就是清朝对它做管辖的版图进行了有效地管理和统治,是“康乾盛世”的时候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历史贡献。

统一多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把多民族统一起来,在一个政权的管辖之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清朝从东北、北部、西北、西南一直到东南,可以说实现了多民族的统一。

创造满洲文字。清朝创制满洲文字这是中华文明史上、东亚文明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件大事情。大家知道,整个东北亚地区满-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清朝之前没有文字,清太祖主持创制了满文,才把整个东北亚满-通古斯各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宗教、民族等等,把它记载下来,这是文化人类学的一大贡献。

编修文化典籍。把散藏在民间的手本、稿本、孤本、抄本通过层层官吏把它收集起来,重新把它抄录了,汇集成《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库全书,对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保存流传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贡献,如兴修皇家园林,使中国人口激增,开发三北地区等。


老王讲历史啦


这个问题先要定位至具体某个朝代,而且这个“鼎盛”是论经济,还是军事,还是文化。经济而论中国历史上经济经济最鼎盛的朝代,不是汉唐,而是宋代。

那么是哪个皇帝呢?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国皇帝)是整个宋朝少见的文治武功皆能的皇帝,是整个宋朝最优秀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帝王;宋真宗迷信道教,在位期间大搞迷信活动,浪费了北宋前期大好的发展机会,还好宋仁宗及时补上了这一课,才使得宋朝不至于过早衰落,在位期间,出现繁荣景象,但军事上依然被动,积贫、积弱现象开始明显了。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此建立了大宋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在历史长河中,这个朝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朝代,但是很多历史学家在研究宋文化的时候也充分的给这个朝代加以正名了。

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百姓的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比世界平均水平富裕一倍。那宋朝有多富呢?看到美国没有,美国人现在不干活也可以领到救济金,而且还不少,宋朝就像美国一样,下个雪刮个风,政府发钱,让你饿不死。当时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城市,九个是宋的,汴梁更是拥有超过百万的人口,这相当于同时代欧洲的一个国家,宋整整一亿人口基数,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是无法想象的,当时宋国就是现在的美国,你就是那个泥人跑国外卖去,也能让你赚回满满一车的财富,近年来更有人通过黄金价格折算,计算出北宋的人均GDP达2280美元!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50%以上,最高达80%!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比世界其他地方最好水平至少富裕一倍!”不要忘了,北宋当时人口约一亿,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

宋朝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三大发明诞生于宋朝。即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都诞生于宋代 。四大发明之说是由近代西方人提出的。不过,西方人最早提出的是三大发明之说,其后才把造纸术加进来,形成了四大发明之说。早在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杰卡丹就曾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三大发明,而且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就是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国怎么会灭亡呢?1一是只搞经济和繁荣,缺乏国家战略意思及应对危机手段;二是忽视军事上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技术没有应用在军事上,没有保持威慑和遏制或饭遏制力。

综上所述,答案是宋仁宗。


潇湘秋雨


我是刀笔传神,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最鼎盛时期当属宋代,要不是有金灭北宋,元灭南宋,持续发展下去,难以想象宋代会发展到何种地步,会不会在宋代就会出现工业革命也未尝可知。

在政治综合国力最鼎盛时期当属汉唐时代,唐代万国来朝,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汉代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建立不朽功勋,“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刀笔传神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众所周知,宋朝在打仗方面一直不是很在行,不管是对辽、金还是蒙古,甚至是西夏这样的小国,也是败多胜少,一直给人以“弱宋”的形象。

不过,宋朝弱虽弱,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富有的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那么宋朝到底有多富?今天咱们从几个方面来看看宋朝当时的情况。

01

国内生产总值

宋朝时,人口已达到2千万户,1亿多人。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是宋朝经济发达的基础。

除此之外政府对工农商等职业没有划分

。政策的开放,宋朝各行各业都领跑全球。宋朝的经济也坐上“高铁”,平均GDP增速大约为5%,这可是断断续续持续了二百多年啊。现在中国改革开放才四十年,GDP都世界第二了。宋朝时,GDP占全球60%,人均GDP为2280美元。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即便南宋丢失半壁江山,国库财政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

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当时的兑换比例,一贯大约折合一两银子来算,明朝财政部的年税收为四百万两,后来为了抵御后金增加了辽饷,其实也就多收了二百万两,还把国家给弄灭亡了。即便是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只不过达到了5000万贯,而清朝的疆域和人口都是宋朝的2-3倍。但相比宋朝动辄上亿的税收,后世难以企及,连望其项背都做不到。

02宋朝的工资水平

先说国家公务员。宋朝的官俸制度其实是很混乱,除了基本工资外,公务员的补贴也很多,综合收入高的吓人。

就拿北宋首都开封市市长包青天同志为例,他的主要工资在《宋史·职官志》有所体现:每月粮三十石,月发“公使钱”一千五百贯、“添支钱”一百贯。除此之外,包公还有龙图阁直学士的头衔,这个额外享受朝廷无偿划拨的职务耕地二十顷,一年收入二千石。把这些东西全部折算成铜钱的话,包公每年的收入大约在二万贯。这在现在相当于多少钱呢?也许你不信,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多万,完爆现在那些企业高管。

如果你觉得包公官太大,那咱换个官小的,就拿一个县长说。宋朝一个县令的月收入是80两白银,折合人民币超过十万元。再换个官小的,就说《水浒传》中的宋江,宋押司当时是县城公安局经侦队队长兼任税务局局长,一个月的综合收入约为20多两白银,折合人民币差不多2万元。即便今天,这样的收入也让人羡慕。

再说老百姓的收入。其实,老百姓的收入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大家现在也只能在一幅《清明上河图》来看当时宋朝老百姓生活的富足。

不过在《水浒传》中,我们却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例如,清河县的武大郎是在县城里卖炊饼的最低级商贩,类似于现在大街上摆摊卖小吃的的人。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大郎住的可是县城CBD的独栋三层复式别墅,目测他至少月入过万。卖炊饼的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03宋朝的物价水平

很多人都说宋朝人民挣得多,花的也多,这一点确实有所体现,但相比于当时的工资水平这绝对不过分。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一旦米也就是六七百贯,一两银子的话可以买两石米,一石米按照宋石约90斤,一两银子折合现在约1200块,这个物价放到现在也不过分。

再举个例子。水浒传在第十五回说梁山集团副总经理吴用去找阮家兄弟打劫生辰纲的时候,吴用给了阮小七一两银子,他买了20斤五香酱牛肉,1瓶好酒,两只烧鸡。这些东西放到现在来说,光20斤熟牛肉就要将近1000块钱人民币。

04宋朝的退休金制度

在中国古代,退休金制度并没有今天这么完善,古代“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也有所不同:比如明代官员待遇较低,流行“裸退”;唐朝五品以上退休高官可以领取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可领全俸;宋朝对官员的待遇最为优厚,有功之臣和高官一律给予全俸,另有名目繁多的赏赐,为历朝之最。

宋朝刚开始并没有规定具体的退休岁数,不过后来由于冗官冗将的增多,老一批的官员还没下去,新的人才就应经到岗了。朝廷为了精简机构,从经济上诱导在职官员尽快退休,于是退休金制度终于在官场上得到普及。

到宋仁宗时期,朝廷干脆强制规定:凡是文武官员年满七十岁以后,一定要主动向朝廷申请退休,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朝廷就按其在职标准全额发放退休金,并允许他们的后代免试做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宋朝的官员一言不合就敢辞职,辞了职也有至少有一半工资,干到七十岁辞职的就能领全额的退休金。

看了这几条可能大家都想穿越到宋朝时期了,实在太富有了。就连西方史学家们也自嘲说:“汴京一个城门吏的收入超过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国王”。其实这话也不无道理,中世纪的欧洲一个小城邦甚至一个小庄园就相当于一个国家了,在欧洲当时的环境来讲,他的收入可能还真比不过北宋的一个看大门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虽然宋朝很强大主要是因为皇帝重文轻舞,因为皇帝是武馆,



KETER超生活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中,历朝历代都有一个出色的帝王,我本人认为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是一个出色的匈奴,击打匈奴,出使张骞打通丝绸之路... ... 奠基了很多基础。他比较出色。千年异地康熙也很不错。


萨姆鲁克


我认为是汉武帝,文治武功开天辟地。北击匈奴,打通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把突破困局,“汉族”不是白叫的。


妙生山房主人


中国最鼎盛的时期在大唐,大唐最鼎盛的时期在李隆基

在李隆基的手中,大唐达到顶峰,也是在李隆基的手中,大唐元气大伤,由盛而衰

李隆基这个人很厉害,用三十多年时间把日渐衰落的大唐打造至巅峰盛世,又用十多年时间把亲手打造的盛世大唐推入万丈深渊,一蹶不振

大唐之后五十余年的五代十国大分裂,是他的手笔;大宋建立未能一统天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也是他的手笔……

当然,后人无能不能怨祖宗,只是李隆基奠基奠的太甚,硬深深把后人打拼难度提高到地狱级别,一代代打拼,一代代发展,直到600年后的大明,才把这难度打到唐初水准……

李隆基之能,够妖孽

710年,作为相王三子,离权力中心还有十万八千里的时候,从潞州任上返回京都,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把当时大唐实质性的掌控者韦后挑落马下,硬生生的把自己父亲相王推上了皇位,自己成为太子(他大哥硬推掉太子之位)

713年,再次发动政变,靠着三百家丁击杀宰相岑羲、萧至忠、尚书右仆射窦怀贞三大朝堂领袖,扫除姑姑太平公主朝堂助力,最终顶住父亲压力赐死太平公主,自己掌控朝堂。当然,那时候李隆基皇位在手,用政变不贴切

三年时间,通过两次政变,李隆基从闲散王爷三子,成功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的李隆基改年号开元,之后三十年励精图治,对内打击豪强劣绅、发展民生经济,对外击败突厥、回纥、铁勒等,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万邦折服,大唐进入巅峰……

可惜,天上掉下个杨玉环,李隆基改年号天宝,从此君王不早朝,亲手设立的募兵制节度使没了李隆基压制,逐渐成长为毒瘤……

大唐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