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名山大川(贰)

大山上Dashanshang

在兴江公社境内,西南距潋江镇50公里,海拔751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灌木等。因山岭高大故名。

大岭山DalingShan

在兴国、宁都县界上,西南距潋江镇55公里。海拔983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灌木等,因山岭高大故名。

宝华山BaohuaShan

在兴国、宁都县界上,西南距潋江镇57公里。海拔1,157.1米,南北走向。植被油茶、松、杉、灌木等。明万历年间,建有“宝华名山”一庵,因庵得名。

杀人嶂SharenZhang

在兴江公社桐林大队境内,西南距潋江镇50公里。海拔700米,东西走向。山高陡峻,松杉茂盛,油茶成林。据传清咸丰七年(1857),统治者曾在此杀害不少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故名。

兴国名山大川(贰)

大水山 Dashui Shan

在潋江镇北东28公里,方太、城冈公社交界处。海拔853.7米。东西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等。因山水较大故名。

铜鼓顶Tongguding

在潋江镇北25公里,崇贤、高兴公社交界处。海拔891.5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灌木。山腰曾住涂氏,原名涂屋顶,谐音为现名。

高岽脑 Gaodongnao

在崇贤公社崇贤崇义大队交界处,南距潋江镇25公里。海拔349.9米。东西走向。植被幼松、幼杉等。因山高故名。

高岭GaoLing

在兴国、宁都县界上,西南距潋江镇55公里,海拔847米。南北走向。植被灌木、松、杉等。以山岭高峻得名。

打鼓岽 Dagu Dong

在南坑公社富宝大队境内,西南距潋江镇43公里,海拔595米。南北走向。松、杉、油茶茂密。东侧鞍部有清风亭,通古龙冈要道。同治《永丰县志》载,打鼓山在兴国界,世传宋建炎年间,两县于此击鼓聚众,控制赋盗。

兴国名山大川(贰)

摇篮寨YaolanZhai

在潋江镇北23公里,崇贤、方太公社交界处。海拔514米。南北走向。植被油茶、杂木,因山顶平圆,古有寨,形似摇篮故名。

天子岽TianziDong

在潋江镇东北38公里,南坑、良村公社交界处。海拔726.7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等,因喻山顶庙内石仙、真武神像为天子,故名。

莲花山(莲华山)LianhuaShan(LianhuaShan)

在潋江镇东北44公里,南坑、兴江、古龙冈公社交界处,海拔960米,东西走向。植被松、油茶、灌木等。山巅有邱、王、郭三仙祠。山场有脚庵,明代建筑,清康照三十一年(1692)重修。同治《兴国县志》载,文天祥曾在此驻兵开行府处,并累石为城,以山形得名。

仙人山 Xianren Shan

在潋江镇北21公里,崇贤、方太公社交界处。海拔571.1米。南北走向。植被油茶、杂草等。山腰庵中一洞,俗传曾有仙人用洞内清泉为百姓治病威灵四方,故名。

龙山脑 Longshannao

在潋江镇北21公里,崇贤、高兴公社交界处。海拔602.3米。南北走向。植被幼松、幼衫等。相连诸山,蜿蜒曲折如蚊龙,喻此为龙脑故名。

兴国名山大川(贰)

牛子石Niuzishan

在高兴公社墩丘大队东北,南距潋江镇21公里。海拔447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因岩石山脊似牛故名。

石排山ShipaiShan

在良村公社境内,西南距潋江镇31公里。海拔588米。南北走向。间长幼松、幼杉、油茶等,以石山脉延伸成排得名。

乘凉岽(任岭岽)ChengliangDong(RenlingDong)在潋江镇北偏西22.5公里,高兴公社、龙山林场交界处。海拔785.8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灌木,据传古时仙人在山顶连顿三足,使之下沉三尺,山峰由尖变平,取名沉岭冻,谐音为现名。又传:因仙人任城居此,又名任岭岽。

小映峰Xiaoyingfeng

在古龙冈公社蜈溪大队北,西南距潋江镇34公里。海拔858米。东西走向。植被幼松、幼杉、油茶等。与大映峰相对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