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需要上很高的學歷嗎?

郝兆霞


淘哥看到大家回答的都不太全面!

學中醫,其實和學歷沒有關係,但是一定要非常的痴迷!非常的喜歡中醫!但是,如果想拿到醫師資格證就需要學歷了

第一,如果想考全國的執業醫師資格證,就必須讀全日制大專以上的中醫學或者針灸推拿學!

第二,如果考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那麼就需要高中或者中專學歷就可以!




淘哥說中醫


前兩年認識一位非常厲害的中醫,我說要拜他為師,他同意了。

我問他學中醫難嗎?他說不難,如果三個月還是搞不懂,方向肯定學偏了十年也學不會。

我問他中藥有那麼多種類,怎麼才能記得住?他說就像吃飯一樣,很多東西都能吃,不一定都要吃。常用的藥才是經典,就那幾十種。


維護者海生


看了各位的高論,令老夫咋舌!學中醫還是要有較高一點的文化程度的,就說《醫古文》吧,這是必修課,那上面的繁體字,生癖字,就夠你頭痛的,還有文意理解,斷句,回答問題,顯然不是小學生所能讀通的。還有《傷寒》,《金匱要略》,《溫病學》,等等裡面夾雜有古文。現在來一段: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為尿血,亦令淋泌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 ……這,高中生看得懂嗎?還有經絡,衛氣營血,三焦,八綱辯證等等,高中生都勝任不了。有人說學中醫無需要多高的文化,老夫斷定,那你一定是學的科普讀物,簡易的中醫介紹,這隻涉及皮毛也!要知道,每年高考錄取,中醫屬一類本科!哦,本碩連讀要七年,畢業還要參加資格考試,執業資格考試等等,就是這樣也未必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師。要是鴨子捉得到魚,還要魚鷹幹嘛?老夫已自學多年,只粗略皮毛。現值”新型冠狀性肺炎”流行,老夫還自擬一方預防,用的是清熱解毒,止咳袪痰,補益肺氣,潤喉利咽幾味中藥,每天泡茶飲。在此,恕不詳介藥方,因網絡有規定禁止開方。


老張335536


學中醫,並不需要高學歷。文革時期有句針對赤腳醫生的話:高小畢業後,再學三年就行了。學中醫,不一定非上專科和大學,真正的東西書上沒有。學中醫,必須要有良心和道德,救死扶傷,扶貧濟困,不可認錢圖財。學中醫,可先讀點入門書籍,掌握點基礎理論。然後,到民間,訪名師,拜師學,言傳身教,才能學下真本事。由於中醫學,也是暗文化、玄學,真東西書上沒有,民間尚存。只要你心底善良,一心救人於疾病水火,老天爺就會讓你有悟性,能開竅,能解開,能學懂,學成好中醫。


郗金民新號


學習中醫不一定非要高學歷,很多地學歷的學出來反而比高學歷的水平高。這並不是絕對的,當然知識越豐富越好,但中醫最重要的不在這裡,而是舉一反三的理解能力和優於常人的悟性。如果缺乏這兩點,個人建議不要學習中醫,浪費時間,即便學出來也是個本本先生。

中醫講究的是辯證,辨人之身體,辨病之本質,辨藥之性味,缺一不可,如果一個裝了滿肚子中醫知識但卻不懂變通的醫生,是看不了病的,充其量也就是個處方搬運工。

現在臨床太多高學歷中醫師,有研究生。博士生,碩士等等。只可惜他們接觸臨床很少,碩士,博士,研究生美其名曰是中醫。其實就是掛著中醫之名,做著西醫的事情。

真正的中醫還是在臨床,每天在患者群裡摸爬滾打的臨床醫生,他們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具備了積累經驗的場所和實際行動。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只要你有心,只要你願意學習,只要你留心,那麼處處都是學問,處處都有你要學習的東西。這個和學歷高低關係並不是很大。



一服堂中醫


目前在我國有兩種中醫學習方式,

一種為學院制,通過高考,五年制本科,研究生,規培等完成學習、考試,成為一名中醫,這種方式當然是學歷越高越好;

另外一種方式為中醫師承,通過師承的方式學習三年,跟師學習滿3年,拜師,師承公證,備考師承出師考核等,參加由當地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醫師承 人員出師考核,拿到出師證,再在 醫療單位實習滿1年考核合格後,可以報考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師承)考試,再過5年報考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師承中醫要求高中及以上學歷即可


中醫東樺


學中醫不需要學歷,只需要拜師傅就行。另外,現在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基本上都是高考分數中等偏下的。中醫不分科室,什麼病都敢給你看,給你開藥。西醫是分科室的,眼科,耳鼻喉,消化內科,神經內科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專攻的領域,不能跨科就診。你說你相信中醫還是西醫



席讀社


我不是學醫的,但對中醫中藥事業的發展一直非常關注,同時也見證過、經歷過一些老中醫、民間醫生治病救人的真實事例。下面我從個人認識的角度,談一下對對中醫發展、傳承的看法。

中醫是從普通百姓中發展起來的醫術,經過中華民族一代一代地總結、傳承、發揚,而成為一套系統的、管用的、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實用工具。事實上,中醫在民間的發展,是靠子承父業或師徒傳承,通過手傳口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在每一派、每一支的中醫世家,一般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作為每派的傳承人,不一定有多麼高深的學問,但必須是一個熱愛中醫、仁心淳厚、悟性好、肯鑽研的人;作為中醫的學徒或從業者,不一定有多麼高深的理論知識,但一定要多看、多問、多學、多幹,靠天長日久的積累,即使不能成為中醫大家、名家,但為一般病患解除病症,靠自己的手藝混口飯吃也是沒有問題的。

記得我小的時候,我們村就有一家張姓人家,祖孫三代開著一家中醫館,村民有個頭疼腦熱,到他們那裡抓幾副中藥喝了就能解決問題。雖然村裡也有衛生室,但以西藥和扎針為主,花錢明顯要比中藥貴,所以去他們家的病人一直不少。後來,隨著老頭的去世,兒子和孫子的醫術就明顯的差了一些,加上取締個人開辦診所,他們家的中醫館也就不開了。

如今的現狀是,中醫漸漸沒落,西醫幾乎成了一支獨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西醫從理論到實踐,更直觀、更量化,不管是學醫者還是患者,接受起來更簡單易懂;二是對大多數疾病來說,只要對症施治,西醫比中醫見效快,所以在人們的觀念上就覺得西醫比中醫管用;三是西醫在理論上統一、治病手段上統一、用藥上也統一,而中醫在具體的操作上,基本上是千人千辦法,理論依據、辨證方法各不相同,最後即使治好了病,也很難具體說那一套辦法最直接、最有效;三是中醫在治病過程中,要根據病人的病情不斷地調整用藥品種和藥量,而且用藥過程也比較長,在今天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也倒逼著許多人去選擇西醫;四是中藥因產地不同、季節不同、加工過程不同,在療效上存在許多差異,這也是醫生比較難把握的因素之一;五是一些傳統的名醫經典療法,有許多是靠口授傳承的,隨著老一代傳承人的相繼過世,有的已經失傳,這無疑是中醫的重大損失。所以,要發揚光大中醫中藥事業,必須把這項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一是要從政策、規劃、目標上對中醫中藥發展做出明確的指引;二是培養中醫人才要從娃娃抓起,採取政府與社會辦學相結合的方式,對傳統的中醫世家及醫術傳承開闢政策通道;在中醫教育體系上要適應中醫中藥的具體特點,實行分級分檔教育培訓,比如,基礎理論研究加探索型、技術精湛型、大眾普及型等等,注重醫術和實踐操作的簡便、有效性;三是要揚長避短,發揮中醫治未病、治慢性病、防控、保健方面的特殊優勢,滿足人們醫療保健方面的需求;四是政府要建立中醫中藥嚴格的監管體系,從中醫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到中藥材的生產、儲運、加工,都要從嚴管理和監督,提升中醫、中藥的社會信譽及民眾的安全感、信賴感。

所以我個人覺得,作為一門以實踐型為主的學科,學中醫並非都需要很高的學歷,在具備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悟性、韌性和創新能力!


一格826


用學歷和職稱衡量大夫的臨床專業水平是現在教育的最大敗筆!教育部門直接管理醫學院是教育最大的悲哀!現在的情況是西醫遠不如歐美日本!中醫給整的瀕臨滅絕!這是教育的失敗!是管理體制的失敗!


用戶108738875253


學中醫,需要的知識是全方位的,天文地理都有助於你理解中醫哲學,因為在中國人眼裡,一切都是相通的。

特別要提出的有四點:

一是要弄清自己喜歡的是中醫還是中醫文化,二者有很大區別。

二是中醫和西醫及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相結合才能發揚光大中醫,僅僅懂文科是不行的。

三是中醫最佳的學習方法是師帶徒,不同於西醫的規模化培養,所以要拜一位好師傅。

四是學中醫對閱歷和悟性要求很高,年齡小可以先學習中醫的基本知識和中小學知識。層次越高,對悟性和閱歷的要求越高。

堅持,堅持,耐住寂寞再堅持,有個十年二十年,必能有所建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