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何意?古人餐桌上的待客之道

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無論是婚喪嫁娶、生日壽宴,都少不了酒席文化,而且酒文化在中國文化當中不僅源遠流長,更是不少文人雅士吟詩作畫、斗酒餞行必備之物,從而留下了曠世的豪情之作,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其滲透廣泛至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且酒文化的興盛,更能代表當時糧食欠豐,古代統治者會根據糧食欠豐,來搬訂政策決定酒業的生產,從而以保證民間有物可食。古時人們在慶祝豐收之時,也會同邀親朋好友來飲酒慶祝,但是飲酒也有規則,要懂得適可而止,就比如這句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那麼這句話中三巡和五味是指什麼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何意?古人餐桌上的待客之道

酒過三巡

這句話大家對其迷茫之處,可能在於“三巡”二字了,“巡”是指在座之人斟滿酒,三是虛指三次或多次,所以表面意思大家可能會理解為已經給在座的每個人斟過三次酒了,但是並不是指敬過三圈,而且“三巡”可以這樣理解,第一巡是指主人敬主賓,第二巡指主賓回敬主人,第三巡是指主人敬本桌客人,這樣三巡“酒足”之後,方可叫做“酒過三巡”。

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何意?古人餐桌上的待客之道

其實早在西周時期,卻有一種飲酒禮儀,更是當時理智社會的禮法之一,非常令人重視。隨飲酒禮儀產生的還有“酒官”,酒官的作用是為了糾正飲酒過程的失禮之處,而且古時飲酒分場合、時間,更需遵守長幼尊卑之序,如若在飲酒之時出現順序錯亂,也被視為違規違禮。而且古時飲酒講究“溫克”之道,酒雖多飲,但要能自持、不失言、不失態,飲酒之人更要遵循“三爵即止”,而《禮記·玉藻》曾提及三爵之禮曰:“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則坐。”就是說,正人君子飲酒,三爵而止,飲過三爵,就該自覺放下杯子,退出酒筵。意在告訴我們飲酒也要適可而止,做一個知“三爵即止”之人,收放自如,才是真正的“飲酒之人”。

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何意?古人餐桌上的待客之道

菜過五味

這句話可能大家能猜到一點,這裡的“五味”是虛指多種味道的菜品佳餚,而我們認知之中,這五味分別指酸、甜、苦、辣、鹹,而提及到飲食文化,國人都好像有天賦一般,各種菜品佳餚花事不斷,味道之絕美更是令人歎服。而這句話中的菜過五味,是指美酒飲足,各種美味也都一一享受了,可謂是精神得到了放鬆,口腹之慾得到了滿足,可謂是一大美滿之事。

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何意?古人餐桌上的待客之道

所以這句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既能體現出古人的一種生活狀態,而傳達的信息也是告訴我們,無論是飲酒還是口腹之慾,切不可過量,而且清代文人張晉壽在《酒德》中有這樣的句子:量小隨意,客各盡歡,寬嚴並濟。各適其意,勿強所難。從中更可以看出交友要交有酒德之人,切勿交那些不知勸解,一心想把你灌醉的狐朋狗友。

俗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何意?古人餐桌上的待客之道

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大家對於這句俗語有何看法?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收藏!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