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哥俩”成煤窑村疫情防控“守门员”

这“哥俩”成煤窑村疫情防控“守门员”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金普新区董家沟街道打响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2月3日,金普新区董家沟街道煤窑村党总支通过微信平台发出了招募“防疫防控志愿者”的倡议后,村里薛吉水、薛德健两名90后入党积极分子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到村委会报到。他们说,我们是入党积极分子,组织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愿意站出来,为抗击疫情出份力。

青春担当:面对不戴口罩的村民,糖衣炮弹式劝导

煤窑村地理位置特殊,由于村民整体动迁,村里下辖5个自然屯。常驻村民142户,300人。目前有村里大多数居民迁居在附近的社区,居住地离老村近4.2公里,1992年出生的薛吉水和1994年出生的薛德健两位年轻的积极分子主动要求承担村宣传这一艰巨任务。

2月5日开始,每天早上,天刚亮两人就结伴出发,拿着广播小喇叭到辖区内的屯子里进行流动宣传。他们站在村里设置的卡点,遇到想出门的村民就主动上前讲明疫情形势和政策,对他们进行劝阻;巡逻中,当遇到不戴口罩出门的村民时,会充分发挥青年人的优势,嘴巴甜甜地叫一声“大爷大娘、叔叔阿姨,出门赶快戴口罩”。话一出口,说得村民们都不好意思,乐呵呵地准备口罩戴好出门。

在薛吉水、薛德健真诚耐心工作下,村民们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即使出门也一定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筑起防疫战线:“哥俩”是村里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煤窑村下辖5个自然屯,设置一个出入口卡点,在日常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薛吉水、薛德健一边宣传,一边还主动到村检查卡点参加执勤。二人协助村两委工作人员对外来人员和车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查、登记和消毒,对返工回乡人员进行测量体温和登记。“你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没有办理进村出入卡……”卡点总能听到他们两个清脆响亮的询问声。

他们每天早早下村,备好各种消毒工具,帮助对各屯垃圾点、废弃口罩丢弃桶及其他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尽最大可能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我们是煤窑村的村民,我们是在为我的家乡、我的村民值守,不是贡献,是义务。”对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薛吉水、薛德健坦然地笑着如是说。

从走上岗位那天起,薛吉水、薛德健每天早上7点到下午5点,一直在岗坚持,没落一天。春节期间,大连气温骤降,风雪交加户外温度零下十多摄氏度,体感温度更低。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心疼这两名小伙子,让他们休息一天别下去了,他俩笑着说:“没事,我们年轻,你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些活我们干,啥问题都没有!”

煤窑村第一书记梁琳琳告诉记者,村里党员大多为老年人,平均年龄60多岁,两位90后入党积极分子的加入,也给煤窑村的防疫工作注入了活力,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肖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