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拿到北清錄取書的學生,放到二本大學去,把二本的放到北清去4年後,誰優秀?

愛網人


如今的高考基本變成了根據分數選擇學校,先出分數再選學校,大家基本按照上一年的分數去選擇學校,以前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學校及專業,大學排名還很多是根據行業來區分。和之前先報學校及專業後出分相比,也不知道是否真的解決了培養人才的問題,我想這還有待檢驗。


湖清風


客觀來講,能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表面上看的是分數,但是歸根結底是他們強大的自律性和學習能力。能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校方法,有強烈的自學能力。而相比較而已,上二本的學生不論是高中知識的掌握,各個學科的知識都是有欠缺的。把二本的學生放到北清,相信會有個別同學能夠發憤圖強,在四年的時間實現逆襲,但不可否認,決大部分同學會因為學習能力不足而最終退學或被淘汰。而北清的學生放到二本,最終自暴自棄的只會是少數,絕大部分會保持自己的優勢,在考研時候會再次展現自己的實力的。

所以說,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他的主要作用就是分層,讓不同智商和能力的學生在一開始就把他們放到不同的道路上,做他們適合的事情。雖然有人會在後期的工作學習中實現逆襲,但那只是極少部分罷了!

我是高考志願幫,話雖然不好聽,但我說的是事實!


甘肅高考志願幫


馬雲和俞敏洪都是成功的企業家,但是兩人的公司市值相差2600億美元;馬雲和俞敏洪都考了3年才考上大學,馬雲上的是杭州師範學院的專業,而俞敏洪上的北京大學的本科。你說上學的時候,這兩個復讀生優秀嗎?你說上大學時誰更有優秀?你說現在他們誰優秀?

所以,題主的這個問題,還真的很難回答:

第一,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真的都是成績好的嗎?

毫無疑問,北大清華的學生,絕大多數成績都是優秀的,但是你能保證每個學生都是成績優秀的嗎?北大清華的招生方式有很多,有的是通過裸分考入的,有的是通過自主招生比如通過奧賽保送或者降分錄取的;有的則是通過農村專項計劃招生錄取的。

另外,北京大學在不同地區招生的學生,文化課成績也有很大的差距,這裡不僅體現在錄取分數上,還體現在試卷難度上,比如難度最大的是江蘇卷和全國一卷,其他的試題難度相對較小。當然,文科和理科也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選擇的這100個人也是不確定的,選擇落後地區、受照顧地區的100名北大清華的學生去二本學校,他們真的能成績優秀嗎?選擇100個山東、河南等省份的二本學校的學生去北大清華,他們真的不會成績優秀嗎?

當然,那些憑真本事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我相信他們即便去了二本,多數學生依然成績優秀,因為在上大學前,他們身上已經有了良好的品質,否則不會在高考中突出出來。

第二,成績好的,就是優秀的嗎?

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就是評價學生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標。成績好,在大家眼裡就一切都好,一切都優秀,但是到了大學,到了社會,成績還能代表一切嗎?

就如同上面所說的馬雲和俞敏洪,在高中階段,他們都不是班裡最優秀的學生,在大學裡,他們同樣都不是班裡最優秀的學生,這都是從成績角度來衡量的,但是走上社會,他們都成了優秀的人,當然這種評價是以財富來評價的,也未必準確,但是比絕大多數人都優秀,這是大家都認可的吧?

所以,成績優秀,不代表所有都優秀;成績優秀,不代表以後就優秀。

第三,環境很重要,個人品質和格局更重要!

在北大清華,學校的品牌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梯子和一張網”,梯子給學生提供了上升的途徑,而這張網,保證了不會跌入深淵,頂著名校的光環,找一份不錯的工作,還是相當容易的。

而一個優秀的人,如果進入一個一般的二本大學,由於周圍沒有那麼好的氛圍,他可能會變得隨波逐流,因為學校沒有足夠的資源,他可能變得平庸;如果畢業不能通過考研來“包裝”自己,很多好的工作崗位,你根本就沒有資格去應聘,不管你是否優秀。

所以,環境對一個人很重要,如果兩者相交換,我更傾向於二本學校的學生送到北大清華更優秀。

但是環境並非是決定性的影響。就像俞敏洪認為馬雲比他厲害的就是做到了八個字:越敗越戰,愈挫愈勇!所以,從人的一生來說,上什麼學也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個優秀的品質和格局。

你覺著呢?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兒子2000年考上北京一所二本,04年畢業就到一家民營企業工作。高中的同學考上清華北大還有985.211的很多,畢業後有的在大城市打拼,有的回老家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我兒子到民營企業從普通職員做起,月薪一千多塊,跟著企業一起成長,現在已是企業高管,年薪已近百萬。只要上大學後努力學習,工作認真打拼,上二本還是不錯的!


遠望9519


問這個問題感覺就是不相信人有天資聰穎這個事兒!!!

就是考上清華的各個省的尖子生到了清華還有的覺得被秒成傻逼,何況一般的二本!!!

臥槽,你跟清華的人在一起供供事試試先,我剛剛畢業時的直屬領導是清華的碩士,大領導是清華的博士,本人的學校也就是個雙一流而已,靠,寫個工作聯繫函改七八邊都正常,做個表格你就知道你腦子那種處理信息的流程(思路)跟他們差距大的很!

相信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班級有的人就不咋學也能考的好,那就是聰明,曾經有老師說上課就怕某人抬頭,一抬頭有可能就是哪裡講錯了,你想呀,老師要反覆備課,不過說真的我們四線城市的老師多是二本最多一本!所以以前不理解後來見了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腦子也是一個器官而已,姚明就是高,劉翔就是跑的快,郎平就是會打排球……有的人長的美,有的學生就是會學習,不服不行!!!

想必樓主年輕,四十不惑,到了四十好多事情就理解了,人也見多了,就不困惑了!


工地打雜的


100個拿到清北錄取的學生,放到二本大學去,把二本的學生放到清北去,四年後,他們誰更優秀呢?

能夠提出這種問題,一是個人對於能夠考進清北的人才認識不夠,二是個人對於清北與二本大學的差別認識不到位。

先來說說第一點

能夠考進清北的都是什麼學生呢?除了少數通過保送生、國家專項計劃、降分優惠政策進入清北的學生,綜合實力要弱一些,其他大部分考進清華北大的學生基本上是各省份排名前100名內的學生,高考總分在650以上的(甚至更高)學生。不少人錯誤的以為這些人只會考試,實則不然,以我接觸到一個考進清華的學生來說,清華學子刻苦努力、嚴謹踏實、頭腦靈活、自律意識強,他們處在一個不斷提升自我的快速通道上。

2018年各省份清華、北大投檔線


考進普通二本的學生是什麼學生呢?可能會有一些優秀的學生因為高考發揮失常沒有選擇復讀,而選擇進入二本院校。但無可爭辯的是,大部分處在二本的學生,距離優秀的標準還很遠。也許他們同樣刻苦努力、同樣嚴謹踏實、同樣自律,但是天賦的差距註定是難以逾越的鴻溝。更何況在二本上面還有一本大學、211、985等重點大學,這何止一個臺階?二本的分數線和清北分數線差距至少150-200的區間。

再來說說第二點

清華、北大之所以成為國內婦孺皆知的頂級名校,是基於其強大的實力。從硬件上清北與二本的差距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上,這個大家在網上都可以瞭解到,我就不一一贅述了。說一說我在清北校園裡看到的真實情況,清華北大的校園很大,道路上最多的就是騎著自行車、匆匆而過的學生,你會很少看到有閒庭信步、步履從容的學生,他們把有限的時間用來上課、聽講座、泡圖書館、搞研究。

曾經聽過一個清華計算機學生分享到,在一次課堂上,老師說你們回去把用Protel把課堂上電路模擬一下,但是學生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軟件,最終只能是泡圖書館查資料、用了幾天功夫學會這個軟件,試問一下,對於一個二本的學生,能夠適應這樣的教學?所以我認為,二本學生進入清北,絕大部分會逐漸掉隊,最終被迫退學。而清華北大的學生,因為自身的特點,會繼續保持優秀,通過考研重返名校。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任何與所處環境不相匹配的情況都會帶來或好或壞的影響,而決定這種影響的走勢關鍵在於個人。


學習源動力


我有個同學,考大學是當年省理科狀元,後來去了中科大。大家替他惋惜,說不如去清華北大啦。他說我雖然是高考狀元,但在我們大學裡真沒什麼優勢,看別人像玩兒似的我要特別努力。用功肯學和高智商真不是一回事。去北大清華我都懷疑是不是跟得上。所以你把二本生扔到北大清華結局可想而知。能考上頂尖學校的和考不上一本的相差絕不是學習成績,更多的是智商和能力。出色的人並非造就於好的環境,而更多的是與生俱來。


嫣然三笑


把二本生放到清華北大去會是什麼結果呢?答案很簡單,上課的時候聽不懂,將是他們的常態。《數學》七八十分和一百三四十分的學生,理解能力肯定不一樣。一節課聽不懂,還沒什麼,如果節節課都聽不懂。上課體驗到的將不是求知的樂趣,而是無盡的煎熬。這種情況,現實中並不是沒有,而是很多。比如連高中都沒考上的人,卻被父母花錢送到所謂的名校去,結果也是一樣的,不是自己崩潰請求退學,就是被學校勸退。

一個二本的學生,和清北的學生一起聽課。你聽不懂跟不上的煎熬,必然會被你的同學感受的到,於是,他們會以一種同情和憐憫的眼光注視著你。你自己也會時時感受到自己的可憐的弱者地位,於是,自信心深受打擊。反正聽不懂,不如不聽算了。於是,逃課就會成為常態。一年後,自動退學,被勸退是大概率事件。

但問題也不絕對,100個人中,大約會有幾個是智力不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考好,上了二本。現在,忽然有了改變的機會,他們會拼命把握住這樣的機會,最終在清北完成自己的學業,最終完成逆襲。但這樣的比例不會太高,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如果二本的學生能夠輕鬆的完成清華北大的學習任務。哪就說明高考分數是沒用的。現實是,分數是智力和毅力最有效的說明書。

如果是北大的學生到了二本院校,四年後,他們的成果也不會差。北清的學生到了二本院校,一定會取得鶴立群雞之勢,他們一定會很快被分到相關院校最優勢的專業,最優勢的老師名下,成為這些老師的入門弟子。畢竟二流院校的導師很難找到一流的學生。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老師和學生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結果是,四年後,100名北清的學生,大部分又考上了清北的研究生,少部分可能成為本校學生中的皎皎者,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很好的就業位置了。

總之,教育的事情,是教與學,老師與學生雙方面的事情。只有好老師好學校,沒有好學生也不行。僅有了好學生,沒有好老師也不行。學習固然靠努力,但也有天分的因素。也就是說,智商是有差異的。專業選對的話,智商差和智商高的學生都很努力,智商高的成就一定高。這一點,古今不變。


七月流火140400643


我兒子211學校,正兒八經考上去的,比學校錄取分數線高了十幾分。上大學後早上六點鐘起床,沒課的時間都去上圖書館,晚上11點才休息。和我微信聊天說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了,學著還嫌吃力。

他高中的時間學的是理科,高考成績609,語文128,英語130,數學119,因為覺得這一次數學成績考砸了,不想再上理工科,報的是文科法學。一個學理的學生改學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就這還嫌吃力,我想象不出來,讓一個能上二本的學生去上清華,他要費多大的力氣才能趕上功課?

今年,河南一個考生以非常低的成績撿漏上北大,北大一開始是退檔,理由是成績太差,怕跟不上,結果輿論一片譁然,在種種壓力下,北大把這個學生給錄取了,可是我想在這以後學習中,他應該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勉強跟得上。這還是一本的孩子去上清華,更別提二本的了



淇水悠悠檜楫松舟


這個需要說嘛,肯定放到二流大學的學生更優秀啊,這還不是關健,有可能北清學校將變成二流大學,二流大學變成更北清的北清。

一群精英在二流學校正好有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再造一個北大或者清華完全可能!

初中,高中都分重點校,其實能夠成其為重點校,或者其升學率高完全是由於其有優質的生源,這才是保障。學生中有一部分孩子說實在的,只需要老師教一次或者點一下或者不用老師參與,他們就能夠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識點,他們的智商、學習能力都是超牛逼的

而我們重點學校偏偏招收的就是第一部分孩子,老師只是稍稍講解,他們就能完全靠自己的自覺能力完成所有知識點的學習,並且還學得很優秀。能進入北大的也就是這一部分孩子了,他們有超牛逼的智商,有超牛逼的學習能力,有超牛逼的思維,當然他們也就能成全北清的名氣了。對於那種非重點學校,招收的學生一方面基礎,同時學習能力也差,還存在很多問題(習慣,態度,噁心,社會流氣),而老師所用的功夫絕對比重點中學老師多得多,沒辦法,因為他們的不“優質”,無論你下多大功夫,真不容易把他們“扶”起來。所以你也就別指望他們能把一所普通學校成就為重點名校。

當然這樣的提法也只是一種猜測,倒還真願意看到有這樣的做法,看看結局如何?不是都喜歡折騰教育嘛,乾脆痛快的來一次吧,把重點學校的老師與普通學校的老師交換一下,看看到底是誰成就誰?

請大家以娛樂的心態來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