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文|醉美团队


三年前,在预判2017年经济形势的时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曾提出,中国经济要进行“结构性改革”。


当时,他重点研究的就是国企国资的改革。吴敬琏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体制性障碍”,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政府继续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错配和结构扭曲。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破除这种体制性障碍,建立起好的体制。


而他的“良药”就是“全面深化改革”。


2017年开年,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在山西全面铺开,其改革力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放眼全国亦能“名列前茅”,而改革“排头兵”企业就是山西汾酒


自此,汾酒三年改革启幕。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改革样本


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中部欠发达省份,面临着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的重大课题。


2017年1月,《山西日报》曾刊登文章《2017年,山西国企国资将如何深化改革?》。文章指出,山西国企国资改革成效明显,但国有经济仍存在发展粗放、规模小、结构差、质量差、效益差、创新不足等问题。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补课”和“赶考”的任务都很重,不少深层次问题亟待破题。必须下定决心、敢于担当,不能再错过“窗口期”,不能把问题留给后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


在山西省国企改革的“一盘棋”中,很难从占全省工业利润比重70%以上的煤炭产业直接入手。因此,势必需要有企业担当改革先锋的角色。


主动担当这一角色的,是汾酒。


这年初,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明确表示“愿当改革先锋打头阵”。


2017年2月23日,对汾酒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当日,汾酒集团2017年度及2017-2019年任期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签约仪式在太原举行,李秋喜与山西省国资委正式签署了山西国企改革首份“军令状”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短短一年后,在汾酒改革经验的指引下,山西省新一轮国企改革加速推进,18家企业逐一签订经营业绩目标考核责任书,并面对媒体公开表态,作出经营目标承诺——这意味着“汾酒模式”在山西省属企业全面推广。


在2018年2月举行的山西省属国有企业、市县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表示,“给汾酒打高分、给李秋喜点赞”。新华社也于当月刊发报道称,“汾酒集团的一年努力,为山西省属企业全面实行契约化管理铺平了道路。”


汾酒国企改革实践,还被《人民日报》作为年度首个国企改革案例推出,作为山西唯一国企代表,汾酒受邀参加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汾酒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逻辑与实践”项目获得“2018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上述种种说明,汾酒国企改革试点的立意不仅是山西省样本,更是全国样本。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改革路径


从某种程度上说,汾酒的改革,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新试点”——没有经验照搬,没有模式可寻,对李秋喜和所有汾酒人来说,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2019年年末召开的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李秋喜将三年来的改革路径称为“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在“汾酒样本”之中,“改革路径”先行是重要经验。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


国企改革实践之初,汾酒集团就明确了“施工图”,明确了体制机制改革的15项主清单、24项一级清单、35项二级清单,形成了“1+N”文件体系,其中“1”是指《汾酒集团体制机制改革整体推进方案》,“N”代表了35个配套实施方案。


以机制改革为例,其涵盖了目标驱动机制、市场导向机制、强激励硬约束机制、选人用人机制、创新创业驱动机制、赋能增值机制、投资决策机制、产融产文互动机制、战略适应性机制等内容,能够从根本上指导并监督改革目标落实。


2018年,李秋喜与华润创业CEO王维勇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引入华润战略投资,汾酒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迈出历史性的坚实一步,核心上市子公司山西汾酒一股独大的局面开始改变。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汾酒集团子公司混改也逐步加速,在与厦门象屿集团以混合所有制成立的象屿汾酒(福建)销售有限公司中,汾酒首次不占控股地位、不主导公司运营,只拥有参股股份。吸纳更多经销商持股,也在吸引更多渠道商的同时,实现了厂商共赢。


2019年11月25日,山西汾酒接连发布19条公告,披露了与汾酒集团的7项关联资产收购,交易金额超6亿元,这也标志着汾酒集团完成整体上市的计划接近尾声,不仅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关联交易,也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为全行业树立了范本


三年来,汾酒通过严格选聘管理团队、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充分合理授权放权和考核激励动真碰硬、引入战投、推进混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创造了“汾酒速度”“汾酒加速度”。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同时,三年来,汾酒销售团队由500余人增长至4000余人;汾酒经销商数量由700余家增长至2000余家;汾酒专卖店数量由400多家增长至900多家;汾酒经销网点从5万家激增至70余万家;汾酒亿元以上市场数量翻了一番。


对于汾酒来讲,伴随着集团整体上市的完成,三年经营目标考核完美收官。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改革未来


三年改革实践对有着6000年酿酒史、1500年名酒史的汾酒来说,仅仅是一段新历史的开端。


对汾酒来说,改革永不止步,而改革目标就是汾酒的“全面复兴”


在2019年3月的纪念山西汾酒上市25周年改革发展论坛上,李秋喜就表示,作为“山西第一股、白酒第一股”,山西汾酒要在上市25年后发展不停步、改革再出发,为了实现清香天下的汾酒梦不懈奋斗。


在国企改革试点过程中,汾酒一直处于不断自我加压的状态:“11936”中长期汾酒复兴战略、“62210”五年奋斗目标,“4421”三年攻坚任务相继提出,并构建“一主三辅两新型”的产业格局与发展路径。


这是艰难的三年、罕见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的三年


在改革永不停步状态下,汾酒明确要构建“中国酒魂信仰理论体系”,弘扬“报国、诚信、创新、开放、坚韧、儒雅”的汾酒精神,以此为汾酒未来发展保驾护航,以此实现“真正实现汾酒的全面复兴”的总体目标。


李秋喜指出,“三年来,通过全体汾酒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从思想上、业绩上取得了突破,也形成了符合汾酒实际的改革方法论。同时,汾酒人实现了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活力的巨大变化,这些改革成果,共同构筑了汾酒实现复兴的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