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礼包实惠多 政策落实“快细准”

东方圣城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人社局第一时间出台战“疫”惠企大礼包,实现政策跟进快;制定疫情防控期间人社便民服务清单,推行“无申请”办理,实现服务措施细;利用大数据筛选开展“政策找人”,实现政策落实准,全力支持企业复产复工。

网上招聘、专员服务

让企业不缺人

山东经典重工厂区内拉货的卡车正在排队等候装车,该厂人力资源部经理看着不断前来面试的应聘人员,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通过参加市人社局举办‘战疫情、保复工’网络招聘会,我们已经收到了130多个求职信息,经过面试、培训,第一批近30名员工已经正式上岗,这下完成订单就没问题了。”

据悉,2月10日以来,我市举办“战疫情、保复工”2020年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服务月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发布企业岗位需求,积极引导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和求职者通过互联网实现供需对接。同时,利用数据比对匹配,向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有效提高求职招聘的效率。截至目前,1266家企业发布用工岗位28887个,求职人数10713人,达成意向3922人。

为保证重点复工企业用工需求,市人社局印发《济宁市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方案》,设立320人的人社服务专员队伍,每人联系10家左右企业,主动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建立重点企业用工台账,为企业复产复工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截至目前,对接复工复产企业4052家、用工需求18328人,帮扶实现就业5152人。

发放补贴、减免社保

为企业减负担

2月上旬,济宁高新区的艾美科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接到市人社局的电话通知,说他们符合援企稳岗失业金返还的政策,通过网上申请,没过几天,20余万元的返还资金就打到了公司的账上。

为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岗位作用,市人社局加大援企稳岗返还力度,进一步放宽申报条件,将裁员率放宽至不高于5.5%,参保职工30人及以下的裁员率放宽至20%。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确定符合条件企业名单,主动通过短信、电话提醒等方式告知企业申报,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扩大政策惠及面。实行全程网上申报,无需提供纸质材料,稳岗返还资金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实现“不见面办理”。目前,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确定符合条件企业6000余家,已审核通过857家,发放援企稳岗补贴6243.77万元。

除了援企稳岗补贴,根据中央和省文件,我市通过降低社保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共渡难关。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经批准后,可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缓缴期最长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阶段性延长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至2020年6月30日。

为缓解小微企业创业资金困难,市人社局放宽创业担保贷款资格条件,个人类创业担保贷款给予全额贴息,最长期限为3年,如借款人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贷款可申请展期1年。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优先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将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数量占企业现有职工总数的比例降至20%(100人以下的企业),100人以上的企业降至10%。

招引人才、开展培训

为企业增动力

为克服疫情对人才招引的影响,市人社局举办“孔孟之乡·文化济宁——名校人才直通车”线上招聘活动,组织全市“十强产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企业、“510”企业等用人单位提报引才需求,面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等50余所高校招才引智。通过“齐鲁人才网”平台(电脑端、手机客户端、手机网页版),实现招聘单位网上发布需求信息、求职人才网上投递简历、单位与人才在线实时交流等,突破了传统线下招聘方式对地理位置、场地设备、入场人数的限制。

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停课不停训”,大力开展“互联网+培训”,按照5元/学时的标准给予就业重点群体生活费补贴,让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成为疫情期间农民工等就业重点群体提升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全市在线培训人数7000余人。(通讯员 济仁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