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胖了一大圈!是什麼在控制你的食慾?


宅家抗疫,胖了一大圈!是什麼在控制你的食慾?

2月剛剛過去,不少人發現自己胖了一大圈!抗疫在家也是做貢獻。宅在家裡總得找點事情做吧。除了追劇刷手機,就是吃啊!明明剛吃完一頓豐盛的午餐,眼前的甜點卻依舊如此誘人。你想管住自己撕開包裝紙的手,但終究輸給了身體裡的饞蟲,一面還不忘找個藉口:甜食是裝在另外一個胃裡的!

我們與食物之間的關係其實非常簡單:大腦和腸胃之間進行信號交流,從而產生“餓”或是“飽”的感覺。然而經驗告訴我們,人類在食物面前常常會變得毫無理性。

儘管如此,除去部分進食障礙患者,絕大多數健康人還是相信,只要自己意志足夠堅定,管住嘴不是什麼難事。然而,最近一些研究發現,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飢餓與獎賞

依據經典理論,人類進食行為主要由兩套系統控制:一套負責監控飢餓狀態,一套則為大腦中的獎賞系統。前者主要受控於胃腸道及脂肪細胞釋放出來的激素,這些激素能引發胃腸道神經的活動,向大腦彙報空腹時間與飢餓水平。

獎賞系統解決的則是“吃什麼”的問題。進化讓人類偏好高熱量食物,因此,高糖高脂的食物能夠激活獎賞系統中的多巴胺活動,讓大腦產生愉悅感,這種愉悅感又反過來促使我們把這些食物塞進嘴裡,即便此時肚子一點兒也不餓。腦成像研究還發現,肥胖症患者的獎賞系統對食物的反應比較弱,因此,為了和其他人一樣從進食行為中獲得愉悅感,他們不得不以量取勝,吃下更多熱量更高的東西。

大腦甚至還會揹著我們偷偷“計算”熱量。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讓志願者估算食物的熱量,隨後讓他們參加一次模擬拍賣,為自己最想吃的食物競價。結果發現,儘管志願者很少猜對食物所含的熱量,在拍賣中卻更願意選擇那些高熱量的食物。冥冥之中起作用的不是天意,而是大腦自帶的“熱量計算器”。

兩套系統看似互不相干,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譬如,胃會分泌一種名叫“飢餓激素”的多肽,它能夠增進大腦食慾。攜帶肥胖症基因的人群體內的飢餓激素水平更高,這使得他們在餐後仍感飢餓;與此同時,在觀看食物圖片時,他們的獎賞系統也會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活動。做過胃旁路手術的患者則恰恰相反:由於胃容量減小,食物會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小腸,負責產生飽腹感的激素反應也因此變快,從而導致食慾衰退;大腦獎賞系統的運作也發生了變化,使得患者在術後更偏好那些低熱量的食物。

胃旁路手術聽上去是個減肥的好方法,可惜付出的代價有點兒大。好消息是,美國塔夫茨大學的學者蘇珊·羅伯茨想出了一個更聰明的解決方案。她設計了一系列專門用來“欺騙”大腦獎賞系統的食物,這些食物看起來熱量超高,但其實健康得多。一群體重超標的志願者在堅持吃這些“假”食物6個月後,獎賞系統對低熱量食物的反應明顯增強。也就是說,通過訓練,我們或許能讓大腦改變偏重高糖高脂食物的古老飲食習慣。


危險的獎賞系統

就在普通人一次又一次向飯後甜點投降的時候,有另外一群人卻怎麼也提不起吃飯的興趣,他們就是厭食症患者。厭食症在過去曾被認為是一種心理疾病,不過,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厭食症可能與大腦活動模式的改變有關。

和肥胖症患者相反,厭食症患者的獎賞系統對食物的反應更強烈,有道是物極必反,這使得進食對他們來說反而成了一種負擔。還有一些觀點認為,厭食症患者的獎賞系統喜歡的可能不是飽腹感而是飢餓感,後者更容易讓他們感受到平靜與滿足。

獎賞系統的改變到底是厭食症的原因還是後果,目前還不清楚。不過,醫生還是可以根據這些研究成果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案。例如,在大腦中特定區域埋入電極刺激獎賞系統的活動,從而激發患者的食慾。相關實驗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


掌控大腦的腸道菌群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吃的問題上,背地裡“做手腳”的不只有我們的大腦,還有居住在我們身體裡的一群迷你生物,也就是腸道菌群。

人的飲食習慣會影響自身腸道菌群的結構。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厭食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體內的腸道菌群是不一樣的,當厭食症狀特別明顯時,那些能依靠少量養分存活的菌種就佔了上風,開始蓬勃生長。

最近,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觀點,即腸道菌群不僅受宿主飲食習慣的影響,也會反過來影響宿主對食物的偏好。這當中可能存在多種作用機理,例如腸道菌群會干擾人的味覺感受器,也會釋放出與腸道激素類似的蛋白質分子。因此,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或許能夠通過改善腸道菌群來培養更加健康的進食習慣。

不僅如此,如果這一觀點是正確的話,考慮到腸道細菌可以在人群之間進行傳播,我們甚至能觀察到“食慾傳染”的現象。的確,調查發現,肥胖人士的朋友圈裡往往不乏“重量級人物”。這可能不是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而是因為他們共有同一類型的腸道菌群。


控制食慾不簡單

關於食慾控制因素的研究還在繼續,其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已有動物實驗發現,飢餓激素能促進酒精、尼古丁及其他成癮藥物的攝入,那些能引起飽腹感的激素的效果則恰恰相反。這或許能為廣大物質依賴患者帶來解脫的希望。

這些研究也將改變人們對飲食障礙的認識。暴食不等於意志薄弱,厭食也不等於自我放棄。就像蘇珊·羅伯茨所說的那樣,單純依靠毅力來控制進食行為“在過去30年裡未能獲得成功,來年也不見得能成功。因此,我們必須另尋出路。”



本文選自《科學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