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歐美股市報復性反彈 是曇花一現還是趨勢反轉?


繼週四美股熔斷,全球資本市場暴跌之後,週五全球資本市場開始大幅反彈,投資者也鬆一口氣。A股市場經受住了市場大跌的考驗,在大幅低開之後出現震盪回升,雖然最終收跌,但是跌幅不大。這也驗證了我的判斷,美股見頂實際上是A股見底的機會,美國近期斷崖式下跌,對A股的影響是短期的,A股從中期來看,還是慢牛長牛的走勢,而本週據統計,A股跌幅是全球主要資本市場裡面最少的,A股確實具有韌性,這能給我們A股的投資者帶來很多的信心。


美股接連暴跌,並且一週之內出現兩次熔斷,這是史上非常罕見的,一般股市見頂之後進入熊市都會暴跌,但是像這種跌法,連股神巴菲特都感嘆從來沒有見過。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活見久”,活了很久,什麼沒見過,但是確實這一次,沒有見過。


在中國股市收盤之後,“央媽”又送的大禮包,央行宣佈下調0.5-1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向市場釋放了5500億的流動性,央行降準可以說是及時雨,通過降準一方面釋放了增量資金,有利於對沖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另一方面大幅提振投資者的信心,體現出央行在市場信心不足的時候,給予了充分的關懷。


央行降準也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了一線希望,而多個國家已經將宣佈禁止做空,因為最近已經有12個國家的股市出現了熔斷,可以說這一次的大跌是全球性的。比如說:韓國將禁止股票賣空6個月,政策從3月16日實施。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禁止針對部分意大利、西班牙金融工具的賣空。德意志交易所發言人也表示德意志交易所考慮可能禁止賣空,因此全球股市出現大反彈。歐洲的股市從反彈力度來看,意大利反彈了15.59%,西班牙反彈了10.72%,是反彈比較多的,英國、法國、德國也都反彈了7%以上,可以說反彈力度都是比較大的,富時A50期貨也由跌轉漲,達到2%。


多重利好共振,帶動了股市的反彈,當然這也是由於之前跌幅太大了,所以反彈力度也很大,而美聯儲也及時的救市,先是在週四的時候釋放出5000億美元的流動性,週五繼續釋放5000億美元的流動性,因此美股也開盤也出現了比較大的反彈,週五早盤美股先是大幅高開,盤中最高反彈超過1300點,隨後市場出現大幅震盪。美股週五大幅收高逾9%,主要股指尾盤強勢拉昇,道指飆升近2000點。三大股指均錄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市場仍在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及各國的應對措施。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疫情。加拿大央行緊急降息。美國有望達成病毒疫情紓困財政刺激計劃,讓美國投資者得到了提振。這些利好的政策,能不能改變美股見頂回落的態勢?現在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本週一和週五美股兩次出現熔斷,可以說是史上罕見的。下跌的快,反彈的慢,這是明顯的熊市特徵,而從三大股指的跌幅來看,從高點算起,跌幅都超過了20%,也就是說已經進入到熊市的區間,之前在週一的時候我就給大家強調,不要去接下降中的匕首,一旦下跌超過20%,確認了熊市的趨勢,可能還會再下跌20%。當然具體下跌多少?還要看每次市場的漲幅。由於美股這次牛市長了11年,所以累積的獲利盤非常重。在下跌的時候,往往跌幅是比較大的,當然市場下跌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反彈的機會,而這一點是必然的,像大摩經濟學家就下調了上半年全球GDP預期,預計美歐上半年GDP會萎縮,這是由於日益嚴峻的新冠疫情在海外的擴散,使得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們開始下調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


回到A股市場,我在去年12月10日發佈的2020年“十大預言”,明確講到美股在今年會見頂回落,A股則會走出慢牛長牛的走勢,向上有20%的上漲空間,現在雖然受到了疫情的衝擊,A股在春節開市交易之後跌出了黃金坑,但是我仍然維持我的觀點不變,我認為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是短暫的,對股市的衝擊是一次性的。等到疫情過後,經濟面會很快的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而股市也會迎來大幅上漲的機會。


下週市場可能就會迎來反彈機會,央行降準是一個利好,可能會給市場帶來反彈的機會,另外,近期發行了1000多億的新基金,這些新基金也都會趁這次市場下跌來建倉,從而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而險資、養老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會考慮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去抄底優質股票,這些都會給A股市場帶來反彈機會。


3000點是A股市場一個重要整數關口,3000點可以說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反覆了好多年,其實3000點屬於歷史大底的水平,低於3000點就是歷史大底,但是A股市場要想走出長期上漲的走勢,現在還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全球資本市場環境,在美股接連暴跌的情況之下,A股雖然具有韌性,走勢強勁,但是也很難出現單邊上漲,必然是震盪的。在3000點附近,通過長期的盤整、換手,可以說為未來的牛市行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9年初我就提出未來十年是A股市場的黃金十年,也是A股慢牛長牛的起點。現在認同黃金十年的人越來越多,可以說過去十年看美股,未來十年看A股,這是我一直跟大家強調的觀點。


中國經濟結束了高速增長,進入到中速高質量增長,我們的經濟在轉型,過去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比如說出口、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現在已經開始逐步讓位於消費和科技。經濟轉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投資機會,比如說春節過後,大家炒的5G、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特高壓等新基建的七大領域,其實就是經濟轉型帶來的預期的成長。


消費也是未來可以持續關注的板塊,我國消費是具有長期增長能力的,因為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消費白馬股的增長潛力是非常大的,我一直非常看好,雖然疫情可能會影響到一季度的消費增長,但是等疫情過後,大家會報復性消費,消費會出現很快的回升,所以現在是佈局品牌消費品的時機。而券商股,代表行情的風向標,一旦行情企穩,券商股也會迎來反彈的機會。消費、券商和科技是我從2019年初就建議大家重點關注的三大方向,而這三大方向將是未來可以深度挖掘的三個方向。


楊德龍:歐美股市報復性反彈 是曇花一現還是趨勢反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