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曹操、首汽 记者街头体验哪家网约车“更安全”

随着天津市战疫形势好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启了复工复产模式,街上人流车流明显增多。不过,人们仍绷着安全防护这根弦,又或许因为“独”惯了,不少市民外出时,选择了网约车。那么网约车的防护做的怎么样?叫网约车安全吗?3月13日,记者体验了目前天津市街头奔跑最多的几家网约车。


滴滴、曹操、首汽 记者街头体验哪家网约车“更安全”


上午十点,记者叫了滴滴礼橙专车。刚下单,系统显示秒接单。不一会儿,一辆车身干净的黑色小车停在面前。于增禄师傅下车到后门处打开车门。记者注意到,他戴着白手套和淡蓝色口罩,车内非常整洁,白色透明的防护膜把前后两排座位中间密封的严严实实。窗户上贴着“今日已消毒,3月13日”的标贴。车内手扣处还贴着“津门战役”的二维码。在于师傅的提醒下,记者拿出手机扫码成功后,安心落座。

于师傅说,滴滴礼橙专车要求每位专车司机必须做到“五个一”,即:每一位司机必须佩戴口罩,每一辆专车必须执行消毒,司机每一天出车必须上报体温,每一程结束必须开窗通风,每天填写消毒车贴。

“嫌麻烦吗?”“为了乘客也为了自己的安全,麻烦点就不算啥了”,他笑着说。

记者发现车里准备有防护3件套,包括口罩、消毒液和手套。“没戴口罩的乘客不能上车,偶尔遇到没有口罩的呢,我就给他一个”。

他指着最新的硬核“黑科技”防护薄膜说,“这个只花了15元的安装费,在滴滴设立的天津服务点安装的,后来滴滴以补贴形式给了我们补贴,鼓励司机都去安装、保证司乘安全嘛。

于师傅说,除夕以来他基本没怎么休息,“随着复工复产,叫车的单子明显增多了。”

记者下车后,于师傅打开车窗通风,又拿出一瓶酒精喷雾,向车门内侧、后座喷了起来。“每一位乘客下车后,我们都这么做”,他解释。

中午12:45,记者叫了曹操专车,同样的秒接单。上车后,记者看到这辆白色小车的前后排座位中间也有防护膜,不过是粉色的类似于一次性雨衣的那种膜,而且膜与车顶衔接处并没有密封,露出很大的缝。在副驾驶座位后面,有“津门战役”二维码,记者扫码成功后,落座。

司机王师傅戴着口罩。他说,这个防护膜是他自己蒙上去的,“曹操专车在全市只给100辆车贴防护膜,没轮到我们。我就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了”。虽然没有做到前后排完全密封隔离,但他认为完全可以避免飞沫传播了,至少自己心理上会觉得安全。车上也有“今日已消毒,3月13日”的标贴。

下午1:38,记者又叫了首汽约车。接单成功后,等了大约7分钟,一辆黑色小车开了过来。记者打开车门,坐到后排,发现车里很整洁,但没有“津门战役”二维码,也没有防护膜,司机张师傅戴着口罩。记者问是因为最近疫情大为缓解才没有贴膜吗?回答说一直没贴。不过乘客不带口罩的话,之前是不让上车的,最近几天也没那么严格了,但他自己始终戴着口罩。车子回到公司固定消毒点去消杀,每天一次。

一轮体验下来,记者整体感觉各家专车司机都有安保意识,都戴着口罩,但防护程度却也有别。相比之下,滴滴礼橙专车安全防护更为到位,曹操专车次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