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不同的婚姻觀,不同的結局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主要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與貴族青年達西逐漸相愛的故事。英國小說家、戲劇家毛姆將其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還有人把這部作品稱為“全世界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在這部作品誕生後的兩百多年裡,這部作品深受大眾喜愛,並被多次改編影視作品。

《傲慢與偏見》:不同的婚姻觀,不同的結局




最近幾年,有讀者吐槽這部作品是“名著中的瑪麗蘇”,說這是“貴族式的霸道總裁愛上我”。講真,這是對這部作品的誤解,且不說這本書詼諧的文筆以及書中反映的世態人情,單說書中描寫的幾位女性的婚姻觀,到今天看,依然能夠給人很多啟發。

伊麗莎白:能讓我結婚的,只有愛情


《傲慢與偏見》:不同的婚姻觀,不同的結局


作為本書的主角,伊麗莎白有很多美好的品質。她長得很美,雖然在很多人眼中比不上她的姐姐,但是她很聰明,加上生動的個性讓她顯得很有生機,很有魅力。在幾個女兒中,父親最喜歡的也是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也有一些在他人看來不是優勢的地方。比如,她沒有繼承權,父親的財產將來都是侄子的,父親去世後,她得不到父親的任何財產。她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父母沒有為她和姐妹們請過家庭教師。母親和幾個妹妹的市儈也經常讓她感覺很尷尬。這些加在一起,讓一些人(比如達西先生的姨母)覺得太上不了檯面。

即便是這樣,她也依然堅持,婚姻只能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能讓她結婚的,也只有愛情。

先來說說她面對表兄柯林斯的表現吧!柯林斯是一位牧師,按照當時的規定,柯林斯會繼承伊麗莎白父親的所有財產。他來到伊麗莎白家,決定從幾個女兒中選擇一位作為自己未來的妻子,美其名曰這是“補償”。他先是看中了伊麗莎白的姐姐簡,當得知簡已經有心上人後,立刻將目標轉向伊麗莎白。

在伊麗莎白的母親班納特太太看來,如果自己的女兒能被柯林斯看中,這簡直太幸運了。所以,在全家人一起吃飯時,柯林斯先生闖進來提出,要和伊麗莎白單獨聊聊,班納特太太立馬帶著其餘幾個女兒離開了。聰明如伊麗莎白,何嘗不懂母親的想法?

柯林斯雖然資產頗豐,並且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實在太無趣了,過於精明而又有些自以為是。更重要的是,伊麗莎白一點都不喜歡她。然而,在柯林斯向她求婚時,她拒絕了。

這讓母親大發雷霆,甚至不惜以斷絕關係來讓她就範。但她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傲慢與偏見》:不同的婚姻觀,不同的結局


伊麗莎白最終的確是和更有錢、更有地位的達西在一起了,但這絕不是又因為他的權勢和資產。在最初和達西認識時,伊麗莎白對達西抱有偏見,認為他過於傲慢。當達西對伊麗莎白有了好感,慢慢走近她時,她始終和達西保持著距離。

當她誤以為達西對待軍官鄧肯先生不公時,她曾為鄧肯打抱不平。當她以為達西拆散了姐姐簡和達西的朋友賓利先生時,更是嚴詞指責達西。那一次,她的言辭深深地戳傷了達西的心。

後來誤會解開,她終於看明白了達西先生是怎樣的人,更重要的是,她看明白了自己的心,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她對達西已經用情很深,於是,當達西再次向她表白時,她接受了。


曾以為自己不會輕易結婚的伊麗莎白還是結婚了,那無關達西的相貌、財富和地位,而是因為她真的喜歡他。

夏洛蒂:我只想要一個舒服的家


《傲慢與偏見》:不同的婚姻觀,不同的結局


作為伊麗莎白的好朋友,夏洛蒂在很多時候都很聰明,對世事看得有很通透,她和伊麗莎白也有很多共同語言,但是她對待婚姻的態度和伊麗莎白大不一樣。


在柯林斯被伊麗莎白拒絕以後,夏洛蒂看準機會,巧妙地向柯林斯表達了好感。第二天,柯林斯就上門提親了。夏洛蒂的父母——盧卡斯爵士和夫人立刻答應了,在他們看來,這也是一門值得炫耀的親事。

可是,伊麗莎白認為,這太荒唐了,怎麼能這樣呢?她實在看不懂夏洛蒂的心思,甚至認為夏洛蒂是在自甘墮落。

而在夏洛蒂看來,這門婚姻對她來說太合適了。她覺得自己年齡到了,該結婚了。她的孃家沒有過多的資產,她自己也不是一個追求浪漫的人,她只想要一個舒舒服服的家,柯林斯的性格、社會地位和資產,能夠為她提供這些。

婚後,柯林斯雖然古板無趣,但人品算過得去,所以,對她而言,日子並不難過,更重要的是,她住進了一座有花園的大房子。大概日子可以按照她期待的,平平安安地過下去。

多少人原本想活成伊麗莎白,最終卻成了夏綠蒂


《傲慢與偏見》:不同的婚姻觀,不同的結局


​相信有不少女孩都曾經幻想過像伊麗莎白一樣,遇到自己的達西先生。那個人也許並不需要像達西先生一樣優秀,甚至也許不需要有很多世俗意義上的優勢,只是因為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就想和這個人在一起。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活成了伊麗莎白,有些女孩成了夏洛蒂。

她們原本想和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在一起,但最終嫁給的,卻不是自己最喜歡的那個人。

也許是因為年齡到了,畢竟周圍人的評價也是很可怕的。

也許是因為到了一定時候,那個人還沒有出現,或許出現了,但不滿足一些條件,於是,選擇了條件更能讓自己心動的人。

曾經聽到過有人將結婚比作搶凳子的遊戲。在搶凳子游戲開始時,大家不慌不忙,甚至嘻嘻哈哈,但是幾輪遊戲之後,發現不少人已經坐在了椅子上,而自己和其他少數幾個人還站著。於是,匆忙坐下。

有些人最終嫁給的,並不是自己最喜歡的人,而是離自己最近,能讓自己最方便的人,正如搶凳子游戲中的人坐在了離自己最近的椅子上。

伊麗莎白只因為愛情而結婚的觀點固然值得讚揚,固然值得當代人學習,但是,夏洛蒂一樣的婚姻觀就該被指責嗎?這也倒未必。


畢竟人生在世,都不容易,誰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其實,無所謂對錯,關鍵在於選擇,並且有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的能力。

通透如夏洛蒂,她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婚後的生活可能會是無趣的?但她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有人說,結婚應該是,也只能是因為彼此相愛。可是,世界上所有人都能遇到彼此相愛的人呢?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伊麗莎白一樣,最終等到自己的達西先生呢?

那些即便是被父母逼婚、被周圍人投來異樣眼光的大齡未婚青年、未婚中年,即便是頂著莫大的壓力也絕不將就,堅持要等到自己的今生摯愛,他們固然值得歌頌,但我們也沒有必要指責那些“將就”的人。

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知道自己的選擇可能帶來的結果,並且能夠承擔結果。

如此,足矣。


“我有一支筆,足以慰紅塵。”我是清泉瑜玥,寫理性又溫暖的文字,歡迎關注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