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啥高超音速滑翔導彈很難被攔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漢語博大精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為道教語,為道家告誡信徒警惕外界誘惑之語。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詞在眾多的解釋中,人們常常比喻一新事物興起,又會有一更新的事物超越其上。還有就是,比喻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其實大白話就是“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意思。

當代軍事技術的發展也是這樣的,後膛槍戰勝前膛槍,航母戰勝戰列艦,導彈戰勝飛機,都是一物降一物的意思。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近十幾年來,隨著彈道導彈越來越普及到各個國家成為弱國對付強國的利器,反導技術也異軍突起。

特別是美國,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由NMD和TMD組成,美國陸軍有三種地對空導彈系統: PAC-3(愛國者-3),THAAD薩德(終端高空區域防空), MEADS(中程增強型防空系統)。美國海軍的SM-3(標準-3)SM-6(標準-6)。聯合軍種的GMD(地基中端防禦), 空軍的機載激光打擊器(ABL), 動能攔截彈(KEI)。

這裡也可以用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彈道導彈雖然看上去威力巨大不可抵禦,但是隨著反導技術的不斷成熟,反過來對彈道導彈再次形成了巨大的威脅。2001年12月13日,美國總統布什在白宮玫瑰園正式宣佈,美國退出1972年與前蘇聯共同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這是美國對反導技術信心百倍的表現。

下圖 美國發展的多彈頭攔截多彈頭的KEI系統,但是也只能攔截固定彈道的彈道導彈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下圖 吹的神乎其神的薩德攔截系統,只能攔截230公里以上的固定彈道的彈道導彈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美國的表現,說白了就是你們各國都搞不成的事,我搞成了,你們各國再想追上我很難,所以我撕毀反導條約。之前,中俄都反對發展反導,因為反導技術實際上是進攻性武器,會破壞全世界的戰略平衡。

再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這裡要再次運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來形容克服反導的另外一種利器,這就是高超音速飛行器武器,或者說叫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飛行器武器。目前看,之前的反導技術已經在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飛行器武器面前變成了一堆廢鐵,而且今後幾十年不會再有新的變化。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沒有花錢的不是是如何變成花再多的錢也不是的

簡單科普一下:

主要原因:過去的防空導彈是為攔截彈道導彈和普通巡航導彈等飛行器設計的。廣義說導彈和飛行器分兩大類:

一、彈道導彈或彈道飛行器:指發射後進入太空,按固定太空軌道飛行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後,沿拋物線自然墜落的導彈或飛行器。廣義說按固定軌道飛行的衛星、飛船也是特殊的彈道飛行器,與普通彈道飛行器不同:它們不會在太空飛行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後立即沿拋物線墜落。相反,它們會在固定太空軌道繞地球飛行幾年甚至幾十年,然後有的會墜落到地面或海面,很多則成為太空垃圾永遠在太空繞地球軌道飛行。另外,飛機投擲的無制導炸彈,無制導能力的迫擊炮彈、榴彈、火箭彈、高炮彈等等也是固定彈道,不過,只是彈道炸彈、彈道炮彈,不是彈道導彈。

二、巡航導彈或巡航飛行器:指發射後進入空中或太空,沒有固定的空中或太空軌道,可自主改變飛行航跡的導彈或飛行器。有些人以為只有在超低空慢速飛行的導彈才是巡航導彈,其實是因為受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影響太大造成誤解,戰斧只是一種低空亞音速巡航導彈。

實際上除了彈道導彈以外,所有其他導彈都是巡航導彈。如:空空導彈、空地導彈、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超高音速滑翔導彈等等都是巡航導彈。廣義說,固定翼飛機、直升飛機、無人機也是巡航飛行,不過它們是巡航飛機,不是巡航導彈。另外,具備變軌飛行能力的可變軌衛星、可變軌飛船、可變軌航天飛機、空天飛機也是巡航飛行器,不過它們是太空巡航,不屬於航空巡航。

科技又進步了

言歸正傳。為啥像DF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很難被攔截?主要原因有二:

  1. 現役反彈道導彈都是按照在太空固定軌道攔截彈道導彈設計的,只能攔截軌道很穩固的彈道導彈。從沒考慮過在太空攔截軌道紊亂的導彈,更沒考慮在臨近空間攔截軌道特別紊亂的導彈。

例如:美國薩德導彈、標準3改防空導彈。設計目標就是攔截中段的中程彈道導彈,這些導彈中段的飛行高度在幾百公里高的太空,如果是飛行軌道固定不變的無制導中程導彈,大概率會被它們攔截。但是,它們不能攔截可變軌的中程彈道導彈。更不可能攔截高超音速滑翔導彈,因為後者根本不進入太空,是在20公里--100公里近地軌道飛行。眾所周知,幾百公里高度太空沒有空氣,是真空,軌道非常穩定幾乎沒有偏差,只要地面或軍艦雷達的大型計算機提前計算好來襲彈道導彈的固定飛行軌跡,發射出去的攔截彈就正好能撞毀敵人彈道導彈。可是,20-100公里高度的近地空間有很多空氣,滑翔導彈在飛行中與空氣摩擦會對飛行彈道造成紊亂,假設攔截彈發射前計算的碰撞點是A點,滑翔彈的實際飛行軌道可能是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外的B點,薩德和標準三改的彈頭又不裝炸藥,是一根坦克穿甲彈芯一樣的細金屬桿,根本撞不上滑翔導彈。

  1. 現役防空導彈都是按攔截只有3-4馬赫速度、機動過載20-30G飛機和導彈設計的。目前,無論三代機、四代機最大速度也就2.5馬赫,過載也就9G以下。很多反艦導彈、巡航導彈速度也只有2-3馬赫,機動過載也在30G以內,又都是在5--10公里稠密大氣層飛行。雖然是巡航飛行,航跡經常會有微小變化,但航跡相對穩定,很容易被現役防空導彈攔截。可是,誰聽說過防空導彈或空空導彈能攔截5-6馬赫速度、50-60G過載空空導彈和防空導彈?沒有!

目前,只是有個別國家在探討研製,離服役還很遠。這就是上述論點的證據。而高超音速滑翔彈速度高達5-10馬赫,機動過載可能超過200G,這個速度在20--100公里臨近空間,特別是在空氣相對稠密的20公里高空,與空氣摩擦衝撞、起起伏伏、飄來飄去的滑翔,經常會大幅度偏離巡航軌跡,航線紊亂的一塌糊塗,更嚴重是還經常衝高、下壓,每一次衝高、下壓都像一次新的發射,導致飛機、軍艦、地面防空導彈或空空導彈雷達的大型計算機根本無法預先計算靠譜的攔截點,而空空導彈和防空導彈彈頭內自己攜帶的計算機又太微小,根本沒能力計算超高音速滑翔導彈時時刻刻都在大幅度變化的航跡。所以,現役空空導彈和防空導彈根本沒能力攔截超高音速滑翔導彈。

美國權威的軍方智庫蘭德公司也認為,中國的高超一是螺旋彈道、二是從目標後方攻擊,橫向機動等,反導能想到的,高超也都想到了。

對於高超,能通過紅外傳感器發現,這從來不是啥問題。但能發現跟能攔截完全不是一回事。對於像DF17這樣的大氣層內乘波體滑翔彈,你的攔截彈至少得有相同的高超音速下過載機動能力才可能攔截。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下圖 我國公開展示的高超音速飛行器,上圖美國的HTV-2沒成功,中國成功了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PLA的水漂彈不單單進行縱向彈跳,還會進行橫向彈跳,所以,十年乃至二十年內,地面反導系統基本上沒有攔截手段,甚至是這種攔截技術都沒有!

這種技術優勢是壓倒性的優勢,所以才被稱為東風-征服(美媒稱DF-ZF)!

反導系統只能進行有限次數的機動,不僅僅說導彈,類似衛星這種環地球軌道都很難計算的!任何微小的軌道變動都有可能導致目標丟失,這不單單涉及到計算能力問題,還包括探測和制導問題!每一次彈跳,因為速度與角度的不同,跳躍距離與方向都是不確定的,這也是美國高超音速導彈失敗的原因,角度控制失敗!要麼成了人造隕石,要麼就是自己的導彈飛哪裡了都不知道!連自己的帶信標的試驗導彈都不知所蹤,又如何去探測別人的高機動高超音速導彈?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為什麼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會讓反導變成一堆廢鐵

好像KKV在大氣層內機動能力不足,例如標準3的實用高度下限是40公里。而東風17之類的滑翔體在高度30~40公里之間漂移機動,KKV靠矢量噴嘴動力活動範圍小,難以精確碰撞。標準6在高度為30~40公里之間空域活動時,翼面的氣動力也不足以支持太大過載。A135/薩德/愛國者同理。

作者 笑佛 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