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距传说中难得一遇的2020年2月2日,已经过去了37天。很多情侣计划当天领证没成功。被延误了终身大事的他们,想必早已等待多时。不想,民政局真的开门了。最先踏破门槛的,却是离婚的“队伍”。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2020年3月2日起,西安多个民政局开始上班。消息一出,碑林区接连两天离婚预约人数爆满。几乎是同时,雁塔区的离婚预约排到了18日,灞桥区也排到了月底。踊跃离婚”的现象,引得工作人员都不由得感叹:出现了一个“离婚小高峰”。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西安婚姻登记处离婚预约爆满仔细想想,这种情况早有端倪。2月4日,我们还普遍宅在家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热搜——#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干什么?#评论区冷不丁冒出一个回答,很快被顶到最高处:“马上离婚”。某乎上的一个问题也分外火爆——为什么疫情期间很多情侣会分手?很快吸引了3000多人回答,光是浏览次数,就高达1300万余次。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按理说,这次“超长假期”,应该是夫妻们难得的“相处蜜月期”。谁知,相处愈久,急于分道扬镳的人反而愈多。原因出在哪里?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透露:其实,往年的春节过后,也会出现类似的小高峰。


今年只是把这个时间延缓,离婚诉求都被积压了下来。换言之,不是疫情期间扎堆离婚,而是这些婚姻,本来就有问题。疫情,不过是个借口。据民政部调查统计,从1987年到2017年,中国的离婚率从0.55‰上升到3.2‰,连续15年上涨。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民政部1987年-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


与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相对应的,是逐年降低的结婚率。从2004-2018年,结婚率从9.6‰,跌至7.3‰,连续15年降低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尽管离婚的程序越来越复杂,甚至出台了“冷静期”的政策。依旧挡不住分崩离析的恋人们,愈发决绝的态度。正如《失恋33天》里所说的那样:“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怎么就离婚了?


“都宅在家里,有什么好离婚的?”一段婚姻走向结束,不是一朝一夕间的突然决定。问题,或许就出现在:都长时间呆在家里。平时虽然低头不见抬头见,但各自都有工作要忙,而如今,既然“闲着也是闲着”,那不如“新仇旧恨”一起算。谁洗碗、谁拖地、孩子作业谁辅导;丈夫嫌弃妻子唠叨,妻子嫌弃丈夫不够体贴……相处的时间变长,细节被放大,矛盾,也随之被激化。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网友模拟疫情期间的婚姻矛盾


浙江省人民法院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离婚原因中,的确有34.21%是因为生活琐事。疫情像是一面镜子,把这个事实,直接摊开在我们面前。以前总是以为,是工作多,应酬忙,没时间交流这些琐事。结果两个人在家待了一个多月,还是常常相顾无言。


才发现,原来很多问题已经变得无解,不是没时间说,只是不愿意说、懒得说、甚至是没法说。有读者留言:和丈夫结婚后,她生了个女儿,孩子已经6个月大了,但丈夫从不参与育儿的事情。“他赚钱,所以他理所应该地觉得带小孩和他无关。”丈夫觉得上班辛苦,衣服要她帮忙准备好,就连袜子也要洗好、放好。没能力照顾小孩,也压根没想过照顾一下妻女的丈夫,无数次让她萌生了离婚的念头:


“快来个小三吧,让他和我离婚。”

比起丧偶式育儿这样引起“公愤”的事情,很多情绪,在婚姻里解决不了,也不那么容易得到共鸣。


另一位网友,就有苦难言:自己不喜欢毛绒动物,但丈夫婚前就养了,婚后她建议丈夫把小宠物送人,丈夫不愿意,还她没爱心。忍着。类似的问题不断积压,不知道哪一件,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说决定和一个人走入婚姻前,要先和TA一起旅行。


两个人独立相处的时间里,如果生活中有难以解决矛盾和不适,会很快暴露。而现实是,大多数人,婚后可能都没空保持长期的单独相处。这段时间,给了不少夫妻在家“度蜜月”的时间,也给了看清双方是否合适的机会。《2020婚姻家庭幸福感调查报告》中指出,影响婚姻幸福感的九大因素中,沟通、理解的意愿和能力位列第一。疫情带给人精神上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也让夫妻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困难,低效。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民政局开门了,却迎来了猝不及防的“离婚潮”

微博网友准备疫情结束后离婚,吐槽自己“忍不了啦”


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人。

即便再相爱,再契合的两个人,也一定会存在差异。做到“包容全部”,难。但能否维系婚姻,关键在于两人对待差异的态度。是相互埋怨、互相撕扯着生活,还是积极沟通,寻找平衡点。不同的做法,也牵引着婚姻走上不同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