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复产有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物资供应的影响:运输能力、运输资源重新配置;物资供应逐渐恢复且回调到正常水平;

二、对生产组织的影响:陆续复产并挽回生产损失;劳动力缺口和人员招募;重新调整生产计划;

三、对金融秩序的影响:企业对金融资源的急迫需求;补贴与扶持政策;金融资产交易;

四、对内外贸易的影响:贸易能力恢复,供需重新平衡;

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信心恢复。


此次疫情打乱了正常的企业经营秩序和经济社会运行的节奏。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启示和教训,就是企业依然没有建立起普遍的“业务持续性”理念。业务持续性,指的是无论发生任何重大的内外冲击和灾害,如何确保企业业务最小限度运转、不中断,并且在遭遇重大挑战之后如何接续运营。

这个课题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从企业防火防灾防震,到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VUCA),业务持续管理(BCM)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曾于2009年作为执行主编,与中国业务持续管理专业委员会陈建新主任出版了《中国业务持续管理现状与发展》(原子能出版社,2009),10年过去了,其实感觉推广成效并不显著。这个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段永朝

产业互联网研产投联盟专家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


热点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上海市经信委:促进一批在线科技、产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生命健康项目落地,为经济增能蓄力


3月2日下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建明、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许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吴英姿,介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建明表示:新冠疫情的爆发,一方面导致经济出现暂时性的停摆,另一方面新经济新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二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快应用。三是新业态新模式迎来重大机遇。“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制定全市在线科技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在无人经济、在线经济、AI+、区块链+、5G+等方面,前瞻布局新兴市场需求,通过定制化的政策,在我市率先培育若干细分市场龙头,撬动一批在线科技、产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生命健康项目落地,重塑产业发展格局,为疫情过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能蓄力。


青岛出台意见:3至5年形成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近日,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保监局、青岛证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全市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作为近期开展的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春风行动”十项措施之一,

将有效增加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的金融供给,为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增加渠道,打通企业复工复产的的供应链条和金融链条。而长远来看,青岛市将利用3-5年的时间,基本形成市场机制完善、支持实体精准、科技特色突出、发展环境优良、风险防控有力的国内领先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禧云国际联合渤海信托面向中小微团餐企业推出供应链信托产品


近日,中国团餐产业链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禧云国际与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联合推出“渤海信托·2019禧云供应链·金融1号”信托产品。这是一款针对团餐领域的新型供应链信托产品,以信息化大数据为风控依据,可为国内中小型团餐企业提供供应链信托支持,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创新带来示范价值。


此次渤海信托与禧云国际联合推出“渤海信托·2019禧云供应链·金融1号”信托产品是双方在供应链信托业务方面的一次深入探索,将实现团餐领域核心企业的信用延伸,并解决中小微团餐企业在供应链方面的快速融资需求,让传统金融未能覆盖的团餐产业链末端企业也能享受到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也将为团餐行业的供应链信托业务提供示范,推动团餐行业高质量发展。


多多电商物流支援升级,陆、海、空多式联运接力


据国联股份(603613.SH)官微消息,基于多多电商平台交易的数万吨防疫物资、生产物资及原材料陆续起运,由卡车、罐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串起接力长龙,为国联股份多多电商产业链战“疫“支援行动提供了强大支撑。


据悉,截至2月25日,已有153家物流运输企业和26家危化品物流企业响应多多电商产业链“战疫”计划倡议并加入战“疫”协同单位,累计完成“用于接驳空运口罩、防护服、瓶装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厢式货车230余辆次;用于运输无纺布、熔喷布、PVC等防疫物资原材料的普货挂车330余辆次;用于运输乙醇、酒精、次氯酸钠等防疫物资的罐车、货轮800余辆/轮次。”他们基于各自优势运输方式和路线,努力克服各种障碍,积极投身于各类物资和原材料的物流一线,为产业链防疫工作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育部再度同意17所高校增设“供应链管理专业”


日前,教育部网站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通知显示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其中,教育部同意17所院校设置供应链管理本科专业。


此前2019年3月,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7号)》公布的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就已有7所高校申报的“供应链管理”专业得到教育部同意设置。其中,西交利物浦大学是具有“供应链管理”专业开设资格的高校之一。


西交利物浦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创新,面向未来新型产业和新型金融的人才需求,与AMT共建产金融合学院,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培养“产业×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精英和领袖人才。


重要投融资


“锅圈”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IDG领投


2月24日,食材供应链企业“锅圈”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嘉御基金、不惑创投跟投。此前,锅圈于2019年8月获不惑创投4500万元人民币A轮投资,2019年10月获三全食品5000万元人民币A+轮投资。锅圈在半年时间连续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4.5亿人民币。“锅圈”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深度优化产品供应链、核心市场区域扩张、线上业务运营、及加强团队等方面的投入。


锅圈成立于2017年,专注为中国的家庭提供最优质的厨房食材。锅圈坚持以全部自研方式,为中国的家庭提供了超过400种高品质火锅食材,目前已经拓展到社区家庭的成品菜、半成品菜供应链。锅圈通过数字化C端需求,及智能化改造了火锅食材的上游供应链,大幅提升了工厂端的品质及供应效率。


冷冻食材供应链服务平台“冻品到家”宣布完成3500万元人民币A3轮融资


2月25日,冷冻食材供应链服务平台“冻品到家”宣布完成3500万元人民币A3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梅花创投领投,不惑创投、魔量资本跟投。此前,冻品到家于2017年3月获真顺基金、华创资本、诚合资本天使轮融资,2017年8月获愉悦资本、真顺基金、君联资本、魔量资本A1轮融资,2018年8月获北京市生活性服务基金A2轮融资。冻品到家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对上游工厂的整合赋能和市场扩张。


冻品到家成立于2016年底,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冷冻食材供应链服务平台,专注为餐饮商家提供冻品食材一站式服务,全面覆盖终端深度需求。自成立以来,冻品到家拥有下单活跃用户超过8000家,下单用户次月复购率稳定在85%以上,2019年全年营收超过5亿元,已实现全年整体盈利。


厨具B2B平台“集餐厨”完成4000万A+轮融资,合鲸资本领投


2月22日,集餐厨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合鲸资本领投,老股东汇禾资本、新势能资本、和财基金、浅石创投跟投。集餐厨团队表示:此次融资将助力集餐厨电商体系升级转型,服务全国连锁加盟客户及餐饮企业,带动餐厨行业迎来电商时代,进一步稳健集餐厨上下游合作信心,加快全国商业模式落地速度。


集餐厨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为餐饮企业提供餐饮设备用品及服务的B2B平台,以线上商城、线下实体加盟店、智能厨房解决方案为载体,并为生厂商、实体渠道提供信息、数据服务。


专注于童装供应链:“快衣”完成千万元融资,年营业额8000万元


童装供应链平台“快衣”近期完成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浙江大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大奔主要为服装品牌提供金融服务,也参股了多个服装品牌。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线上系统更新。


“快衣”隶属于杭州蔚蓝智衣科技,是一个专注于童装供应链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平台聚集了一批加工厂资源,拆分服装生产流程并线上统一组织生产,品牌方只需提供样衣就可以直接报价下单。


公司目前营收主要是向品牌方收取订单金额10-15%的服务费,以及供应链金融4%左右的佣金。此外,服装行业内面料采购现金价和开单价相差巨大,如果快衣以现金价集中购买,开单价提供给品牌方也会有一定比例的收入。该公司业务围绕湖州织里镇展开,已经拥有360多家加工厂,合作品牌商超200家,2019年平台流水8000万。


“凯茵化工”获融资数百万、年营收近4亿人民币


近日,上海凯茵化工宣布于去年完成数百万天使轮融资,资金由化工行业个人投资者杨观上、欧阳海锋、李秋祥等人提供,主要用于系统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


凯茵化工定位于化工原材料领域的综合服务商,他们通过互联网+供应链管理的手段,试图帮助化工原料买卖双方牵线搭建,构建垂直领域一站式B2B综合服务能力。凯茵化工成立于2008年,早期专注于代理、经销国内外一线知名品牌化工原料及精细化学品,提供上下游之间找货和代采购服务,随着互联网逐渐向各行各业渗透、B2B赛道的崛起,凯茵化工于2013年开始尝试线上化的布局,坚信网络营销的手段会在行业后期凸显爆发力。最开始通过入驻阿里巴巴等平台触及小B端用户。


凯茵化工目前与腾讯合作的协同系统,将旗下涉及的数万sku上架至内部平台,上下游可以轻松、高效的管理产品,同时他们也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推向市场。另外为了加速发展,凯茵化工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资金在3000万左右,主要用于产品供应链云协同系统的研发、市场推广、运营团队的升级等方面。


疫情期间,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AMT共同创始人王玉荣精心制作的产业互联网相关课程正式上线了。本次课程一共分为20讲,结合大量实践案例和前沿研究,带您把握企业转型发展的产业互联网黄金十年战略机遇!


产业互联网观察第43期 | 企业复工复产有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