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曾经

他们身穿军装,用满腔热血

保卫国家安宁与繁荣

如今

他们脱下军装,不忘军人本色

奋斗在战“疫”一线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今天,水蓝蓝要介绍的

就是这6位水务人的战“疫”故事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失信的儿子,合格的党员


市水务局河道堤防处三级主任科员田广,是一名军转干部。背井离乡25年以来,他基本没有陪母亲过过春节,原本计划今年一定回老家陪母亲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弥补多年对母亲的亏欠。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只在电话里愧疚地对母亲说了声,“武汉疫情紧张,我准备到一线去,不能回老家陪您过春节了。”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根据社区安排,他接手了一个没有社区人员值守的还建新小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深知不得有半点疏忽大意。近一个月以来,他积极协助社区逐门逐户对“四类人员”进行排查,严格做好“双测双报”工作;针对在建小区老人多、残障人员多等实际困难,他带头对时代上城小区1000余户采取人工电话摸排和上门实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地确保该小区无空白、无死角,为抗疫及时摸清了第一手资料。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在得知居民生活物资紧缺的消息后,他立即组织购买并有序发放生活物资100000余公斤,为行动不便居民和老人送物资及药品500余趟次。疫情面前,很多居民难免有恐慌、紧张、焦虑心理,他耐心地做好居民的心理疏导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他总是做得多说的少,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军转干部。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我所做的就是要将疫情挡在第一道防线外面,尽全力保护居民生命安全。”


疫情一天不结束,就一天不下战场


2月15日,江城遍地大雪纷飞,气温骤降,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在新华家园小区出入口处,石海林正在为居民测量体温,全身已落满积雪,身体不由自主在打冷颤,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已经站了近6个小时。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石海林是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办公室三级调研员。在市水务局组织征集干部下沉社区的志愿时,他第一个主动报名。自下沉社区以来,他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3个小时,至今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

作为下沉红梅里社区党员小组牵头负责人,他除了组织安排好与社区的日常对接工作外,更是身先士卒,主动站在疫情较重的门岗值守,深入“发热楼栋”排查。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当把几十份慰问品逐一送到社区医务和警务人员家属手上,面对家属们的一句“辛苦了,谢谢你”时,他说,“你们的家人冲锋在抗疫一线,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和斗士,我们能给你们做点力所能及事情是应该的,有困难就找我们。”

他是这样坦然回答,也是这样做的,每当居民有需要时,他总是尽最大努力帮助,有时候是刚提着十几公斤的米和油爬完楼又去搬送团购的菜,有时候是刚排队几个小时帮忙买完药又接着去小区门口卸货运水果......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春季昼夜气温相差很大,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和特殊的地点,不能随便脱换衣服,他的衣服不知道汗透了多少次,手套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他丝毫没有怨言,“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给居民的焦虑情绪“降温退烧”


程晚霞是市水务局机关党委三级主任科员。接到党员下沉一线社区的通知后,身在黄冈老家的他积极要求参战,在交通管制的情况下,原本2个小时的车程,他毅然花了8个小时兜兜转转赶到工作岗位。他说:“我是一个兵,现在是武汉最需要我们做事的时候。”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在三天大排查期间,为了摸清底数,他从物业那里领取了居民不完全登记表之后,开始逐户排查。“社区未健全,网格未建立,前期逐户底数不明,我和同事们把能用上的方法都用上了,电话询问、微信沟通、上门排查……几天下来筋疲力尽,终于摸清了社区底数,一切都是值得的。”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考虑到疫情期间居民买菜不便,他主动加入分菜送菜小分队,逐户上门为困难居民送生活物资。面对情绪不稳定的居民,他总会多待一会,为他们加油鼓劲,安慰疏导,给他们戴上“心理防护罩”,给焦虑情绪“降温退烧”。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当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他主动承担起信息、照片及登记备忘等事项的收集整理工作,为战“疫”小分队留好必要的台帐资料。他说,“大家都在为防控疫情奔波忙碌着,我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自下沉江汉里社区以来,他已经连续作战20余天,每天工作到深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拥有33年党龄的“老兵”易良田,是市水务局办公室(行政审批处)二级调研员,也是一名转业军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把“小家”放在身后,把“大家”扛在肩上,用行动践行“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由于平时工作忙,任务重,易良田很少有时间陪伴、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原本计划这个春节回老家看望父母,却被一场疫情打乱了计划。在得知疫情形势紧张的消息后,他毅然取消了行程,坚持在家执守,时刻等待着组织的召唤。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防疫值班期间,他在搬运防疫物资时不小心扭伤了右腿,但轻伤不下火线,他坚持报名投入战“疫”一线,于2月14日成为市水务局第一批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下沉江汉里社区后,每天测量居民体温、把守小区大门、逐门逐户排查、送菜送药上门就成为易良田的“家常便饭”。一天工作下来,他的微信步数总在2万步上下。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面对繁重的社区工作,他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行动听指挥,帮扶社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完成了社区交给的各项任务。即使腿伤还未痊愈,他也没有请过一次假,与同事们连续奋战二十余天,始终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义不容辞,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退役军人的本色和担当,为他们点赞!”江汉里社区居民这样说道。


社区服务和技术保障两不误


1968年出生的孟凡生是市水务防汛信息中心通信技术科副科长,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多次被评为市水务局优秀共产党员。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和其他同事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接到下沉社区的任务后,他满腔热血,充分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革命军人本色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协助社区开展小区封控、疫情宣传教育,帮助社区困难群体送药、送菜,自觉维护小区集中配送物资现场领取秩序,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自下沉社区实行严格封闭式管理以来,他始终坚守在社区防控的第一线,每天连续奋战10小时以上。他说,“从前我是一名军人,现在我是一名水务人,是一名党员,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水务人在行动丨退伍不褪色,退役再战“疫”

在完成下沉社区工作的同时,他还通过运维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分析处理故障,确保了网络和机房环境的正常运行。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市水务局视频会议正常召开,他经常清晨带领技术人员到现场做好技术保障,截止2月13日共保障疫情政务视频会议技术2次。

“若有战,召必回”,他深刻践行着当初许下的诺言,时刻展现着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你们在前线奋战,我在后方保障


代旭行是市水务局河道堤防处副处长,也是一名转业军人。2019年12月份,媒体报道武汉市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他就一直密切关注事件进展。2020年1月27日,面对严峻疫情和急难险重任务,他主动请缨,率先参与到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根据市防疫指挥部安排,他主要参与疫情防控期间城市水、电、油、气、通信保障和方舱、隔离点等医疗设施改扩建工作。在城市运行组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扬水务人不怕苦、敢吃苦、能干事、会干事的优良传统,从2月1日开始,他的家人就很少再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时常吃住在办公室,及时处置各类突发状况,“5+2”、“白+黑”是他的日常工作模式。累了,在沙发上蜷缩片刻;饿了,一碗泡面填饱辘辘饥肠。然后,在新一个黎明继续投入新的一场战斗。至今,他已连续满负荷工作近40天。“经常忙完就到下半夜了,回家还影响家人休息,干脆就在办公室凑合一下。”代旭行说。

1月23日武汉封城以来,他和城市运行组的其他同事保障了城市水电气油供应稳定,通信网络运转平稳,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和火神山、雷神山、各医疗点、方舱、隔离点等重点保障对象的需求,城市功能运转正常、保障供应平稳,未出现因保供问题造成的市民投诉和医疗机构运行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