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一、什麼是素質模型

素質模型是指在組織中成功擔當某一職位(角色)所需的知識、技能及個性特質的特殊組合。它能夠對在一個特定的組織中從事某項工作需要什麼樣的能力、知識與個性特質,以及什麼樣的行為表現對工作的高績效有最顯著、直接的影響進行清晰的描述。同時,它也能充分反映、融合組織的戰略發展需求、價值觀與核心競爭力。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素質模型的理論基礎是冰山模型理論。冰山模型理論就是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表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現,是容易瞭解與測量的部分,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特質和動機,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它們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冰山模型理論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二、為什麼構建素質模型

人力資源管理各個環節引入素質模型的支持,可以使組織有統一、明確的人力資源管理標準,確立核心人才標準,推動人才“選、育、用、留”工作效能的全面提升;使得組織戰略目標實現和組織能力的成長需要貫穿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讓企業的發展戰略、文化理念落實到每位員工的具體行動中;統一個體與企業的發展目標,讓個體與組織目標統一,步調一致,促進企業快速、穩定發展。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企業構建素質模型的價值


素質模型的構建可以應用到整個人力資源循環體系中,包括:招聘選拔,薪酬績效管理,員工培訓,職業發展,領導能力培養,人力資源計劃,接班人計劃等。

三、建模的方法有哪些

益才將模型構建的方法分成兩類:傳統建模和敏捷建模。

傳統建模是包括戰略文化演繹、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焦點小組訪談、編碼、企業對標等。敏捷建模則為益才敏捷建模工作坊。

(之前有專門的文章對敏捷建模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還在用傳統的方法建模嗎?那你就Out了 !!!之後也會對傳統建模進行詳細介紹。)

傳統建模技術流程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敏捷建模流程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

  1. 人力財力投入較多
  2. 構建的模型精細程度相對較高
  3. 週期較長

↑傳統建模↑ VS ↓敏捷建模↓

  1. 人力財力投入較少
  2. 構建的模型精細度程度中等
  3. 敏捷高效

四、益才建模優勢


經驗豐富

多行業、多層級、多崗位序列的素質模型庫、指標庫,積累了豐富的建模經驗。


敏捷高效

敏捷高效的執行方案、獨到的模型構建方法。


專業度高

團隊多名專家在構建模型方面有極強的專業性及多年豐富經驗。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素質模型的構建無論對企業還是員工個人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從企業角度來看,素質模型的建立幫助企業建立一套人才標準體系,其結果應用在人才評估體系和人才培育發展體系中,推動人才“選、育、用、留”工作效能的全面提升;它使得組織戰略目標實現和組織能力的成長貫穿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使之真正成為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緊密圍繞公司的戰略發展需要,為組織提供全面的人力資源支持。

從員工角度來看,素質模型為員工指明瞭努力的方向,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通過有效激勵,幫助員工更好地提高個人能力素質,從而提高個人和組織績效。


科技|組織|數據|人才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益才是中國敏捷人才管理的開創者與踐行者。將“以數據驅動人才發展,用科技造就組織未來”作為使命,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以及多平臺的人才管理服務,激活組織,賦能人才。服務涵蓋:組織診斷、敬業度滿意度調研、組織氛圍調研、崗位勝任力測評、領導力測評、360測評、人才培養髮展、人才梯隊建設等。

益才已贏得眾多行業標杆客戶信賴

傳統建模VS敏捷建模,你get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