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範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還有作品可謂是登峰造極,他的人品又飽受非議。

楊振寧說,他是大師,幾百年難遇。

沈從文又說,揭發我最多的是範曾。

季羨林評價,他無論畫家,國學家還是思想家,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詣。

李敖又指責,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錢鍾書卻相反,評價他畫品居上之上,畫人現身外身。

坊間輿論尚可以當做庸人自擾,難以明辨是非。但在名人圈子裡也對他各執一詞,這就很值得考量了。所以,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他又似乎不愛惜羽毛,總是批量生產。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範曾的仕女圖

都說,評價一個人除了作品更要看他的經歷。經歷論複雜程度而言,情感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像一個預言家,在過去就揭示未來的模樣。

藝術家的感情生活往往跌宕起伏,因為充沛的情感才會醞釀出情真意切的佳作,範曾也難逃此定律。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範曾一共有過三段婚姻,第一段是門當戶對,第二段是蜻蜓點水地過渡,第三段則結束了他的多情。他的最後一任妻子,陪伴他的時間最長,長到何等地步呢?從滿頭青絲到兩鬢霜白,讓一個畫家寫上了動人的情書。

這三段情感經歷也往往破譯了出他人生一些選擇,是愛情,也是複雜的人生。


門當戶對

第一次婚姻可謂是門當戶對。林岫是一名才貌雙絕的大家閨秀,擅長草書,作品還參加了《日中代表書法家作品展》、《國際書法交流展》等國際書法展,並在1962年考入南開大學,而範曾當時已經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林岫

一個善畫,一個善書,志趣相投,佳偶天成。

比起以風流著稱的齊白石,範曾倒稱得上是一個情竇初開的純情之人。

奈何成也純摯,敗也純摯。和第一任妻子經歷了轟轟烈烈的五年的感情後,就各自選擇了自己的人生,分道揚鑣。

就像他說的那樣,“在23歲之前,我不曾和任何一位女性幽會。遇到的第一個對象絕對會愛得死去活來,因為這種形態包含了虛幻的理想,誇張的熱情和第一次試用愛情老調的新鮮感,我為第一次愛情耗時5年之久,一無所獲,最可貴的燃料燒盡之後,剩下了痛苦的灰燼。”

這番動人的話,讓人感觸良深。就像大多數人談第一次談戀愛的經歷一樣,初戀為什麼無可比擬,可能不是初戀的對象,而是第一次談戀愛時自身的懵懂和全心全意。那種付出,讓我們念念不忘。當所有的幻想、期待和浪漫全部都加註在一個人身上時,就更不容易放棄。

儘管發現對方缺點滿滿,多麼的令人失望,只要有一絲生機,都願意將這段步履蹣跚的感情進行下去。

但這樣的妥協往往只能維持一時,不適合的兩個人互相拉扯,矛盾也日益加深,最終走向盡頭,範曾和他第一任妻子的婚姻,大概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燃燒成灰燼的,令人唏噓。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范增林岫

愛情的邏輯,也是人生選擇的邏輯,範曾在第一段感情上投入的時間長達五年之久,是否意味著他對待他珍惜的事上不遺餘力?範曾最愛惜的不過是他的畫罷了,為了他的畫,他潛心鑽研歷史,細心揣摩古今中外名家之作,終於集百家之所長,成一家之著。也因此範曾的歷史人物畫遠超於同時代的畫家,瀟灑飄逸,呼之欲出。

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範曾幾十年如一日的創作才得此體味。其中的“以書為骨”,我們有理由猜測,也許是“書”有那麼幾分來源於他第一任專攻書法的妻子呢?


蜻蜓點水

第二任妻子邊寶華出現在範曾最落魄的時候,也就是範曾婚姻破碎的那段時期。她一直鼓勵他、陪伴著他。範曾懷著莫大的感激,走出了第一段感情的悲傷,很快和她結了婚。

其實一開始範曾是看不上邊寶華的。兩人是中央美院大學同學,那時邊寶華單戀著範曾,

範曾卻對她的傾慕之心置若罔聞,還將她比喻為蘿蔔白薯。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範曾邊寶華

即使在結婚時,也是因為感激很快就完婚。其中真正的感情又有幾分呢?這樣的不平等婚姻能維持多久呢?維持到他的真愛出現。

範曾在婚後不久便愛上了別的女子,那個女子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當然,這是後話了。

不少人認為範曾的畫在一段時間內如流水線一樣產出,所畫的內容技法往往千篇一律,相差的只是局部的特徵、年齡而已。

而範曾與第二任妻子相處期間創作了大量的畫作。我們都知道,靈感來源於生活,範曾第二段因感動而在一起的婚姻,他的靈感是否因此衰減?當他在與邊寶華很快結婚後不到幾年就變心了,我們是否可以推斷?在道德和愛情的苦苦抉擇中,他沒有多餘的心力,去專心琢磨畫技?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


一見鍾情到刻骨銘心

第三次婚姻來的很慢,也卻也很特別。

第一個是“慢”。範曾在與第二任妻子結婚20年之後,才選擇結束婚姻,和第三個妻子結婚。

第二個是“特別”。

範曾第三任妻子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少女,而是別人的妻子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範曾張桂雲

她有兩個名字,一個叫楠莉,一個叫張桂雲。

這兩個名字也有故事,在她的前夫筆下,張桂雲是本名,而楠莉只是範曾取的小名,嫁給範曾後才改的。

而範曾的確在楠莉嫁給他後,帶她去改名。

這個女人的國籍都也值得一提。

在範曾的口中,他是日裔華人前夫卻說她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東北婦女。當然,前夫對他們兩人的描述中也具有戲劇性,有些橋段甚至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比如範曾為了與楠莉約會,直接從一樓爬到14樓。

無論如何,這段戀情在普羅大眾的眼中,是違反道德的。一是範曾本身的“名人效應”,二是對他帶妻子改名字這件事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範曾一直很愛惜自己的名聲,但是又冒天下之大不韙,追逐世人不容的真愛,這種矛盾、這種投機又何嘗不體現在他的畫中、體現在他的人生中呢?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他潛心研究畫作數十餘年,畫技爐火純青,也因為其高超的技藝成為了南開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包攬多項大獎,即使在國外的藝術領域,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與他出類拔萃的畫相悖的是,什麼畫賣座,他就會去量產這一類畫。也讓他落得一個“名滿天下,卻虛而不實”的評價。

畫如此,人生選擇也如此。

1962年他和沈從文一起工作,但在特殊時期,他卻是批判沈從文次數最多的人,甚至在沈從文口中,他還會帶著他的愛人一起上門討伐。

可見,範曾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會去做出一些功利的事情,就像為他的妻子改名改籍。

他的畫動輒幾百萬,而人品又飽受爭議,範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人之一世,可能最難控制的便是感情了罷,從範曾的三段感情中,最直觀的,是他不輕易妥協,無論是第一次婚姻的不適合,還是第二次婚姻的感動始終不是真情,他都堅持自己所想,堅持自己所愛。

可能正是這種近似頑固的執著,讓他就算是歷經曲折,就算是被世人所不齒,最終,也贏得了愛情,贏得了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