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氨酶升高就是肝功受損嗎?

轉氨酶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見的指標,也是醫生,患者共同關心的指標。

轉氨酶定義

血清氨基轉移酶簡稱轉氨酶,其種類較多,是一組催化氨基酸與Q-酮酸之間的氨基轉移反應的酶類。

用於肝功能檢查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主要存在於肝細胞、骨骼肌及心肌等。正常時血清中含量很低,當這些臟器的細胞受損時,可導致轉氨酶升高,故引起轉氨酶升高的疾病不僅僅是肝臟疾病。

在肝細胞中,ALT主要存在於非線粒體中,而大約80%的AST存在於線粒體內,但當肝細胞受損時,肝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胞質內的ALT與AST釋放人血漿,致使血清ALT與AST升高,部分肝損表現為AST升高為主,即AST>ALT,如酒精性肝病等;

而多數肝損血清中以ALT升高為主,常見病因有各型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和肝吸蟲病等;

其他疾病如累及肝臟,也可引起轉氨酶升高,即感染中毒性肝損,如傷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腎綜合徵出血熱、布魯菌病、敗血症等;

膽道系統的局部感染也可引起ALT、AST升高,多伴有GGT和AKP的升高。

因此,不明原因的血清轉氨酶升高病因很多,必須進行仔細的病史採集、全面體檢和其他檢測指標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確診斷。

轉氨酶升高概念及意義

轉氨酶種類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丙氨酸轉酶(ALT,又稱谷丙轉氨酶)和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又稱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主要存在於肝細胞、骨路肌及心肌等,當這些臟器的細胞受損時,可以導致轉氨酶升高。目前國內ALT、AST正常值稍高於與歐美及亞洲的韓國。

臨床上肝功能檢査發現轉氨酶升高時,應該注意首先排除心肌、骨骼肌病變引起的轉氨酶升高,即轉氨酶升高不能等同於肝功能損傷。

轉氨酶處於正常範圍內不等於肝功能正常。

肝功能包括肝臟的合成功能、代謝功能,存儲功能。

血轉氨酶升高只是肝臟發生炎症時,肝細胞破壞,存在肝細胞內的轉氨酶釋放到血中,所以肝臟存在炎症,且有一定量的肝細胞存在時,血中轉氨酶才能升高。

肝病終末期,尤其是肝硬化晚期,有效的肝細胞數量極少,表現為白蛋白水平低下、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腹水,肝性腦病,但血轉氨酶水平可能不高。主要是肝病終末期病理主要表現為健康肝細胞極少,即使有肝臟炎症也不會引起血轉氨酶水平明顯升高。

所以遇到轉氨酶增高時,我們不要單純認為是肝功能損傷,一定要考慮到心肌以及骨骼肌的損傷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