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我在乡镇法庭当法官(1)“通知来了”


小说:我在乡镇法庭当法官(1)“通知来了”

2003年的夏天,比往年热了一些,院子门口的柏油公路像被晒化了一样,每逢车辆经过都发出“呲呲”的摩擦声。此时是下午三点,康文远光着膀子躺在堂屋的沙发上睡觉,耳边的诺基亚手机突然响了,他一骨碌坐了起来,一把抓起手机,看到屏幕上闪烁着一个固定电话号码,“是不是来通知了?”他心里一边念叨,一边摁下了接听键。

“请问你是康文远吗?”手机里传来了一位女士的声音。

“我是康文远”,他赶紧答道。

“我是东华县人民法院政工科的赵芸珊,现在正式通知你,经院领导集体研究,你已经被我院录取了,请你7月31日上午11点前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到院里报到,办理入职手续,到时候来政工科找我就行”。对方说话不紧不慢,很亲切。

“谢谢您,赵科长,我一定准时到”康文远又赶忙回答。

“别客气,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欢迎你到县法院工作,以后叫我赵姐就行了,到时候见”赵芸珊说完,挂断了电话。

康文远拿着手机的手一直没放下来,刚才睡得迷迷瞪瞪,他摇了摇头,愣了愣神,又看了一眼刚才的通话记录,确认刚才不是做梦,才感觉一块石头踏踏实实落在了心窝里。他赶忙起身走到院子里,看到父母正坐在院门口的梧桐树下喝茶聊天。“刚才县法院打电话通知我7月31日去报到”康文远走到父亲康永诚身边,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深吸了一口气故作平静地说。

“你说啥?”、“你考上县法院了?” 父亲康永诚好像没听清楚,直瞪着康文远紧接着问,母亲也坐直了身子,急切地看着他。

康文远心里的喜悦还是没憋住,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考上了,刚才县法院政工科一位姓赵的科长通知我7月31日去报到呢”。

“唉呀,这太好了”,康永诚一拍大腿,“咱们康家终于出了一个国家干部了,而且还是公检法的干部,我赶紧和老大、老三说一声”,说着起身就往屋里去打电话。

母亲不爱说话,但脸上明显洋溢着笑容,她给康文远倒了一碗茶说:“离报到的日子还有三天,需要提前准备点啥东西不?”“不用,先去报到,有啥需要的再回家拿呗”康文远笑嘻嘻地说。

几分钟后,父亲康永诚乐呵呵地又从屋内走了出来,冲着老伴说:“老大和老三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都说文远给咱们康家挣了脸面,今天晚上就来咱家喝酒,老三也从城里赶回来,我现在就去杀只鸡,你再去准备几个菜”,说着俩人就去忙活了。康永诚兄弟三个,他排行老二,老大叫康永忠,是本村的村委会主任,老大家一儿一女,儿子没考上大学,这几年在日本打工,女儿上的师专,毕业后在镇上的小学当老师;老三康永国,在东华县城开了一家饭馆,有一个儿子在部队当兵。康文远是老康家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干部,老哥仨自然都很高兴,张罗着今晚一定喝酒庆祝。

康文远一个人坐在梧桐树下,端着茶杯,看着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心情放松了不少,树上吱吱乱叫的蝉仿佛都不那么讨厌了。康文远在一所二流大学读法学专业,当法官是儿时的梦想,他一直计划着报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法院,渴望离开东华这个小县城,登上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多大城市的公检法机关都取消了招录计划,部分企事业单位也没有招聘新人,他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报名参加了家乡东华县法院的公务员招录考试。这次考试只招两个人,报名的却有100多人,笔试成绩前十名进入面试,竞争十分激烈。康文远笔试成绩并不理想,排名第九位,好在他在大学里当过校学生会副主席、实践部部长,参加社会活动多、历练机会多,对面试不发怵,最后以面试成绩第一、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虽然没有去得了大城市,但能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考上公务员,实现了儿时当法官的梦想,康文远觉得也能接受,甚至开始憧憬自己坐在审判席上的样子。

父亲突然又走过来,把一件半袖衫扔到康文远手里,“都是国家干部了,还光着膀子坐在大门口,也不怕让人笑话,赶紧穿上”,父亲严肃的脸上泛着喜悦。康文远套上半袖衫,想起面试时碰到的高中同班同学马朋军,他也参加了此次考试,不知道他考上了没有,想着就拿起手机拨了过去。电话接通后一问,原来马朋军也被录取了,两个招录名额被他俩占了,两人都说是兄弟缘分,从同学又变成同事了,就相约到时一起去法院报到。

晚上,大伯康永忠、三叔康永国都来到家里喝酒庆贺,大伯带来了一箱本地白酒“玻璃台”,三叔带来了两只鸡、几斤酱牛肉。酒喝得很高兴,大伯、三叔一个劲的夸康文远有出息,给家族添了荣耀。父亲平常不允许康文远喝白酒,这次却主动让儿子倒满了白酒,与叔伯们一起举杯;从不喝酒的母亲今天也破例喝了一杯啤酒。酒喝到后半场,三叔康永国对康文远说:“你以后当法官了,少不了有人请客,方便的时候多往我的饭店里带带客人,照顾照顾我的生意”,已经喝得有点晕乎的康文远不停点头答应。

小说:我在乡镇法庭当法官(1)“通知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