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迷失


学霸的迷失

夏小蝉,女,17岁。在她来咨询中心前,母亲起码已经来过三次电话,述说女儿原来有多优秀,现在有多糟糕。应该说,初中三年小蝉是学霸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在某一让人羡慕的初中里排名学年组的前三名。一年前刚刚结束中考的小蝉去表哥家玩,见表哥在网络上玩游戏,她就凑了过去,全神贯注的表哥好像无视她的存在,她很好奇,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表哥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她就要求表哥教她玩,表哥拗不过她的磨叽,教了她一些入门的技巧。一上午下来,她发现网络游戏充满了神奇、智慧和多彩世界,更让她神往的是游戏让她有置身世外的感觉。回家后她跟妈妈说自己上高中要好好学习,努力考上清北大学。妈妈非常高兴。见妈妈很高兴就说,除了学校的学习生活,现在学生要么补课,要么在网上查找学习相关资料。而以自己的实力根本用不着补课,不如买台电脑上网自己学习。妈妈见她说的诚恳,也没多想就买了台电脑并很快连接了宽带。从此妈妈发现女儿整天关着自己屋门,苦心学习。妈妈爸爸都感到非常高兴。张瀚从此迷恋上了英雄联盟,中考出成绩745分她不在意,考上重点高中的启智班她也不在意,她最在意的是自己在游戏中的段位。沈阳市的中考状元与她一个班级,这个男生不仅学习好,游戏玩的也好,是“傲世宗师”级别,她就有事没事接近对方,向这个男生取经。很快她就成就了自己“璀璨钻石”级别,到学习成绩却滑落到班级的中下游水平。

学霸的迷失

一次,夏小蝉外出了,妈妈收拾屋子来到她房间,突然发现挂线的电脑画面是网络游戏内容,不懂得网络的妈妈过后问了句也没再说什么。略懂游戏的爸爸突然发现女儿根本不是在利用电脑学习,而是在玩网络游戏英雄联盟,愤怒的父亲指责女儿太不要脸,妈妈也说女儿不讲信用。看着被激怒的爸爸妈妈,张翰说不准备继续上学了,就留在家里玩电脑,这样其父母感到如五雷轰顶,为此多次找各方面求助。但小蝉铁了心就是不想上学了,经常不去上学在家里玩游戏。她有时也曾想这么玩下去影响了自己的前程,但无奈两天不玩就抓心挠肝,只好重新回到游戏情境中。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拨通了心理医生的电话。

妈妈的三次电话反映的均是女儿如何如何不听话,说得女儿身上一无是处,而且目前坚决不想上学了。给心理医生的印象是妈妈特别善谈,特能讲理。

当爸爸妈妈带着小蝉来到咨询中心的时候,作为心理医生的我震惊了,爸爸妈妈均是残疾人,经了解才知道,妈妈是小儿麻痹落下右侧半身活动受限的情况。而爸爸是2年前交通事故导致右侧上肢活动受限。小蝉中等身材,长得眉清目秀,但眉目之间偶尔会流露出几分哀怨。

夏小蝉说,本来自己在初中初一、初二上学期一直排名年组的第一名,但爸爸出交通事故后把部分精力放在爸爸身上,学习成绩下降了一些,但也没出前三名。中考结束后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有玩了英雄联盟之后才知道除了学习之外,游戏世界也别有洞天。最重要的是她借助游戏解除了一些无助的感觉。

听到小蝉说自己无助的感觉,心理医生让她展开了谈。她说妈妈为了让自己能有出息,每天都在唠叨要好好学习,好像自己就是个不好好学习的孩子一样,所以一直以来心里都很郁闷。谁能想到后来爸爸又出了车祸,虽然没什么大碍,但自己心情一直都很郁闷,觉得没有人能帮得了自己,一切都要靠自己拼搏。可是玩了网络游戏后,自己心情特别爽。

当笔者说游戏让她避免了自身的痛苦、并回避了内心无助感的现实时,小蝉眼圈湿润了,哽咽着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耽误学习是自己最痛苦的,也是最不愿意面对的,她也想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家里的客观现实又让自己无法回避。

笔者跟她说:你几近成人,有权力选择自己的喜好,只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可以……

最后她觉得自己不上学是太幼稚了,回避痛苦总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决定三天后上学。看着他们一家人带着笑容离开心理咨询中心,我也感到自己做了一些助人自助的事情,为此也兴奋了一会儿。

后来夏小蝉也又反复了几次,在接下来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小蝉也比较配合,经过三个月的咨询、治疗,她基本能合理使用网络,并与英雄联盟说再见了……

学霸的迷失

夏小蝉面对的是学习的压力,双亲的残疾,青春期的面子等诸多矛盾,那么在一段时间内感觉无助、不愉快是一个面对重压的正常心理反应,此时若能得到有效的疏解应该是不会有大问题产生的。可是妈妈觉得此时孩子应该懂事,应该把学习当成第一要务,迎难而上,这对一个从来没有承担过如此压力的孩子来说她承受得了吗?妈妈介绍孩子的成长经历时说,这孩子是在蜜罐子中长大的,从小到大我们安排的都很好,没有什么挫折。为什么就不能面对呢?

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都是蜜罐中长大的,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很少经历独立处理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遇到任何棘手的事情都是由父母出面摆平。更不要说面对挫折。也就是说,这些青少年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挫折而成长的机会被大人的好心、全能给剥夺了。当大人无法出面的时候,孩子独立面对这些就难以应对。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痛苦的事情谁也不愿意面对,无助的努力谁也不愿意经历,当我们发现游戏能让我们暂时回避困难的时候,人的自我防御机制自动会像扳道岔工人把行驶的列车调整到不同的轨道上去一样,我们会自然地进入回避困难的轨道上去。这样既能暂时避免痛苦,又能让我们享受游戏带来的轻松和快乐。所以,网瘾渐渐的被固定下来。

应该说回避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而青少年之所以乐此不彼地应用,是因为:

1.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体会过通过自己努力克服困境带来快乐的感受。

2.在青少年遇到困境的时候,说教无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青少年多是重感性、轻理性的人,所以,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怎样操作会带给他们轻松、快乐的感觉他们会怎样去进行。

4.轻松、快乐的行为过后,他们往往在诸如游戏的活动中获得了嘉奖,故而更有兴趣做下去。

面对以上情况,给家长几点建议:

1.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但体验幸福生活的轻松、快乐,也要面对挫折、克服、战胜付出的努力。

2.当孩子面对困难境遇的时候,让他们体会到家长是关注他们的,是理解他们的,是支持他们的。在家长的关注、理解、支持下,让孩子去独立解决,从而获得被尊重的感觉,获得自我价值感的实现。

3.当孩子以错误的方式解决时,家长也不要惊慌,陪伴孩子共同面对,这样孩子也会自己调整方向。

4.家长也要知道,要想律儿,先要律己,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情,自己也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家长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5.培养孩子更多的业余爱好,让孩子体验到生活中除了学习可选择的乐趣很多,这样他们就不会把买下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