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安家》《完美關係》,連孫儷都遭殃,為什麼?

吳周貴


人民日報轉載了一篇來自工人日報的文章,標題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點名批判《安家》和《完美關係》打著行業劇之名,實際上是“懸浮劇”,順便也批判了前不久的《精英律師》:即使主演們頭上頂著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名頭,也沒能扭轉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語氣可謂極為嚴肅了。

原本娛樂類的問題,我是從來不會回答的,上次回答好像都不記得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看到題主的邀請之所以還是回答了是因為比較巧的是最近我們家的確一直在追《安家》這部電視劇。至於另外一部,我確實沒看,所以也沒不出什麼來。

我個人認為有點過於吹毛求疵了。

在我發表個人觀點之前,我想聲明一下:首先我這個人是不追星的,也絕對不會因為某人就會去追他的戲什麼的,而且對電視劇影視劇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偏好,平常有時間就看看,沒時間從來想不起來會看一看這些東西的。

最關鍵的是我也從來不看那些打分的網站,也從來不太去看那些影評也好、推薦也好,我往往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去選擇和做出自己的判斷。

所以以下觀點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我之所以說有點吹毛求疵的,是因為“電視劇”本身就不可能成為一本教科書式的“紀錄片”。而演員在劇中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劇情,或者說編劇以及導演的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把矛頭指向演員本身,我覺得就有點問題。因為我是寫教育類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說沒有“教過好多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那麼為什麼到了影視劇這些方面就沒有說沒有學不會的演員,只有不會導的導演了?

說白了,在我看來大多數的演員只要給他們足夠多的學習機會,練習機會,演技方面總是會提高的,只不過很多時候人們對他們的期待值過高導致了出現了一些偏差,進而使得出現各種各樣的評價。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根本無所謂的。

喜歡看那就看去,不喜歡看就算了,其實有時候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很無聊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會去看那些神劇的片段!

在電視劇過程中去看這些東西的時候感覺挺彆扭,但是在單獨看這些片段的時候,反而覺得挺“精彩”的……

本身這就是個娛樂的東西你喜歡你就看你不喜歡就算了我們如果把所有的電視劇都拍成非常嚴肅的舉那這樣的節目,我想也不會受很多人的歡迎吧?

事實上現在很多人願意看一些綜藝節目而不願意去看一些電視劇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綜藝節目不用太動腦子,本身就是一件放鬆的事情你非讓我去猜來猜去的我覺得挺累……

安家這部劇的確裡面有很多的情節,包括演員的演繹不是那麼的合理合適,但是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裡面畢竟還有一些讓我非常認可甚至是感動的地方,就比如說最近的這兩集戲宋老師夫婦那一段就讓我和老婆感動的不能行。儘管我們沒說,但是我覺得兩口子一起看這樣的情節本身就對我們的感情也有積極意義。

我認為這就足夠了。

至於“懸浮”這樣的問題,我不太在意,因為在我看來,把電視劇當成教科書對待的人,不是電視劇出問題了,而是人有問題……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談談個人看法

人民日報點評它們為“懸浮局”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懸浮局,懸浮局是指劇情脫離實際,與現實生活不相符的影視劇,這樣的電視劇,懸浮劇的特點是:劇情橋段多有雷同,很多劇情沒有邏輯性,經不起推敲。

我特意查了下,說《安家》是“懸浮劇”是由人民日報點名的 ,大意是這樣說的:《安家》與《完美關係》在近期熱播,然而觀眾把他們歸位了“懸浮劇”還點評道即使有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加入也無法改變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

這樣的點評,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直接指出了近幾年職業類電視劇的詬病——劇情浮誇,脫離現實。

雖說很多電視劇都有“槽點”,但是,用千篇一律的模式拍影視劇,還能已入局網的吸引觀眾嗎?答案是不會的,這樣的“懸浮劇”看完後,觀眾能記住的往往是出軌、劇中人物的感情,而不是職場內的善與惡、真與假。劇情有戀愛情節很正常,畢竟需要豐富劇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但不正常的是“掛羊頭賣狗肉”是將職場演繹的如此理想化。





欺山趕海聊電影


《安家》這部劇算不上神劇,但也不算很差。

總體而言,這部劇總體一般,但也有不少正能量的內容:

比如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抵制住了騙子邀請她聯手騙人的誘惑;在徐文昌被上司和自己的伯樂拼命打擊之際,還堅定的選擇站在了徐文昌一邊。劇裡還嚴厲批評了如今在農村還殘留的重男輕女的行為,特別是房似錦的媽,演的太好了。讓觀眾看了一肚子火,也對這樣的事情深惡痛絕。


孫儷的演技只能說中規中矩,在這部劇裡,就被她媽媽的演員完爆。雙方的演技不在一個層次上。

老戲骨還是老戲骨,舉手投足間那股味道就出來了。孫儷很明顯看得出是在演戲,而真正演技好的演員,則是成為了那個角色,而不是在“演”。


水滸商學院


批評得太對了!這兩部就是“懸浮劇”,雖然說《安家》《完美關係》是都市生活劇,然而從劇情來看這兩部作品完全脫離現實,人物極度臉譜化,故事也是簡單粗暴非好即壞,看著觀眾牙癢癢,但是劇本完全立不住腳。

最近一眾古裝劇剛播完,孫儷和佟麗婭分別主演的生活劇《安家》《完美關係》開始上線。從劇情來看,這兩部都可以說是講職場的,只不過前者是草根逆襲記,而後者則是富家小姐成長記。本來講職場的故事是最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的,但與此同時它的故事也是非常難寫好的,遺憾的是,這兩部劇的編劇都完全沒有體驗過生活,寫的劇本根本不接地氣。

比如孫儷在前面剛開始的時候,為了銷售房子居然敢去醫院堵客戶,這種人在現實中早就被客戶拉黑了,然而在劇中她卻是得心應手,每次都取得了成功還獲得了客戶的表揚。除此之外,劇中的各種反派角色也是極度臉譜化,就是那種說一句話你就知道他是壞人的感覺,完全脫離了現實。說真的,生活中壞人比好人偽裝得更好,哪有智商這麼低的反派?

佟麗婭的《完美關係》就更是一言難盡了。女主一個國外剛丟了打工仔飯碗的菜鳥,回國就走馬上任幹起了總裁,女主每次出事都有男主在後面給她兜著,這樣的故事別說電視劇敢拍,連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真是有夠老套敷衍的。明明就是懸浮的偶像愛情劇,結果非要披著個職場劇的帽子,何必呢?

很多人想不通孫儷和佟麗婭為什麼要去接這種劇本,但凡有點演技的演員對這類劇本的問題應該是一目瞭然的,特別是佟麗婭出演的這種傻白甜角色,她難道不知道《完美關係》的劇本不及格嗎?她們是知道的,但是整個編劇行業的水平都是一塌糊塗,好劇本是一本難求,她們就算想拍好戲又有什麼辦法?戲肯定是要拍的,不拍哪有收入?


關注頭條號“娛樂八卦掌櫃”,看更多精彩點評。

娛樂八卦掌櫃


最近有兩部劇大火,一部是羅晉,孫儷主演的《俺家》,另一部是黃軒,佟麗婭主演的《完美關係》。




但這兩部劇卻又同時遭到了人民日報的批評。


近日,人民日報轉發了工人日報一篇名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文章,而該篇文章中同時針對《安家》《完美關係》進行了批評。


其文章中批評的言辭犀利,說劇中主演頂著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頭銜,卻依然拍毀了國產職業劇。

剛巧這兩部劇我都看過,說實在的,本來我對《完美關係》是抱有期待的,因為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黃軒與佟麗婭的演技是值得打高分的,可是,該劇堅持看到第五集時,實在是堅持不下去。


先不說劇中關於公關這個行業的演繹合不合理,單看兩位主演的表演,我都懷疑他們有沒有用心,這跟在其他影視劇中表演相比,天壤之別,浮誇到不忍直視。

相反《安家》開播時,我是沒打算看的,可是無意看到後,卻被劇中演員的表演所吸引,雖然說前幾集的情節有些不合常理,但是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國產職業劇演繹不出職業的關鍵,這是目前的通病,大部分都會硬塞感情戲,家庭倫理戲在其中,但如果真的沒有了感情戲的陪襯,又怎會留住觀眾了。


娛間客棧


現在的電視劇,劇情太狗血,一味追求流量,連官方媒體也忍不住要點名批評。孫儷最近的爭議很大,當然要遭殃。

人民日報批評《安家》、《完美關係》,孫儷演技遭質疑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一部是《安家》,由孫儷、羅晉主演,另一部是《完美關係》,由黃軒、佟麗婭主演。四位主演都是當今一線明星,大紅大紫,有超高的流量,據說孫儷還是演技派。


但《安家》播出沒幾集,就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稱其是“懸浮劇”。《安家》到底有多爛?連官媒都出來發表言論。估計孫儷也沒有想到,好不容易演了一部《安家》,卻被人民日報給批評了。

《安家》的故事題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就是生活中經常見的房產中介,為了提升業績而發生的一些故事。這種題材大家都能猜到大概是什麼樣的,在拍攝的時候應該具有較高的真實性。

但實際情況是,《安家》的劇情太過狗血,摻雜了複雜的感情問題,與真實的中介生活並不相符,難怪被批“懸浮劇”,的確嚴重脫離實際。

孫儷沒有體驗過房產中介的生活,演的一點都不像,分分分鐘出戏,咋咋呼呼的,一點都不穩重。還有男主角羅晉太過油膩,他年齡不小了,屬於中年大叔,而現在房產中介的工作人員都是年輕人,20歲左右的。

以前都說孫儷是很努力的演員,也是實力派,但現在看來,她的演技不怎麼樣,演的有點過了,表演太浮誇。

演員就是演員,再怎麼樣演,也沒辦法與真實生活一樣,真正有演技的演員太少太少。孫儷以前的演技派人設,只不過是包裝出來的而已,這下在《安家》中終於露餡了。

電視劇過於追求流量,而顯得很劣質

現在的影視圈都是追求流量的,主演必須是當紅明星,有好的口碑才可以。孫儷、羅晉、黃軒、佟麗婭4個人,人氣相當高,才能分別成為《安家》和《完美關係》的主演。

導演在用他們的時候,首先不是考慮他們的演技,更沒想過合適不合適,差不多就行了,最主要看的是人氣和流量。所以,電視劇過於娛樂化,就會顯得很劣質,忽略了其他的品質。

現在的國產劇太垃圾,根本不能看,已經有很多人沒看過電視劇了,覺得還不如紀錄片真實。確實如此,《安家》、《完美關係》都讓人看不下去,更別說其他的劇了。

雖然說電視劇都是用來打發時間,但看這種電視劇,未免會顯得自己智商很低,難怪人民日報會出來點名批評。現在這兩部劇還挺火的,但實在太狗血,容易誤導大眾,就應該批評。

孫儷最近負面新聞特別多,對前途有影響

孫儷由於給武漢捐款少兒被罵,上了新聞熱搜,現在又因為《安家》中的演技而遭受詬病,最近的負面新聞可不少。

孫儷剛剛給武漢捐了30萬的時候,許多網友紛紛抵制她的新劇《安家》,然而《安家》的收視率還挺高的。不知道收視率的真實性,但有一點肯定,孫儷的人氣下滑是真的,敗光了很多路人緣。

人民日報專門發文抨擊孫儷,對孫儷以後的前途是有一定的影響,不可能再像以前那麼紅了。


R娛記


很吃驚人民日報都跳出來指責《安家》和《完美關係》,它側重於劇情的偏頗吧,於我一個小老百姓而言,側重關心是否好看,是否演技在線。

最先追《完美關係》,因為喜歡佟麗婭和黃軒,看了幾集,果斷棄劇,實在是對佟麗婭的演技和劇情看不下去了,可惜了黃軒,陳數,高露等一眾演技在線的明星。佟麗婭飾演的劇中人設也有問題,哪有這種職場小白,不說了,看得也不多,不再評判。

反而是《安家》讓我越看越愛,除了劇中的眾多大腕明星,更多讓我喜歡的是這個劇情,售房行業不甚瞭解,但樁樁件件似乎很合常理呀!同時最喜歡儒雅乾淨的羅晉,飾演的徐姑姑特別對我胃口,顏值演技劇情發展好。孫儷的表演其實也是無可挑剔,我個人感覺演什麼像什麼,起初網上詬病她用力過猛,也許真正經歷過苦出身的人可以體會的,後來越變越有人性。

“請你善良一點”,這句臺詞我特別喜歡,我就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把周圍的人都看成是善良的人,幸好也沒吃過虧,沒上過當,過得也還有滋有味,或許人最終還是善良換來了平安喜樂。這也是我喜歡該劇的原因。


秋秋私語


這段時間家裡人追劇《安家》,我是不太明白為什麼一部賣房子的電視劇都值得追捧。主要原因是賣房的神奇歷程,一定遠超過電視劇所能講述的。

就看近十五年的房價吧,有多少人暴富當然也有很多人錯過了這次機會而永遠無機會,有多少售樓業務員、中介用各種齷齪手段在暴漲中暴富的,這些全都不會反應吧,更何況買房賣房的更大背景,房地產公司的操作手法呢,因房子問題折射出的人情事故,比我喜歡的警匪片都驚豔吧,相信《安家》也表現不出來。因為我沒有看過一集,對該劇沒有發言權,但我知道這不是一部驚悚片,只是反應房地產中介的都市劇。

因為我覺得它一定沒有反應出過去十多年來中介及房地產行業本身的現狀,而不得不吐槽。

提到央視點名的事,起初看到的是這樣的標題:“他是央視主持人,下崗後轉型成為演員,和孫儷搭戲終於成功”。

結果是這類:《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的文章“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內容大肆批判《安家》這類“懸浮劇”,因為孫儷正當紅嘛。

“懸浮劇”是指那種劇情脫離實際,與現實生活嚴重不符的電視劇。其實這就怪不得演員了,劇情還是導演說了算,是編劇確定的吧。

我想提醒的,《安家》是懸浮劇,我指的懸浮或許跟他們指的還不一樣吧。


財經作家邱恆明


人民日報對《安家》、《安美關係》的批評,說此兩劇是懸浮劇,劇情漸漸脫離實際。

但是,《安家》、《安美關係》的熱播,得到不少觀眾的追捧,並非是俊男美女的眼球吸引力。

也許沒有對錯,也沒有是非。

也不要緊跟權威,不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這是“百家齊放,百家爭鳴”

全國人民喜歡,文藝工作者期盼。


回眸看一看


電視劇的製作有沒有用心,觀眾是知道的,但導演、編劇、製作人卻把觀眾當傻子。

演員為了賺錢,為了經紀公司的安排,有時候可能同時接好幾部戲,怎麼可能做到每部都有狀態?不過只要有流量,粉絲一定會保證收視率的。

這樣下來,演員賺了,經濟公司賺了,導演編劇製片人電視臺都賺了,只有觀眾,疲憊中透露出一絲無奈。

作為觀眾,我們太寬容了。所以,他們才這麼放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