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激活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隨著疫情降溫,全國各地也都漸漸復工。但看著國外不斷飆升的疫情數據,好多人還是有點心有餘悸,新冠會不會捲土重來呢……


在疫情沒有徹底解除前,我們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對抗病毒最靠譜的還是自己的免疫力了。而且不止新冠,面對大部分病毒時,都是得靠免疫力為我們保駕護航。


這是激活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硬核醫生張文宏的公開課


人類自古到今,就沒有停止過跟細菌病毒的鬥爭,這次新冠疫情正是給我們上了一課,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保持好自身的免疫力才是免死金牌!


如果有這9種表現,你的免疫力正在被偷走!


我們知道,不同人的免疫力有高有低,有強有弱,如果免疫力低,身體就會狀況百出,當流行病爆發時,就很容易會遭受病毒的侵襲,引發疾病的發生。


對於免疫力,《黃帝內經》用八個字做了很好的詮釋:「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我們常說的「正氣不足」,意思就是身體裡的正氣不夠充足,抵禦不了外界的病邪入侵,引發各種疾病的產生。


比如常見的感冒,為什麼很多人一年四季都不容易感冒呢?就是因為身體裡的正氣充足,能夠抵擋住細菌、病毒的入侵。


這是激活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反之,如果免疫力差,正氣不足,身體很可能會有下面這些表現:


①感冒不斷而且反覆發作:天氣稍有變化無論是變冷還是變熱,不及時加減衣服就會開始打噴嚏,然後感冒便時時相伴,成了你的家常便飯,而且要經歷好長一段時間才好,反覆發作,這就說明你的免疫力有所下降。


②特別容易感到疲勞:工作中沒精神,提不起勁,稍微多做一點事就覺得累了,去醫院檢查卻檢查不出什麼器質病變,休息一段時間後你的精力又緩解,可這樣又持續不了幾天,疲勞感又出現了。


③癒合力差:生活中受傷總是難免的,平時免不了磕磕碰碰,但是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來說,一旦身體上出現傷口,這個傷口就不是很容易恢復,嚴重的甚至還會引發感染。除此以外,身體上很容易出現火癤子,也是免疫力低下的一種反應。


④腸胃嬌氣愛生病:如果在外面吃飯,別人都安然無恙,只有你卻上吐下瀉,這說明你的腸胃和自身保護功能存在著問題,這也是免疫力低的一種表現。


⑤口腔問題:常出現口腔潰瘍,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


⑥皮膚差,愛脫髮:膚質粗糙,暗淡無光,頭髮細軟稀疏,容易脫髮.


⑦鼻子發乾:溼潤的鼻腔可以粘住吸入的灰塵、花粉、微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或引起感染。相反,鼻腔乾燥的時候病毒就很容易侵入。


⑧緊張焦慮:經常緊張焦慮的人一旦放鬆下來就容易生病,這就是因為壓力大、精神緊張導致的免疫系統反應遲鈍。


⑨愛吃甜食:美國《臨床營養》雜誌研究指出:攝入100克糖(相當於3罐汽水的量),就會顯著影響白細胞殺菌能力5小時。


總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同樣的環境,人家好好的,你就哪兒哪兒難受,很可能就是免疫力低下的緣故了。


良好習慣,激活你的免疫力!


講真,說到激活免疫力,中醫西醫營養學,方法不要太多:喝酸奶、吃大蒜、燉雞湯、做艾灸、曬太陽、多微笑、睡飽覺、常鍛鍊……


貌似都有道理,但抓不到核心的話,也不知道哪個法子更有效,而且方法太多,乾脆就看過拉倒,過後全忘。


激活免疫力的核心,總結成一招就夠了:養護陽氣,點燃你的小太陽


《黃帝內經·素問》中的《生氣通天論》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就是講,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若天上沒了太陽,地上就沒有生命;人若沒有陽氣,生命就會停止。


內經又說「陽者,衛外而為固」,我們的身體壯不壯實,能不能抵禦外邪的侵襲,也要看這個陽的衛外作用。


常言道,「陽氣不足百病生」,當一個人陽氣不足時,體內的五臟六腑就會缺乏正常運轉的動力,時間久了,日積月累,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便會隨之直線下降,各種疾病也就會自然而然更易發生。


所以,我們要激活免疫力,關鍵在於激活身體的陽氣。我們更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運動有度、情志有衡!


這是激活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①飲食有節:

以食為天,飲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健康也是我們身體健康的基礎。整天宅在家裡,飲食有節就顯得尤為重要。


小編建議大家: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要儘量多樣化,保持營養全面均衡;每天按時吃飯,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多菜少肉七分飽。


②起居有常:中醫理論認為,人體體質變差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陰陽失調。而良好的睡眠質量、按時入睡,是保證陰陽平衡的關鍵。


小編建議大家:每天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最好在23點前睡覺。為了保證睡眠質量,睡前儘量不要玩手機、吃宵夜,保持睡眠環境的安靜和空氣流通。午間可以進行20分鐘午休。


③運動有度: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堅持運動能改善身體各系統的調節能力、加快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同時,運動還會刺激腎上腺素的增加,所以那些運動較多的人在思考速度和記憶力這兩方面尤其突出,思維也會更加活躍。


小編建議大家:在家裡也可以堅持行走,比如從客廳走到廚房,然後移動到臥室、陽臺,再到書房,然後回到客廳,走上15~20個來回。


④情志有衡:情志也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焦慮、抑鬱、憤怒等負面情緒經常入侵我們的日常生活,除了降低生活的幸福感,更會危害身體健康,因此,情志保健必須重視。“養生先養心”,強調的就是情志和情緒調養的重要性。


小編建議大家:保持正面思維,以主動、樂觀、進取的態度去思考和行動,坦然面對事物的變化、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冷靜、客觀地處理各種事情。同時也要注意合理排解壓力、緩和情緒,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


趕緊行動起來,每天堅持“四合理”的生活方式,一起調養免疫力!


全民艾灸增強免疫力的時代已經到來!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染性強,病情重。應屬於中醫溫疫病範疇。對於已發病者,可按照衛健委診療方案進行。那麼,在預防方面,中醫針灸可大有作為。特別是艾灸方面,應發揮更大作用,不可忽視。或者在治療方面,艾灸也可參入其中,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減少後遺症。


大疫當前,艾灸防治,應予重視。自古以來,艾灸防大疫,防傳染、扶正氣、扶陽氣、祛邪毒,最受醫家推崇與習用。


這是激活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在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第一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中的中醫治療方案,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歸屬於“疫病”範疇,其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級專家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仝小林前往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並帶領專家組深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臨床一線診治病人。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仝小林介紹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邪為“寒溼”,中醫可以試用如艾灸神闕、關元、氣海、胃脘、足三里等穴,可以溫陽散寒除溼,調理脾胃,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在我國傳統民間醫藥學中,艾葉用於預防瘟疫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端午時節民間歷來就有插艾葉的習俗,以期起到驅蚊殺菌、祛邪避穢的作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性上屬於陰病。《黃帝內經》講“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陽病、陰病的性質、發展和轉歸是完全不同的。若為溫疫或溼瘟,病性上屬於陽病,結局是傷陰,是以傷陰為主線。


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寒溼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屬於陰病,是以傷陽為主線。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針對寒和溼。具體來說,因為寒邪被溼邪所抑遏,治療寒邪,要溫散、透邪,用辛溫解表之法。治療溼邪,要芳香避穢化濁。這是一個大的原則。


同時,要減少不必要輸液。寒溼者,舌體偏胖大,有齒痕,厚膩苔,甚至腐苔,反映溼邪很重,此類患者初起階段儘量採用中醫藥治療,減少不必要的輸液。溼邪纏綿難愈,過度輸液會加重寒溼。


避免濫用抗生素 因其為病毒感染,除非合併細菌感染,不宜常規使用抗生素。從中醫來看,抗生素多為寒涼之品,易傷脾胃。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除了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從中醫的角度來講,還可以用艾灸。 該病病邪為“寒溼”,所以應該慎用苦寒藥,患者飲食要避免寒涼,食用溫熱飲食。除了服用中藥,中醫還有一些簡單的治療方法可以試用,如艾灸神闕、關元、氣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溫陽散寒除溼,調理脾胃,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這是激活免疫力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鑑於疫情的突發性、嚴重性、廣泛性、國際性,我們中醫應為疫情防控措施作出更多的努力與貢獻。從前述中醫專家仝小林的意見,儘管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機及其臨床施治意見不盡然相同,但歸結起來可有以下幾點結論:


①中醫對本次疫情預防與治療皆有作用。

②本次疫情與“溼”等有關。

③其病理因素,在不同階段,還可能與寒結合表現為寒溼症狀;溼邪熱化也可以表現為溼熱徵象。

④要避免過用抗生素與激素類。

⑤病毒所致的正氣虧虛,陽氣不足是其病理的一部分。

⑥對於本次疫情尚無特效藥。

⑦都強調人體免疫機能的重要性,也就是都強調人體“正氣”在抵抗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的中作用。

⑧艾灸可以針對前述因素與病機特點,或相關病理情況,在疫情預防與治療上發揮一定作用。


最後有一點要特別提醒,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補陽,一定避免這9個傷陽氣的習慣:過度使用空調;熬夜、工作壓力大、過量運動、過食寒涼、早餐過飽、早上洗澡、房事過度、濫用清熱解毒藥和抗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