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蜀吳三足鼎立,為什麼沒有一國能統一,直到劉備、曹操也去世後,才有所改變?

金剛玻璃心


三國初期,人口眾多,英雄倍出,蜀吳聯盟,略勝魏國,以此,取得了戰略平衡。而後期,因連年戰爭,人口銳減,三國百姓苦不堪言,人人厭戰,如有一國可統一,必遭百姓之歡心!


小樓聽雨71514


至於為啥在劉備和曹操在世時沒人能統一三國,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1.三國時期人才倍出,在三國真正鼎立的時候,蜀國有諸葛亮和趙雲、馬超、黃忠、張飛、關羽等五虎上將。吳國有陸遜、魯肅、甘寧、韓當、周泰等文臣猛將。魏國有夏侯惇、夏侯淵、荀彧、司馬懿、張遼、徐晃、張郃等文臣名將。在它們各自佔好地盤後,基本都屬於易守難攻的位置,而且當權的幾人都是精明強幹的,像相對較弱的蜀國有蜀道難於上青天的說法,吳國有長江天險依靠,所以對於相對強大的魏國來說短時間是不可能攻佔得了的。

2.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最終結果還是要看天意。

在劉備和曹操去世後,他們各自的部下也年紀漸高,以至於謀臣和大將青黃不接。尤其是蜀國在諸葛亮和五虎上將去世後,更是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面,這也就給魏國造成了非常好的環境。如果不是姜維為了報恩諸葛亮而硬撐蜀漢政權的話,魏國早就滅掉蜀國,可以專心攻取吳國,從而統一中國,也就輪不到司馬懿家族來揀這個落地的桃子了。更不會有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引起五胡亂華,導致中國漢人差點滅族的歷史上最黑暗統治的三百年。











海南土地資訊


三國之爭,曹魏佔據中原,天下十三州佔據九州無論從人口,土地,軍事力量資源儲備都是三國中最強的,但蜀漢有山川之險,孫吳有江河之固,且吳蜀深諳“唇亡齒寒”之道故吳蜀一直聯盟,魏國在短時間想內滅了吳蜀也不現實,且與曹操同時的吳蜀統治者相對賢明,在軍國大事上沒有大的問題,魏國沒有可乘之機,所以“生命短暫”的曹魏最終沒有能夠統一三國。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實力遠超與吳蜀的魏國為什麼滅吳蜀統一中原。

一、曹魏外敵眾多疲於應付

雖然三國鼎立但是曹魏所要面對的敵人遠遠不止蜀國和吳國。曹魏不但獨自承擔著中原對遊牧民族的防禦任務,並且遼東的公孫氏以及西涼的軍閥和羌族也經常與曹魏交戰。因此曹魏在各個地方都要建立據點以抗外敵,屯駐大量的兵力進行防禦。曹魏雖然幅員遼闊,兵力眾多,需要防守的自然就很多。所以曹魏與蜀國或者吳國交戰能抽調的兵馬也十分有限,導致交戰雙方往往勢均力敵。

因此外敵眾多是曹魏不能統一三國的原因之一。

二、西蜀有蜀道之難,東吳有長江天險

蜀漢和江東均佔據的地理都絕對優勢。巴蜀之地,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地理位置易守難攻,漢中,劍閣,陽平都是成為阻礙魏軍入蜀的要塞。

東吳地處長江中下段,江東之地長江天塹虎踞龍盤進可攻退可守。且東吳軍隊擅長水戰。曹魏的士卒都是中原人士地處北方不識水性。江南地區水網縱橫,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是很難深入吳國作戰的,赤壁之戰就是前車之鑑。因此曹軍與東吳交戰往往都是打到長江就撤軍的。

三、深諳“唇亡齒寒”之道

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蜀漢和東吳都明智的採取了抱團取暖、以求自保的生存之道,從赤壁之戰開始,除了圍繞荊州的衝突以及劉備伐吳這一段時期,兩國基本上處於聯合之中,弱弱聯合共同抵抗強大的曹魏。

聯合政策取得了積極的效果,至少在曹魏時期,三方相互牽制,維持了相對穩定的局面。

四,戰將如雲,謀士雙絕

曹魏的戰將謀士成群,蜀吳其實也並不弱。東吳有呂蒙、太史慈、周瑜等一眾大將,各個都有萬夫難敵之勇。但又並非僅有匹夫之勇,謀略同樣超人一等。還有陸遜、魯肅等人為其出謀劃策,更是如虎添翼。

蜀漢武有五虎上將,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三國六大宿將佔其六。而且,均能獨當一面,甚至連張飛這種以勇猛著稱的猛人,大腦中也並非都是肌肉。更是三國名將聽到其名字都聞風喪膽不寒而慄。文有“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二人得一可得天下,可見其實力。

五、曹魏君王命短,大好江山易“司馬”手

雖然曹魏實力強大但是二曹都命短且一代能力不如一代,而且曹魏外敵眾多,內亂不斷,牽制了大量的兵力,加上吳蜀兩國聯盟,又有傑出的統帥指揮兩國兵馬,憑藉著蜀道之難和山川之險抵擋曹魏。所以“生命短暫”的曹魏最終沒有能夠統一三國。

綜上所述,曹魏雖然擁有三國鼎立第一的實力,但是蜀吳兩國互為犄角,讓曹魏無論全力進攻哪一方,都要投鼠忌器。三國間雖然遠非均勢,但是每一個國家都擔心會出現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結果。反而, 三國間如此相互制約,最終就形成了一種罕見的平衡。


JP追逐生活


為什麼能三國鼎立。
  1.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各路諸侯割據一方,憑實力開疆拓土,但在名義上還是以漢氏江山為正統,魏國是天子所在地,龍脈所在,理所當然鼎足一方。

  2.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皇室血脈;德才兼備,開明仁義,被各路英雄視為恢復漢氏江山的強力人選,追隨可建功立業,雖能鼎足一方。
  3. 孫權有鎮國之寶,皇帝玉璽,乃天子象徵。加上孫權應用得當,自身有勇有謀,匯聚了天下豪傑為之效命。雖能鼎足一方。

魏蜀吳各有神器,主人又是亂世梟雄,領導有方,是其他諸侯不能相比並論的。比如袁術,勢力最強時稱帝,卻遭天下共討,死的最快。

所以天下三分天下,三足鼎立是必然的。

為什麼曹操、劉備去世後,才逐步走向統一。
  1. 孫權在年邁時已經相當昏庸,內耗使得吳國走向了強弩之末,人才青黃不接,靠老革命支撐只是延年益壽而已。

  2. 劉備早年小心翼翼,但是晚年已有忠言逆耳傾向,關羽被害,舉全國之力出兵伐吳,遭遇滑鐵盧,蜀國滅亡已成定數;水晶先生曾說過,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時;已經暗示劉漢江山氣數已盡,天意難違,即使劉備不犯錯,蜀國被滅也是必然的。就看作者怎麼個寫法。鑑於此,本人一直認為水晶先生才是最高高人。
  3. 反觀曹操晚年,勤勤懇懇工作,兢兢業業治理;休生養民,人才濟濟,兵強馬壯,國泰民安,反而不窮兵黷武。一統天下的基礎已經形成。只是可惜了,勝利的果實被司馬家摘了桃子。

淡然風琴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真正的三國時期是從曹丕稱帝的公元220年開始,代魏的晉國公元280年滅吳國結束,前後歷時60年。

而曹操沒有做過一天皇帝,前期是漢朝丞相後期是漢朝的魏王,劉備也一直以“皇叔”自稱,直至曹丕稱帝東漢滅亡才在公元221年稱帝建國,皇帝只做了兩年就病逝了。那麼為什麼這個時期,曹操和劉備、孫權都沒有統一全國呢?

一 ,實力不足。曹操自中平六年(公元189)董卓亂政,刺殺董卓失敗後逃回老家陳留招兵買馬,拉起自己的隊伍開始,歷經伐董卓、救漢獻帝、官渡大戰戰袁紹、滅呂布剿滅袁術等等,歷經數十次大大小小戰爭,雖說逐步統一北方但是百姓民不聊生,軍隊疲憊不堪,整個國家需要修生養息。所以即使曹操對東吳發動了赤壁之戰仍以失敗而告終,雖有策略問題但仍是力不從心的表現。

劉備更不用說了,戎馬半生顛沛流離半生,直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加入團隊後後才逐漸穩定下來,諸葛亮給劉備指定的戰略方針就是取西川佔荊州,與曹操和孫權三分天下,由於地盤、人口、以及軍事實力有限(地不過荊州益州兩州,兵力不過10萬左右)所以只能採取戰略防禦,無法再去滅曹操戰孫權了。

孫權繼父兄基業獨守江東,兵力人力本身就不足,再加上諸葛亮把周瑜也給氣死了,失去了重要的軍事統帥,在戰略上也只能聯劉抗曹偏安一隅,也沒有曹操那種雄才偉略,至於統一全國我估計孫權連想想都是一種奢望了。

二,統一意願不強烈。曹操劉備所處時代與其說是三國還不如說是諸侯並立亂世之秋,曹操忙著統一北方,劉備忙著取西川佔漢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無論劉備、孫權還是曹操名義上都是漢獻帝的臣子,都向漢獻帝稱臣,只是孫劉不滿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在曹操未稱帝以前對曹操主動攻擊就是和朝廷對著幹,所謂名不正言不順。而曹操也覺得你們兩位即使不聽我指揮但也是大漢臣子,我名義上也是你們的領導,為了一個虛的統一名號和你們拼老命還是算了吧。

三,互相制約。赤壁大戰之後到劉備入川時,儘管北方南方還有些小股諸侯沒有平定但三足鼎立之勢基本形成,也就是說誰滅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曹操佔據天下十州,兵多將廣實力最為強大,但是人家孫劉可是戰略同盟,一家打不過你曹操,1+1總歸和你能打個平手吧,所以你想兼併我們蜀、吳那是沒門兒。

所以曹操劉備在世時誰都沒法統一,只能帶著遺憾走了。

後來曹丕、劉備、孫權相繼稱帝 真正三國才形成,本來是想一直鼎立下去的,誰知道孫吳一直惦記著荊州,趁關羽不備偷襲成功佔了荊州,還順帶著滅了關羽,這才有歷史上的“關羽大意失荊州,關羽敗走麥城”的故事。

東吳背信棄義、好兄弟關羽被殺 ,雙重打擊下的劉備豈能善罷甘休,不顧諸葛亮勸阻舉全國之兵征討孫權去了,這就犯了兵家大忌“急不用兵”,你急著報仇肯定不會心平氣和,這次又被小陸遜給一把火燒了回來,不僅沒有報仇成功順帶著把自己那點家底都快輸光了。

劉備這次失敗是戰略性的失敗,直接導致蜀漢的一蹶不振 再也無力和魏吳爭鋒了,儘管諸葛亮六出祁山、魏延北伐,那也是強弩之末。果不其然公元263年被魏所滅,東吳孫權死後子孫無能,儘管苟延殘喘多活了十幾年,沒有蜀國這個戰略伙伴牽制,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了。


飛俠小哥


三國時期雄才輩出,最終曹操劉備孫權三個雄主形成魏蜀吳三足鼎立,之所以形成三足鼎立,是因為三方實力相當,這要從魏蜀吳三國的統治者說起。

曹操雖然敗於赤壁,但對他的軍隊實力影響不大,他一統北方,養精蓄銳,而劉備取得西川后,佔領益州,軍事實力大增,東吳孫權統領江東地區,三人都是當時的英主,曹操雖然實力最強,但一旦出兵,孫劉就形成聯盟之勢,而孫劉是相互依存,不會兵戎相見,讓曹操有機可乘,所以只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誰也不能統一天下!

而劉備,曹操去世後,劉備出兵東吳不但打亂了孫劉的聯盟策約,同時讓蜀國多年的積累毀於一旦,最終白帝城託孤,導致蜀國軍事實力大減,曹操去世後,曹丕繼承父業,孫權去世後,孫亮繼承父業。此後蜀國和東吳實力大減,軍中無大將,統治者荒廢朝政,最終導致蜀國和東吳被魏國所滅,三國才走向統一!


sunnyf888


因為魏蜀吳一開始是相互制約的關係,而後來第二代創始人又不如第一代給力,所以它們之間相互鬥爭了幾十年卻沒能完成統一大業。

首先說魏國。魏國是由曹操一手創立的,在他的帶領下,魏國的發展非常好。但是,曹操卻沒有防備司馬家族,而他的繼承者曹丕不論從遠見還是謀略方面來看,都是不及曹操的。因此,曹操雖然有統一大業的夢想,但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去實現。根據他繼承者的能力,讓他來一統天下非常的困難。更為重要的是,他也沒有防備司馬家族,從而導致了司馬家族的篡權。

其次說蜀國。綜合來說,蜀國的綜合實力是最弱的。它能夠做到三足鼎立,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這裡面蜀國的謀士至關重要,劉備雖然能力平平,但是他拉攏人心的手段非常的厲害。在劉備去世後,他的兒子劉阿斗即位。雖然有諸葛亮的助力,但是劉阿斗的能力還是沒有提高。因此,魏國在諸葛亮去世之後,慢慢就走向了衰退。魏國是沒有實力去統一全國。

最後吳國。吳國其實是三家之中最有可能實現統一大業的國家。孫權的個人能力極強,而且東吳的發展比較穩紮穩打。但是也是因為後代不給力,導致了東吳也沒能統一天下。

綜上所述,魏蜀吳最初的力量是可以為奪取天下努力的,但是他們的第二代傳人都十分的不合格,最終造成了滅亡。


東東講歷史


都三足鼎立了,當然是每一方都沒有絕對的壓倒性的優勢。

即使是一礦打九礦的蜀國和魏國之間,實力差距也沒有到亡國的必然。當姜維退守劍閣時,劉禪要是能死守,局面未可知。在當年劉備入川時,劉璋就是用雒城死磕劉備一年,還搭上一個龐統。

這就是為什麼司馬昭不那麼熱衷於對外戰爭,自己實力沒有強大到秒殺,萬一輸了,會對篡位產生不好的政治影響的。

當然,最後三國歸一統完全是一場因為鄧艾拼命而發生的意外,打破了實力的平衡,這就是後話了。


甲申十七年


因為魏蜀吳是相互制約的關係,而後來第二代創始人又不如第一代給力,所以它們之間相互鬥爭了幾十年卻沒能完成統一大業。

魏國是由曹操一手創立的,在他的帶領下,魏國的發展非常好。但是,曹操卻沒有防備司馬家族,而他的繼承者曹丕不論從遠見還是謀略方面來看,都是不及曹操的。因此,曹操雖然有統一大業的夢想,但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去實現。根據他繼承者的能力,讓他來一統天下非常的困難。更為重要的是,他也沒有防備司馬家族,從而導致了司馬家族的篡權。

蜀國的綜合實力是最弱的。它能夠做到三足鼎立,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這裡面蜀國的謀士至關重要,劉備雖然能力平平,但是他拉攏人心的手段非常的厲害。在劉備去世後,他的兒子劉阿斗即位。雖然有諸葛亮的助力,但是劉阿斗的能力還是沒有提高。因此,魏國在諸葛亮去世之後,慢慢就走向了衰退。魏國是沒有實力去統一全國。

吳國其實是三家之中最有可能實現統一大業的國家。孫權的個人能力極強,而且東吳的發展比較穩紮穩打。但是也是因為後代不給力,導致了東吳也沒能統一天下。

綜上所述,魏蜀吳最初的力量是可以為奪取天下努力的,但是他們的第二代傳人都十分的不合格,最終造成了滅亡。



笑話精選


其實中間機會很多,只是很多機會都被漏掉了。

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基本已經打破了這個平衡(當然這時候還沒有形成三國,但基本格局已經奠定)。《三國志·關羽傳》載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曹操集團最精銳的兵員大多在這一戰中損失,使得後來徐晃救援樊城,所帶的也基本上都是新兵,“晃所將多新卒,以難與羽爭鋒”。劉備集團實際上在此時已經有了相對於曹操和孫權二人的相對優勢。

孫權驚恐於此,於是便有了呂蒙白衣渡江,背後襲擊,再加上劉備養子劉封的恣意妄為,上庸未能出兵救援,最終關羽喪命,使得打破三國鼎立格局的契機一閃即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