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康:“浙江制造”为“杭州酱鸭”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记者陈小明)“疫情期间,消费者都宅在家里,选购产品反而会看得更仔细,而传统食品产业发展,需要高品质的标准支撑。”杭州大康腌腊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严红兵告诉记者,新大康的“老味道酱鸭”就是严格按照《杭州酱鸭》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编号为 T/ZZB 1097—2019)生产制作的。2020年春节面市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杭州大康:“浙江制造”为“杭州酱鸭”插上腾飞的翅膀


据了解,自2014年起,浙江省率先在全国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制度体系,该体系应用了A+B的模式,整体体现浙江制造“好企业”和“好产品”的区域品牌建设理念。A标准即《“浙江制造”评价规范》标准,对“浙江制造”品牌企业提出“品质卓越、自主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的特性要求 。B系列标准代表的是“浙江制造”个性产品的综合要求,集中呈现了“浙江制造”产品标准“精心设计、精良选材、精工制造、精准服务”的内涵。

2018年,浙江省肉制品协会向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了制定《杭州酱鸭》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要求。经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批准,确定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研究院为牵头指导机构,由杭州大康腌腊食品有限公司承担《杭州酱鸭》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制定任务。

余杭区肉类制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姚坤寿介绍说,“选择哪家企业来承担《杭州酱鸭》标准制定的任务,其实有很多门槛。首先,企业要拥有自主研发中心和发明专利,其次,企业需是‘三名’企业,即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知名商号。而‘大康腌腊食品’拥有省级研发中心及‘酱鸭’制作国家发明专利,同时企业也是浙江省著名商标,通过筛选,这个重担自然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杭州大康:“浙江制造”为“杭州酱鸭”插上腾飞的翅膀

老味道酱鸭2-5天阳光的晾晒

据悉,杭州酱鸭是我国独有的传统食品。自改革开放以来,杭州酱鸭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酱鸭的生产技术和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在2019年以前,杭州酱鸭还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去规范和指导企业生产,从而影响了杭州酱鸭品牌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而在严红兵等人的努力下,制作《杭州酱鸭》的标准顺利通过,该标准对杭州酱鸭生产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工艺设备、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对《杭州酱鸭》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质量承诺等进行了规定。标准目前设定的污染物、农兽药残留等指标与国际发达国家的禽类产品要求保持一致,对于亚硝酸盐的添加量提出了比国际上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为了更好地突出传统食品的风味特色制定了水分和盐分指标。

这些指标的合理设定为我国传统食品制定相关产品的国际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标志着杭州酱鸭行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标准的发布必定会推动浙江省酱鸭行业新一轮的大发展,也让杭州酱鸭能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我国食品行业贡献一份力量。(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