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康熙和明成祖朱棣相比,誰功績更大,誰更勝一籌

明清兩朝一前一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為後來者的清朝,也繼承了一些明朝治國的理念和方針,但畢竟清朝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與明朝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兩朝的帝王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有很多差別。朱棣和康熙是明清兩朝赫赫有名的皇帝,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二人在位時期對國家的治理而言,文治武功皆有造詣。朱棣和康熙身為皇帝,到底誰功績更大呢?這次,本文就從多方面來對比一下這兩位皇帝的政治生涯,看看誰更更勝一籌。

登基過程

清聖祖康熙和明成祖朱棣相比,誰功績更大,誰更勝一籌

朱棣

兩人雖然都是優秀的帝王,但卻都不是開國皇帝,但就登上皇位而言,朱棣要比康熙更艱難一些。朱棣能坐上皇位,是搶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允炆身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年紀輕輕就坐上了皇位,自然會引起叔輩們的不滿,再加上他登基後,加強了削藩,讓朱棣不滿情緒最終爆發,發動靖難之役奪得皇位。

清聖祖康熙和明成祖朱棣相比,誰功績更大,誰更勝一籌

康熙

相比於朱棣,康熙坐上皇位就相對順利了。康熙的父親順治帝年僅二十四歲就突然病逝,當時清朝天花肆虐,康熙因出過天花,對天花有免疫力這一優勢從而繼承了皇位,年僅8歲就登基了,而朱棣當上皇帝時已經42歲了,並且是自己通過戰爭艱難得來的,雖然被一些人詬病為得位不正,但這並不影響朱棣的偉大。所以,就登上皇位而言,朱棣的親身經歷比康熙更有優勢。

戰爭功績

二人當上皇帝之後,都發動過一些對內或對外戰爭。朱棣時期,最大的外患那就數漠北的蒙古勢力了,永樂八年朱棣親率大軍北伐,在飛雲山大敗五萬蒙古騎兵,把蒙古本部的韃靼打到嚮明朝稱臣納貢。朱棣一生為漠北可謂操碎了心,五次親征漠北,並死於最後一次征討漠北的途中,真可謂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從朱元璋時期開始,南部的安南因內部黨爭問題,就一直處於半獨立狀態,並不聽命於明朝皇帝的指揮,還時常騷擾明朝南部邊境。到朱棣上位後,直接派兵出征安南,把安南打成了明朝的一個省,從此被劃入明朝版圖。在東部平定倭寇的望海堝一戰,將倭寇打得長期不敢再犯。

清聖祖康熙和明成祖朱棣相比,誰功績更大,誰更勝一籌

朱棣影視劇照

朱棣一朝也實現了他一心想要創造的“華夷一家”的願望,最多的時候有60多個國家向大明朝貢。在明朝之前,日本與中國雖然互有來往,但日本自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後,就從未進入過中華的朝貢體系。朱棣在位時期,日本主動來嚮明朝稱臣納貢,也是歷史頭一次,明朝的對外影響力在朱棣時期達到了巔峰。

康熙登基後,因年幼並未實際掌權,除掉鰲拜後才真正掌握了朝中大權。在這之後他平定了三藩,打敗鄭成功的後人鄭克塽,統一了臺灣。在面對噶爾丹的叛亂時,康熙也是毫不猶豫,三次征討噶爾丹。並在1690年第一次征討噶爾丹時掛帥親征,以示平定叛亂的決心。後來徹底平定了噶爾丹,並將漠北喀爾喀地區納入了清朝的版圖。

清聖祖康熙和明成祖朱棣相比,誰功績更大,誰更勝一籌

康熙影視劇照

對外戰爭中,要說的就是沙俄對清朝東北地區的侵犯,後來康熙派兵2000人前往雅克薩城,並將駐守在城中的826名俄軍打得只剩66人。此次戰役並不算是大戰役,可以算是小規模的衝突,但這次戰爭重要的地方在於中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的邊界,這也是清朝為數不多的對外簽訂的平等條約。

對於戰爭方面的功績,二人差距不大。但朱棣曾經多次御駕親征,一生經歷過很多戰爭,並最終死在了征途中,而康熙大多數時間則是坐在宮內,並未有過很多御駕親征的經歷。從這點來看,朱棣還是要稍稍領先的。

經濟、文化的對比

朱棣上位之前剛剛經歷過戰爭,所以輕徭薄賦也是永樂時期主要的休養生息政策。修通漕運加強了南北經濟的交流,將國都遷至北京,實行遷民寬鄉,開墾荒地,並完善軍事屯田制,保證了邊疆地區的軍餉和軍糧的供給,永樂時期也達到了國庫充盈的良好狀態。在文化上編修《永樂大典》,這是一部比《大英百科全書》還要早三百多年出世的中國版百科全書。朱棣曾派遣鄭和多次下西洋,不僅宣揚了國威,還促進了對外交流,最遠甚至達到了非洲東海岸。經濟、文化以及對外交流的大力發展,也讓朱棣時期達到了中華文明的一大高峰,被後人稱為“永樂盛世”。

清聖祖康熙和明成祖朱棣相比,誰功績更大,誰更勝一籌

鄭和下西洋

康熙也有後人稱之為“康乾盛世”的名號,他在位期間也實行了輕徭薄賦的政策,宣佈停止滿人圈地,為了促進人口增長,免除了新增人口的丁稅。雖然新增人口丁稅被免除了,但後來又增加了許多其他賦稅項目。在文化上康熙實行文字獄,在思想上進一步控制臣民。康熙早年為了打擊臺灣的鄭氏集團,實行了嚴酷的禁海政策,規定沿海三十里到兩三百里不等的區域內,不允許有百姓居住,全部要內遷,導致東南沿海地區成了無人區,這個政策帶來的危害和後遺症,遠遠超過一次大規模戰爭帶來的危害了。

清聖祖康熙和明成祖朱棣相比,誰功績更大,誰更勝一籌

文字獄

朱棣和康熙在輕徭薄賦方面都差不多,但康熙大興文字獄,實行海禁,卻比朱棣時期的鄭和下西洋、編修《永樂大典》要差不少。所以經濟、文化方面還是朱棣要強於康熙。

從這些方面對比來看,明成祖朱棣是要比清聖祖康熙更勝一籌的皇帝,康熙好大喜功,曾六下江南,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對官員實行寬容政策,導致後期貪汙腐敗層出不窮。而朱棣當皇帝時期就相對節儉很多,可能是他不希望被人詬病為得位不正的原因吧,朱棣一生總是在努力試圖成為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的一代明君 ,因為他跟李世民有著相同的上位過程,而李世民通過努力所建成的豐功偉績,也讓人們忽略了他的瑕疵。所以朱棣一生也非常努力,他也希望通過自己所做的豐功偉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抹去生涯汙點。這樣也就能理解他為何會在親征漠北的征途中死去了,他真的是用生命在證明自己是一個好皇帝,得來不易就更珍惜,從朱棣對待皇位的態度來講,他就要比康熙強很多。

歡迎閱讀文化歷史那些事的原創文章,大家有什麼想共同討論的,請在下方留言或私信,一起分享閱讀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