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金疏於管理,出納挪用千萬公款被審計嚇跑

案情一:出納多年挪用公款近千萬,外聘審計被嚇跑

2017年,鎮江某房地產公司報案稱29歲的出納王某突然失聯,存在侵吞公款的嫌疑,劇情如下:

該房地產公司說有人來審計,請出王某將公司賬目交接一下,配合審計工作,王某一聽,第2天關機失去聯繫。公司隨後在檢查中,發現資金賬目有400多萬去向不明,懷疑被王某侵吞了。

遂向警方進行報案,警方在偵查期間,王某主動自首並交代了犯罪事實,其總共挪用公款980萬,980萬並沒有用在家庭生活方面,而是拿去打賞主播了,進行高額的、胡亂的花費,最終王某被判刑7年,沒收財產20萬,但房地產公司被挪用的930萬元,王某根本沒能力退還,地產公司白白損失了930萬。

企業資金疏於管理,出納挪用千萬公款被審計嚇跑

案情二:出納侵吞公款1000萬,良心不安,主動自首

企業資金疏於管理,出納挪用千萬公款被審計嚇跑

某連鎖公司出納雲某在7年時間侵吞公款1000萬,居然沒有被發現,還是出納感覺得心不安,主動自首,她是怎麼做的呢?

出納雲某發現向總公司資金申請比較寬鬆,遂利用這一漏洞,以各種名目向總公司申請資金,除去正常開支外,將多餘的款面轉至自己銀行卡上用於消費。公司會計和聘請的審計師均未發現她的挪款行為。

每月公司會計都要對銀行存款進行核對,審核銀行對賬單,王某為防止被發現,在拿回銀行對賬單時,用軟件重新做一份銀行對賬單,將自己開支的支出刪除掉,並修改銀行餘額。會計月復一月的檢查,也沒有發現問題。

年底公司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進行審計,每次都會向銀行發詢證函存款,發詢證函的時候,審計人員將詢證函交給出納自己去銀行詢證,出納去銀行蓋章後,她再把第1頁換掉後交審計師。

企業資金疏於管理,出納挪用千萬公款被審計嚇跑

後來審計師改變了銀行函證方式,直接把銀行詢證函寄至銀行。王某預計詢證函大概什麼時候會到銀行,然後到銀行說有個快遞這兩天會寄到銀行,裡面有一個錯誤需要修改,銀行也無疑他,將快件交由王某。王某將函證帶回後按照老方法把第1頁換掉,並改掉會計師事務所的地址和聯繫方式,再以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義寄給銀行,讓銀行回寄送到指定地址,出納收到函證後再以銀行的名義將函證寄給會計師事務所,就這樣的神操作,7年時間累計貪汙了1000多萬。最後王某覺得心不安,主動自首。

三、深挖細節

這裡面隱藏了有幾個細節

1、第一個案情細節1

公司原來的會計離職後,為了節約成本,公司沒有再招人,讓出納王某將會計職位給兼了,導致管錢、管賬都歸同一個人。會計和出納職務沒有分離,沒有內部制約。

2、第一個案情細節2

公司是在聘請外部機構審計的時候,出納被被嚇跑的,如果公司不進行外部審計,可能出納的這種行為還會繼續,給企業帶來更大損失。因此企業審計環節是缺失的,缺少了監督。

3、第二個案情細節1

公司是有一定的監督程序,會計每月也對檢查銀行存款,但忽略了重要的一環,銀行對賬單由出納取回後再交由會計審查賬目。資金監督環節,出納直接接觸了會計檔案(銀行對賬單)。

4、第二個案情細節2

審計師要麼將函件交由出納自己發、要麼寄快件去銀行函證,沒有一次現場去銀行函證。

四、亡羊補牢

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不管是年末結賬還是平時工作當中,都應加強管理,堵掉漏洞,建議資金管理較弱的公司,進行以下6個方面的工作:

1.藉助年底結賬的機會,對銀行賬戶進行一次全面清查,包括1、去基本戶銀行打開銀行賬戶開戶清單,檢查銀行開立賬戶是否全部納入財務核算;2、檢查銀行資金的安全,是否存在被抵押、擔保等影響資金使用的情況。

2.由專門的人獨立於出納之外,對銀行存款進行檢查,獨立銀行調取對賬單、銀行流水等,防止日常資金收付經辦人員修改賬目。

3.崗位分離確保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管錢的不管賬,管賬的不管錢,構築企業資金管理的第1道防火牆。

企業資金疏於管理,出納挪用千萬公款被審計嚇跑

4.定期進行崗位輪換,一個職務由某一個人一直擔任的時間不宜太長。

5.銀行預留印鑑不由同一個人全部保管。

6.聘請專業的審計機構,對公司賬目進行審計,不要不捨得花錢������。

企業資金疏於管理,出納挪用千萬公款被審計嚇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