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這家400人的公司如何成為西紅柿加工巨頭

這個公司的模式非常成功,所以有好幾家商學院都把它作為案例進行研究,但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照搬模仿。


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這家400人的公司如何成為西紅柿加工巨頭


美國加州的晨星西紅柿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西紅柿加工企業。

20 年來,這家只有 400 人的公司加工了全美 40% 的西紅柿。

但讓晨星西紅柿公司出名的不只是它西紅柿巨頭的身份,還有它出人意料的奇葩管理方式。

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這家400人的公司如何成為西紅柿加工巨頭

即使你見過或者聽過很多另類的管理,但瞭解到晨星公司的管理方式後,一定還是會大跌眼鏡。

這家公司沒有管理層,沒有老闆,沒有首席執行官,沒有一個人有頭銜,也沒有晉升途徑,所以也沒有與金錢職位相關的明爭暗鬥。

這已經很讓人奇怪了,更奇怪的是公司不但沒有倒閉,反而取得飛速發展。

利潤連年增長,員工很少流失,而且還保持著高度的創新能力。

晨星公司是怎麼做到的呢,這源於它20 世紀 90 年代初以來,一直實行的自我管理。

在晨星公司,不論是負責西紅柿選品的生物學家、負責採摘的農場工人、加工流水線的工人、辦公室裡的會計、運輸車隊的司機,每個人都在“自我管理”。

公司裡沒有崗位描述或僱用合同,但會有一封員工自己撰寫的 " 同事理解備忘錄 ",其中包括員工責任劃分、績效指標、薪水等,也都由員工和同事商量達成一致。

就連公司的成本預算也由員工進行磋商,花什麼錢,花在哪全由直接受到結果影響的員工來決定。

01

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這家400人的公司如何成為西紅柿加工巨頭

該公司創始人克里斯 · 魯弗 ( Chris Rufer ) 眼中,最佳的人類組織應該像志願團體,沒有外人管理,而由參與者相互協調管理。

1990年3月,克里斯 · 魯弗走進農場,和當時的24位員工一起開了這個意義非凡的會,討論應該如何更好地管理這家公司?

最終,他們形成了兩條基本原則:

原則1: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

原則2:每個人都要信守承諾。



他們認為人能自行控制自己的生活時最幸福,所以公司員工應該無需外人管理,相互協調自我管理,這樣才能充分思考,充滿活力,發揮創意。

這就定下了晨星公司自我管理的基調,形成了公司沒有領導的奇葩管理制度。

這種制度下,所有成員都是自我管理的專業人士。

他們主動與同事、客戶、供應商以及業內同行進行溝通並協調彼此的活動,無需聽從他人的指令。

雖然看似沒有管理者,可一旦形成這樣的傳統,每個人都會成為管理者,繼而會發生很多神奇的事。

比如晨星有一位工程師,他在工廠巡查的時候,總會找出一些問題然後主動去幫忙解決,給晨星節約了幾百萬美元。

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這家400人的公司如何成為西紅柿加工巨頭

晨星公司的每名員工都是這樣,公司賦予他們這樣的權利,他們自己也有這樣的意識。

而傳統的管理之下,當員工看到存在的問題,很多人會選擇視而不見,因為不是他們負責的事。

即使有責任心的優秀員工,首先想到的也是彙報給上級,上級再彙報給職級更高的人。

這種複雜的管理帶來的損失令人吃驚,戰略大師Gary Hamel研究團隊發現,繁冗的層級式的管理方式每年帶來的損失,在美國就有3萬億美元之多。

這僅僅是經濟上的直接損失,還不算浪費掉的員工的時間。


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這家400人的公司如何成為西紅柿加工巨頭


02

而晨星公司這樣高度自我管理的組織,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不管是誰,只要看到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無需請示,就能著手解決問題,因此效率極高。

事實上,在一家大公司裡,真正發揮作用的是自下而上的勞動分工與互相協調,而不應該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控制。

因為發號施令式的管理很容易讓人忽略基層員工的力量,做出愚蠢的決策。

我舉個生活中的簡單例子,一幫朋友準備去郊外野炊,大家會主動承擔工作。

比如有人家裡有燒烤爐,經常在家燒烤,他就主動提出負責燒烤相關所有的事宜,包括買原材料、準備燒烤工具、現場烤制等等。

另一個人是做財會工作的,他就提出由他來收錢管錢記賬,所有人均攤費用。

另一個人精通各種活躍氣氛的遊戲,他就提出來,他到時準備很多互動遊戲,帶大家一起玩。

還有人什麼都不會,就提出在現場打雜,哪裡需要人手就去哪兒幫忙。

這就類似晨星公司的自我管理,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長,主動承擔相應的工作。

而普通公司的做法更像是中心決策,統一分配任務,由一個負責人,在公司稱之為經理,由他給每個人分配任務。

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這家400人的公司如何成為西紅柿加工巨頭

這個過程中,他極有可能把燒烤工作分配給擅長記賬的人,又把記賬工作分配給擅長玩遊戲活躍氣氛的人。

很多人擔心這種自我管理的制度中,會不會有員工偷懶。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擔心,因為自我管理不代表沒有績效指標、沒人監督。

在晨星公司,沒有老闆,沒有經理,但每個人做的事,其他人都看在眼裡。

而且每名員工都會撰寫“同事理解備忘錄“,其中有員工責任劃分、績效指標、薪水等。

這些會和同事進行充分的討論商議後,達成一致。

換而言之,所有其他員工都在監督你,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種情況下,很難出現通過虛報成績獲得高報酬的情況,也很少出現幹了很多活兒沒有回報的情況。

所以每名員工都大概率得到和自身貢獻匹配的收入,乾的多,就收入多。


沒有老闆,沒有管理層,這家400人的公司如何成為西紅柿加工巨頭


03

晨星公司的模式非常成功,所以有好幾家商學院都把它作為案例進行研究,但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照搬模仿。

這需要所有員工認可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形成組織共可認同的原則,再加上領導者的充分放權,員工的誠信和互相信任,形成一個好的環境,才可能生長出這樣的管理制度。

如果你也是喜歡創新和嘗試的管理者,也可以在自己的公司的某個部門,或者某個方向,小範圍引入這種做法,在嘗試中逐步改進摸索,也許會獲得意外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