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被低估的詩人,跟李白不相上下,到了宋朝,終於封神

與優秀的詩人為伴,是什麼感覺。

這個問題,我想請杜甫回答,因為杜甫終其一生都在誇耀自己碰到了優秀的詩人。

1.

在歧王李範的宅子裡,杜甫碰見了願採紅豆寄相思的李龜年。

杜甫是去蹭飯的,第一眼,先被貴氣橫溢的李範給吸引了。

皇帝李隆基的弟弟,幷州大都督,王的存在,卻跑到堂下,跟群眾打成一片,要聊詩與人生,聊音樂聊書法。

第二眼,杜甫被李龜年吸引了。

李龜年的耳朵裝了聲音識別系統。歧王府的音樂一響起。

他說:這是秦音慢板。

換了節奏,他說,這是楚音的流水板。

歧王大笑,猛地按下按鈕轉過椅子,給了李龜年一個擁抱,“我給你破紅綃、蟾酥紗。你拿去做漂亮的衣服。”

李龜年放下了綃紗,掀開了帷幕,走到了後臺,拿起了琵琶。

讓我為你們再演奏一次吧。

這樣的盛事是大唐的色彩,杜甫在一邊看呆了。

做為一個屌絲,能夠親眼目睹大唐最佳音樂人與製片人的交流,這是什麼感覺?

很多年後,在南方的長沙,杜甫再次聽到李龜年的歌聲,那是杜甫寫給李龜年的詩。

紅豆的顏色,是我對你的思念。

這春天的詩,卻有秋天的肅殺。

杜甫說,我來寫一首吧。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還記得歧王麼,還記得那行九的崔滌,還有你,還有我。

當時只道是尋常,可那時的長安,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是的,身邊有優秀的詩人,總能喚起我們最深的記憶。

唐朝最被低估的詩人,跟李白不相上下,到了宋朝,終於封神

2.

744年,是很多事情的發端。

這一年,安祿山兼任了范陽節度使,在朝中獲得了一百個贊。

李林甫趕跑了裴寬,打壓住高力士,從此稱霸廟堂了。

而一個叫楊九真的道姑進了宮,給了李隆基一個壁咚。大家都知道這個人是楊玉環。

但是,在詩的江湖裡,這些都不是事。

在詩的江湖裡,太陽月亮走碰到了頭。

在洛陽的酒舍裡,杜甫偶遇了李白。

李白已經是一個超級IP了,他的粉絲破百萬,每一篇原創都是十萬+,大神孟浩然跟他互推,另一位大神王維則跟他互掐,管理員賀知章把他的《蜀道難》拎出來,放到大唐的首頁一直掛了月餘。

李白還參加了文藝座談會,李隆基喂他喝過粥,高力士為他脫過鞋,賀知章為他解過腰帶,不要誤會,只是為了取下腰上的金龜印,呼而將出換美酒,與李白擼串談人生。

李白還是長安文藝天團酒中八仙的骨幹,是胡吃海喝,成天不上班,敢翹李隆基的文藝憤青,他醉倒在長安的酒家,不鳥李隆基的召喚,最終被李隆基買斷了工齡。

不羈的風野的李白,才是詩的王者。

於是,李白帶著神一樣的色彩出現在杜甫的面前,穿著青衫,帶著劍,如謫仙一般。

唐朝最被低估的詩人,跟李白不相上下,到了宋朝,終於封神

杜甫只有仰望,杜甫還只是一個小渣渣,九年前,他去長安參加高考,接下來九年,他都在用旅遊療落榜的傷。他離長安遠遠的。

李白帶著長安的酒氣出現在杜甫的視野,杜甫壓抑住激動的心情。

“李老師,我叫杜甫,杜甫的杜,杜甫的甫,我……”

李白擺手打斷下:“坐下來,喝一杯再說。”

杜甫連忙坐下,聽李白聊詩,聊長安,聊成仙的道,也聊成仁的劍。

杜甫滿臉泛光。

這樣的人是無敵的存在吧。(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他怎麼可以做到這樣的灑脫,這樣的無忌。(飛揚跋扈為誰雄?)

他的筆為什麼帶著風,他的歌為什麼驚著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喝完這杯酒,李白說,走吧,如果你會拉弓,跟我去獵天空的鷹,逐草間的兔。

杜甫忙不迭點頭,另一個人湊過來,帶著沙的氣息。

算我一個吧,我叫高適。

於是,在孟諸的大澤裡,你可以看到三個騎馬的身影,他們逐鷹獵兔。李白呼嘯著橫衝直撞,高適拉弓搭箭。

杜甫在後面拎著獵來的飛禽走獸,滿面幸福。

但相聚,總是寫下了離別的伏筆。高適走了,李白也走了。

杜甫決定去長安。

我要再去試試,因為這樣,才不負那一年的交遊。因為,我找回了站在朱雀街的勇氣。

是的,身邊有個優秀的詩人,會給你額外的信心加持。會給你勇氣去面對更多的挑戰,去贏得更好的未來。

唐朝最被低估的詩人,跟李白不相上下,到了宋朝,終於封神

杜甫沒有贏得更好的未來。

考試考不上,選拔選不上,就是走後門,找人推薦也是應者廖廖。偏偏大胖子安祿山殺進了長安,將天下攪得渾濁不堪。

李隆基帶著他的小姨子跑啦,楊玉環吊死在馬崽坡,朋友離散了,家人分離了。

烽煙四起的中原,杜甫想起了李白的奔放,想起了高適的血與沙,想起了王維的田園。

好吧,讓李白去寫顛倒乾坤的酒、激盪九州的劍,讓高適去寫沙洲的白骨、北風的雁,讓王維去寫松間的明月,風中的蟬鳴吧。

我就寫寫我自己,寫寫我所看到的。

寫寫那去雲南的征夫吧,他們的哭聲淹過了咸陽橋。

寫寫驪山行宮裡的駝蹄羹和貂鼠裘。

寫寫長安荊棘叢裡被遺棄的王孫。

寫寫石壕村裡翻牆走的老翁,和夜半離開家到前線的老婦。

……

李白、王維、高適,他們寫盡了山水,寫盡了豪情,寫盡了塞外,我就寫寫那些微不足道的老百姓吧。

也許,有一天,會有人讀到這些詩,想起這些永遠不會在史書上留名的人。

是的,身邊有優秀的人,會讓你不僅僅是想模仿,而會尋求做最好的自己。

杜甫搬到了成都,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邊建起了草堂。

他的安居房是攢起來的。

一位縣令捐助了桃樹苗,綿竹縣令送來了綿竹,綿谷縣尉送來了樹苗,涪江縣尉則送來了松樹苗某處果園送來了果樹苗。畫家韋偃在他的東牆畫下了駿馬,西牆畫下松樹。

老朋友高適還送來了救濟糧。

杜甫寫詩,也玩耍,跟東鄰的下崗縣令逛街,跟南鄰的隱士坐船,到村夫家裡蹭酒喝,看會種花的黃四娘擺弄他的花圃。

這是杜甫無數困苦生活中的一段,因為草堂家徒四壁,兒子餓得哇哇叫,因為草堂冬涼夏暖,大風一起,四面通風。

可這,依然是杜甫快樂的日子。

因為,身邊有詩,會讓最艱難的時刻也顯得有些溫暖。

3.

公元770年的冬天,在湘江的一條破船上,杜甫貧病交加,伏在枕頭上寫下最後的詩。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最後的詩,他留給自己。

他說,我跟這個國家的所有百姓一樣,是個苦命的人。

當官,官被貶了,家,家困苦貧病,國,國支離破裂,在這樣的夜,我這樣的一生,難稱得上成功吧。

正如五十六歲那年,看到公孫大娘傳人的劍舞,他惆悵著自己迷惑的一生(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就是寫詩,我也比不上李白,比不上孟浩然,比不上王維吧。

杜甫的一生就是如此嗎?他與這麼多優秀的人有過交集,最終卻只是一個普通的詩人?

有一個人不同意。

中唐的詩人元稹翻著杜甫的詩集,內心翻江倒海。

一千五百首,這是詩的海洋,詩中的史記。

他激動得不能自抑,他說,我要替這個人寫墓誌銘,我要讓人知道,這世間的詩,還沒有超過子美的。

白居易隨聲應和:他的詩註定要流傳千古,他的詩註定要傳遍天下。

韓愈將他跟李白並列在一起:如果心中沒有熱情,去讀李白跟杜甫的詩吧,他們的詩焰有萬丈那麼高。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不同意。

王安石說,如果可以選一個人同遊,我願意是杜甫。

文天祥說,我想說的話,當年那個叫子美的人苦命人已經替我說盡了。

……

詩聖!杜甫!

是的,身邊有優秀的詩人,你最終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詩人。

唐朝最被低估的詩人,跟李白不相上下,到了宋朝,終於封神

你想結識這樣的詩人嗎?時間讓我們與詩的盛世遙望千年,但幸運的是,他們的詩留了下來,那些詩彷彿他們的魂,他們的魄,在泛黃的紙上閃著靈光。

讀詩吧,或者我們永遠成不了詩人,但我們可以成為一個靈魂美麗的人。

如果你忙,讓孩子讀詩吧。總有一天,詩的種子會在孩子的心裡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帶他去看人世間的美,去體會靈魂深處的悸動。

唯一的問題,挑選一本孩子喜歡的,能引起孩子興趣的。古詩很美,但古詩也有門檻,文字是古時的,韻是以前的,意境也太悠遠,如果沒有好的文本,孩子還沒體會到詩的美,就已經內心拒絕了。

學詩就要從歷史入手。把詩跟這些歷史事件聯繫起來,才能真正理解這些詩。然後又能通過詩來學習歷史。
我曾經想出版一本書,把詩背後的歷史講一講,幫助孩子們學好古詩,可是,還沒有正式動筆,發現這個事情已經有人幹了。
出版社給我寄了一套書,叫《跟著古詩詞學歷史》,跟我想的一樣,就是通過詩詞講歷史,通過歷史講詩詞。

唐朝最被低估的詩人,跟李白不相上下,到了宋朝,終於封神


孩子通過這種方法,多學科的交融,才能真正理解詩的意思,而詩詞對孩子的學習有多重要,相信大家也知道了。
新的教學大綱,詩詞數量大幅增加,甚至人大初中的一次招生考,語文內容竟然百分之九十都是詩詞跟古文。
所以,得語文者得天下,而語文的重中之重就是詩詞跟古文。
通過這套書,不但可以讓孩子更容易記住詩詞,還能讓孩子瞭解歷史知識,對他們的寫作也會有幫助。
讓孩子通過這套書,把課堂裡學到的詩詞徹底鞏固下來,這會真正成為他們腦海裡的財富。
點下面的鏈接購買,這套書一共四本,總共包含了356個百科知識,277個作文素材,18個必考知識,129個歷史典故,79首經典詩詞,包含歷史文化知識,地理百科等豐富的知識點。
現在團購價四本一共只要59元,包郵。
點下面的橫條參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